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七年级 语文 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 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考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左边的空 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 (44) 附加题 总分 题号 (26)()(二)(三)(四) (50) (8) (10) (120) (12) (11)|(13) 基础(26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1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3)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4)赵翼的《论诗》中类似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句子 (2分)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分) 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 A、祈祷(qi)亢奋(kang)鲜为人知(xian) B、花圃(fu)脑髓(sui)回环曲折(qu) C、哺育(bu)遒劲(qiu)潜心贯注(qin) D、阴霾(mai)归省( sheng)叱咤风云(chi) 3、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2分) 逞能仰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 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 D、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膺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三江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七年级 语 文 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 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考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左边的空 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 题 号 一 (26) 二(44) 三 (50) 附加题 (10) 总分 (120) (一) (12) (二) (11) (三) (13) (四) (8) 得 分 一、基础(26 分) 1.古诗文默写。(10 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1 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 分) (3)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 分) (4)赵翼的《论诗》中类似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句子 , 。(2分) (5)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分) , 。 , 。 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 A、祈祷(qí) 亢奋(kàng) 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3、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 A、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
4、对下面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2分)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 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 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①句删去“是否” B.②句“就”改为“才” C.③句“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57题。(6分) 沙漠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 shuzhen 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无论这场雨多么少,也 无论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 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给拥有 zhihu( )的穷人,他们认为,这个 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 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5.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hihui 6.在文段中,沙漠蒲公英的品性是什么?(2分) 答 7.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原来的话不能用)(2分) 一生一世机会品格果断富裕 8、语言运用: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 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 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 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9、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能力:(2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 (1分)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 (1分) 二、阅读(42分) (一)口技(12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4、对下面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 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 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①句删去“是否” B.②句“就”改为“才” C.③句“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 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5—7 题。 (6 分) 沙漠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 shūzhǎn( ) 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 ...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无论这场雨多么少,也 无论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 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给拥有 zhìhuì( )的穷人,他们认为,这个 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 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5.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 分) shūzhǎn( ) zhìhuì( ) 6.在文段中,沙漠蒲公英的品性是什么?(2 分) 答: 7.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原来的话不能用)(2 分) 一生一世 机会 品格 果断 富裕 答: 8、语言运用: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 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 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 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 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 9、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2 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 、 (1 分) 二、阅读(42 分) (一)口 技(12 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 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 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 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 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归来见天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众宾团坐/稍稍正坐 D.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12、下面对第④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C.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3.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文中已用 ”画出句子,并说说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3分)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11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 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 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栟,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 和施肥。 ③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④“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⑤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⑥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⑦“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第3页(共8页)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 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 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 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 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翻译下列句子。(3 分)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 ...的两项是(4分)( )( ) A.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归来见.天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众宾团坐./稍稍正坐. D.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12、下面对第④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C. 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3.