教案首页 第_1次课 授课时间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年级2001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 授课教师胡成穆术职讲师 授课方式大班学时 大、小班 授课题目(章,节)第9章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1.临床药理学(第3版)徐叔云主编 2.儿科药物治疗学胡亚美主编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3.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王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2、掌握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 3、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4、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特点10分钟 2、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 5分钟 3、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10分钟 4、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 10分钟 5、总结 5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 (教案续页)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胡成穆 专业技 术职 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第 9 章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 临床药理学(第 3 版) 徐叔云主编 2. 儿科药物治疗学 胡亚美主编 3. 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王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2、 掌握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 3、 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4、 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10 分钟 2、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 5 分钟 3、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10 分钟 4、 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 10 分钟 5、 总结 5 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1节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对药 定义: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新生儿的特点 物的反应特 1.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点及药代动 力学特点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10分钟 很大 讲解新生儿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的生理特点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 和病情不同而不同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l 节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定义: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 28d 的小儿。新生儿的特点 1.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 慢。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 很大。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 和病情不同而不同。 新生儿对药 物的反应特 点及药代动 力学特点 10 分钟 讲解新生儿 的生理特点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2节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讲解新生儿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代谢过程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疾病状态如腹泻可进一步减少药物的吸收。胃液p影响药物的吸 收率,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可增加药物与胃粘膜接触时间使吸收增多。能 吃奶的或经鼻饲给药能耐受的新生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 (二)胃肠道外给药 1.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性。如地 高辛肌注吸收差,苯巴比妥口服吸收差,肌注吸收快。新生儿皮下脂肪 少,皮下注射不适用。较大的新生儿,可用肌内注射 2.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 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静注高渗药物可引起高渗血症的危险。 许多药物具有高渗性,短期大量输入静脉可造成高渗血症,如10%葡萄 糖液。为预防医源性高渗血症对新生儿的损伤,在用药时应了解所用药 物的渗透压,尽量避免在短期内重复、大剂量使用多种高渗药物,必要 时监测新生儿血渗量。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并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分布是与组织大小,脂肪含 量,体液的pH值,药物的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及生物 屏障等因素有关。 1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初生时,总体液占体重的80%,细胞内液 35%,细胞外液45%,使水溶性药物的公布容积增大。结果是降低血 药峰浓度而减弱药物最大效应,又使药物代谢与排泄减慢,延长药物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2 节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一、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一)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疾病状态如腹泻可进一步减少药物的吸收。胃液 pH 影响药物的吸 收率,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可增加药物与胃粘膜接触时间使吸收增多。能 吃奶的或经鼻饲给药能耐受的新生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 (二)胃肠道外给药 1.皮下或肌内注射 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性。如地 高辛肌注吸收差,苯巴比妥口服吸收差,肌注吸收快。新生儿皮下脂肪 少,皮下注射不适用。较大的新生儿,可用肌内注射。 2.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 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静注高渗药物可引起高渗血症的危险。 许多药物具有高渗性,短期大量输入静脉可造成高渗血症,如 10%葡萄 糖液。为预防医源性高渗血症对新生儿的损伤,在用药时应了解所用药 物的渗透压,尽量避免在短期内重复、大剂量使用多种高渗药物,必要 时监测新生儿血渗量。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并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分布是与组织大小,脂肪含 量,体液的 pH 值,药物的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及生物 屏障等因素有关。 1.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初生时,总体液占体重的 80%,细胞内液 35%,细胞外液 45%,使水溶性药物的公布容积增大。结果是降低血 药峰浓度而减弱药物最大效应,又使药物代谢与排泄减慢,延长药物 讲解新生儿 代谢过程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作用的维持时间。 2.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浓度增高,脑组织富含脂质,血脑屏 障发育未完善,新生儿易出现药物中毒及神经系统的反应 3.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新生儿对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的原因: 血浆蛋白浓度低: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③血PH较低,影响药物 和白蛋白结合:④存在竞争物(如胆红素),水杨酸类、磺胺类可竞争 血浆蛋白。 4.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新生儿血脑屏障易被透过,游离药物可 自由通过,有助于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但有些药物如磺胺类等与胆 红素争夺白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核黄疸。药 物容易穿过向脑组织转运增加的药物有: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吗 啡等镇痛药。 新生儿最好避免使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 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 力。大多数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乙酰基或硫酸盐等 结合成为水溶性而排岀。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 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 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但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 对葡萄糖酸结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影响新生儿药物代谢因素多,要全 面考虑,综合分析,实现用药个体化 四、药物的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肾小 球数量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物消除 来得慢。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作用的维持时间。 2.脂肪含量低 脂溶性药物浓度增高,脑组织富含脂质,血脑屏 障发育未完善,新生儿易出现药物中毒及神经系统的反应。 3.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新生儿对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的原因:① 血浆蛋白浓度低;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③血 PH 较低,影响药物 和白蛋白结合;④存在竞争物(如胆红素),水杨酸类、磺胺类可竞争 血浆蛋白。 4.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血脑屏障易被透过,游离药物可 自由通过,有助于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但有些药物如磺胺类等与胆 红素争夺白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核黄疸。药 物容易穿过向脑组织转运增加的药物有: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吗 啡等镇痛药。 新生儿最好避免使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 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 力。大多数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乙酰基或硫酸盐等 结合成为水溶性而排出。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 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 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但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 对葡萄糖酸结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影响新生儿药物代谢因素多,要全 面考虑,综合分析,实现用药个体化。 四、药物的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肾小 球数量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物消除 来得慢。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3节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 新生儿药物 重要性 监测的重要 1.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性及常用药 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浆中药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而新生儿时物5分钟 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 强调其重要 2.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性 用药 3.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 、常用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 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地高辛,苯巴比妥,氨茶碱,氯霉素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3 节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 一、重 要 性 1.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 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浆中药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而新生儿时 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 2.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 用药。 3.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 2~3 倍。 二、常用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 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地高辛,苯巴比妥,氨茶碱,氯霉素 新生儿药物 监测的重要 性及常用药 物 5 分钟 强调其重要 性 (教案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