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文中已用“ ”画出句子,并说说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3 分)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11 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 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 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 和施肥。 ③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④“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⑤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⑥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⑦“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⑧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⑨“你说什么?老高。 ⑩0“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α瘦鸡妹妺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 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①“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③3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 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00爸爸的花儿落了。 5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4.第②节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3分) 16.第①节中“我”为什么会这样“镇静”和“安静”?(3分) 17.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 (三)(13分) 诚信的记忆 矫友田 (A)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浓郁的花香,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在村里此起彼伏 “赊…小、…鸡喽……赊….小……鸭鸡 那些面孔黧黑,挑着两个草编箩筐的卖雏鸡和雏鸭的商贩,人们亲热地称他们为“挑客"。他们大 都来自山里,需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赶到我们这儿来。他们将箩筐摆在街旁或树阴下,里面的雏鸡 和雏鸭“唧唧嘎嘎”地叫个不停。然后,他们点上一支纸烟,待吸完之后,便开始亮开嗓]吆喝。 在我的感觉里,挑客的吆喝是最动听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只要他们的叫卖声一响起来,箩筐旁边 很快就会围满人,人们一边与挑客讲价,一边议论着雏鸡雏鸭的优劣 待讲好价钱之后,谁看好哪几只雏鸡或雒雏鸭便可以带走。当然,在临走之前需要在挑客手中的笔记 本上签一个名字,作为以后收钱的凭证。从来没有一个挑客出口跟买者索要现钱,这是他们的行规。到 了秋后,庄稼都忙完了。那些挑客便会赶来,根据笔记本上的签名来收钱。而且收钱多少,是按照眼前 成鸡所出公鸡与母鸡的数量来计算的,譬如出一只母鸡收2角钱,而一只公鸡仅收5分钱。 那时候,买者即使手中再拮据,也不会赖账,而且绝不会隐瞒一只成鸡或成鸭的“身份"。甚至是 一些因为意外而夭折的小鸡和小鸭,只要当时能够辨别出来公母,买者都会对挑客如实相告。挑客自己 也从来不用到鸡栏前查看,彼此都非常信任。 挑客收钱时,只要找到家买主,剩下的事情便交给那家买主去做。他尽管坐在第一位买主家的院 子里喝茶,不一会儿,其他的买主就会在第一位买主的通知下,赶来送钱。 临走时,挑客会诚意地将第一家买主的鸡钱免去。如果买主不肯,挑客就会脸红脖孑粗地说:“明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第4页(共8页)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⑧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⑨“你说什么?老高。” ⑩“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⑾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 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⑿“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⒀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 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⒁爸爸的花儿落了。 ⒂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4.第②节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5.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3 分) 16.第⑿节中“我”为什么会这样“镇静”和“安静”? (3 分) 17.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 分) (三)(13 分) 诚信的记忆 矫友田 (A)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浓郁的花香,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在村里此起彼伏: “赊……小……鸡喽……赊……小……鸭……” 那些面孔黧黑,挑着两个草编箩筐的卖雏鸡和雏鸭的商贩,人们亲热地称他们为“挑客”。他们大 都来自山里,需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赶到我们这儿来。他们将箩筐摆在街旁或树阴下,里面的雏鸡 和雏鸭“唧唧嘎嘎”地叫个不停。然后,他们点上一支纸烟,待吸完之后,便开始亮开嗓门吆喝。 在我的感觉里,挑客的吆喝是最动听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只要他们的叫卖声一响起来,箩筐旁边 很快就会围满人,人们一边与挑客讲价,一边议论着雏鸡雏鸭的优劣。 待讲好价钱之后,谁看好哪几只雏鸡或雏鸭便可以带走。当然,在临走之前需要在挑客手中的笔记 本上签一个名字,作为以后收钱的凭证。从来没有一个挑客出口跟买者索要现钱,这是他们的行规。到 了秋后,庄稼都忙完了。那些挑客便会赶来,根据笔记本上的签名来收钱。而且收钱多少,是按照眼前 成鸡所出公鸡与母鸡的数量来计算的,譬如出一只母鸡收 2 角钱,而一只公鸡仅收 5 分钱。 那时候,买者即使手中再拮据,也不会赖账,而且绝不会隐瞒一只成鸡或成鸭的“身份”。甚至是 一些因为意外而夭折的小鸡和小鸭,只要当时能够辨别出来公母,买者都会对挑客如实相告。挑客自己 也从来不用到鸡栏前查看,彼此都非常信任。 挑客收钱时,只要找到一家买主,剩下的事情便交给那家买主去做。他尽管坐在第一位买主家的院 子里喝茶,不一会儿,其他的买主就会在第一位买主的通知下,赶来送钱。 临走时,挑客会诚意地将第一家买主的鸡钱免去。如果买主不肯,挑客就会脸红脖子粗地说:“明
年,您是不想让俺来了,怎么说您也得赏俺个脸!”在这份诚意的要求下,那位买主也不好再推辞了。 当我的双眼被现在那些冷漠的繁华和虚伪的笑脸刺痛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最普通的景象,是多 么美丽和动人啊。 那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早已被时间的噪音给湮没了,并从很多人的身边走远。而我呢?也只有从 回忆中,才能重温那一种淳朴的诚信了。 想来,(B)我们在追寻到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悄悄失去了那些淳朴无华的景象 每年的5月,(槐花仍在飘香,但是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早已逝去,我真的希望,那种悠扬的 叫卖声,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一次响起。 18.挑客对村里买主的信任体现在哪几方面?为什么他能充分信任他们?(4分) 答 19.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B处画线句子中“繁华景象”的理解。(2分) 20.文中出现多处描写挑客和买主的细节,请找出两处并作分析。(4分) 答:(1) (2) 21.文中A、C两处都有槐花飘香的描写,它们表达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分) 答: (四)(8分)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在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扣下了。两个舅舅都 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认为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 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站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萓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的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22.上面文段节选自原苏联著名作者的长篇小说 》。(2分) 23.节选部分描写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联系全书回答为什么阿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为 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分) 答 24.分析加横线句子语言表达作用。(3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第5页(共8页)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年,您是不想让俺来了,怎么说您也得赏俺个脸!”在这份诚意的要求下,那位买主也不好再推辞了。 当我的双眼被现在那些冷漠的繁华和虚伪的笑脸刺痛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最普通的景象,是多 么美丽和动人啊。 那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早已被时间的噪音给湮没了,并从很多人的身边走远。而我呢?也只有从 回忆中,才能重温那一种淳朴的诚信了。 想来,(B)我们在追寻到一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悄悄失去了那些淳朴无华的景象。 每年的 5 月,(C)槐花仍在飘香,但是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早已逝去,我真的希望,那种悠扬的 叫卖声,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一次响起。 18.挑客对村里买主的信任体现在哪几方面?为什么他能充分信任他们? (4 分) 答: 19.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 B 处画线句子中“繁华景象”的理解。(2 分) 答: 20.文中出现多处描写挑客和买主的细节,请找出两处并作分析。(4 分) 答:(1) (2) 21.文中 A、C 两处都有槐花飘香的描写,它们表达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 分) 答: (四)(8 分)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在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扣下了。两个舅舅都 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认为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 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站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的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22.上面文段节选自原苏联著名作者 的长篇小说《 》。(2 分) 23.节选部分描写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联系全书回答为什么阿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为一 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 分) 答: 24.分析加横线句子语言表达作用。(3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