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沙县2012届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语基(22分) (一)古诗文积累(12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分)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2分) 3.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分) 万方多难此登临。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2分)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通过想像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4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8题。(10分) 安贞堡位于福建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堡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一年, 于光绪二十五年jn工,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见的一座大型民居建筑。其南、北、西 面环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建筑随地势起伏而逐次升高,悬山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极具动 感,富有韵味, 堡内前后三进院落,分为两层,木楼结构以穿斗式的构架为主,辅以抬梁式构架。这儿既讲究整体 美感,又注意布局格式的变化。在中轴处排列层层厅堂,左右对称,每进三间,各具特色。柱高梁大, 气派不凡。檐下、斗拱、门扇、窗间、柱础处处可见精雕细zhuo的装饰:楠木浮雕,壁画彩 泥塑造型 堡内匾联书写道劲有力,对联、诗词甚多,让人目不暇接。正厅 柱书写□安从静后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贞者事之幹厚德载物应地无疆□]这一对联,启迪人们修 身养性。漫步堡内,让人时时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足见其装饰之华美,设计之匠心。 百余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安贞堡,以古朴精湛的艺术风貌展示在人们面前,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 参观。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4分) (2)精雕细zhuo (3)遒劲(AqiB.qiou (4)精湛(A.kanB.zhan 7.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 楠木浮雕 壁画彩绘 泥塑造型
1 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沙县 2012 届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 6 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基(22 分) (一)古诗文积累(12 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 分)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述而》)(2 分)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分) 4. ,万方多难此登临。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2 分)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想像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4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6~8 题。(10 分) 安贞堡位于福建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堡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一年, 于光绪二十五年 jùn 工,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见的一座大型民居建筑。其南、北、西 三面环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建筑随地势起伏而逐次升高,悬山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极具动 感,富有韵味。 堡内前后三进院落,分为两层,木楼结构以穿斗式的构架为主,辅以抬梁式构架。这儿既讲究整体 美感,又注意布局格式的变化。在中轴处排列层层厅堂,左右对称,每进三间,各具特色。柱高梁大, 气派不凡。檐下、斗拱、门扇、窗间、柱础处处可见精雕细 zhuó的装饰:楠木浮雕 ,壁画彩 绘 ,泥塑造型 。堡内匾联书写遒.劲有力,对联、诗词甚多,让人目不暇接。正厅第 一柱书写 安从静后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 贞者事之斡厚德载物应地无疆 这一对联,启迪人们修 身养性。漫步堡内,让人时时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足见其装饰之华美,设计之匠心。 百余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安贞堡,以古朴精湛.的艺术风貌展示在人们面前,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 参观。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4 分) (1)jùn 工 (2)精雕细 zhuó (3)遒.劲(A.qiú B.qióu) (4)精湛.(A.kān B.zhàn) 7.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 分) 楠木浮雕 ,壁画彩绘 ,泥塑造型
A.绚丽夺目 B.华丽精致C.栩栩如生 8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3分) 正厅第一柱书写囗安从静后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口贞者事之斡厚德载物应地无疆口这一对联, 启迪人们修身养性。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9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班级开展“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下列哪一个成语与孔子或孟子无关?()(2分) A.温故知新B舍生取义C吴下阿蒙D.诲人不倦 (2)如果找古代名人来代言广告,最不恰当的一项组合是()(3分) A.庄子一一自然就是美 B墨子一一让世界充满爱 C.孔子—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孟子——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制国 (3)请以“我眼中的孔子(孟子)”为题,写一则简短发言稿(80字左右)。(5分) 、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 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 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 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 走 (《战国策·卷八·齐一》)
2 A.绚丽夺目 B.华丽精致 C.栩栩如生 8.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3 分) 正厅第一柱书写 安从静后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 贞者事之斡厚德载物应地无疆 这一对联, 启迪人们修身养性。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9.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班级开展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 分) (1)下列哪一个成语与孔子或孟子无关?( )(2 分) A.温故知新 B.舍生取义 C.吴下阿蒙 D.诲人不倦 (2)如果找古代名人来代言广告,最不恰当的一项组合是( ) (3 分) A.庄子——自然就是美 B.墨子——让世界充满爱 C.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孟子——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制国 (3)请以“我眼中的孔子(孟子)”为题,写一则简短发言稿(80 字左右)。(5 分) 三、阅读(5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 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 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 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⑥于王前。田忌遂 走.。 (《战国策•卷八•齐一》)
【注释】①闬: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shui,劝说,说服。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⑥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均只停顿一处)。(2分) (1)今齐地方千里。(2)我田忌之人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田忌遂走(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时时而间进 你(挑酒的汉子)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皆以美于徐公 D.乃下令 亦验其辞于王前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4.两个文段中的邹忌各是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加以说明。(4分) 【甲】 【乙】 (二)名著阅读(8分) 15.根据提供的内容,写出名著中的相关信息。(2分) (1)一次,他把船上装饲料的布袋抖干净,雨季时,竟在石缝中长出了嫩绿的稻秧和麦苗。收成 时,他把种子一颗颗保存起来,以便第二年扩大种植。“他”叫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 Yahoo”,即《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智马国游记” 中提到的怪物“ 16.请从下列名著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情节,并说说阅读的体验或感悟。(6分) A.孙悟空首调芭蕉扇 B.格列佛逃离大人国 (1)情节概述(写出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结合所述情节,谈谈你读这本书的体验或感悟。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差异在业余》,完成17~20题。(13分) 差异在业余
3 【注释】①闬: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shuì,劝说,说服。 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⑥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均只停顿一处)。(2 分)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我 田 忌 之 人 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田忌遂走.(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时时而间.进 你(挑酒的汉子)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皆以美于.徐公 D.乃.下令 亦验其辞于.王前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4.两个文段中的邹忌各是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加以说明。(4 分) 【甲】 【乙】 (二)名著阅读(8 分) 15. 根据提供的内容,写出名著中的相关信息。(2 分) (1)一次,他.把船上装饲料的布袋抖干净,雨季时,竟在石缝中长出了嫩绿的稻秧和麦苗。收成 时,他把种子一颗颗保存起来,以便第二年扩大种植。 “他”叫 。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即《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智马国游记” 中提到的怪物“________”。 16.请从下列名著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情节,并说说阅读的体验或感悟。(6 分) A.孙悟空首调芭蕉扇 B.格列佛逃离大人国 (1)情节概述(写出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结合所述情节,谈谈你读这本书的体验或感悟。 (三)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差异在业余》,完成 17~20 题。(13 分) 差异在业余
易俊杰 ①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 断,也富有人生的哲理。 ②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在同样环境、条件、长短的业余时间里,经过若干年以后,一个通过业 余学习,可能成为具有某个方面专长的学者;另外一个不愿学习,就可能成为庸人。 ③一个人一生的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长得多。如果从20岁开始工作到60岁,每天工作8小时 也不过工作了13年。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工作时间就不到10年了。在40年中,除了工作和 睡觉时间之外,剩下的业余时间则有17年。这17年业余时间,只要持之以恒,或钻研学问,或创造 发明,只要方法对头,不到60岁,一定会学有所长,事有所成 ④奥斯勒是加拿大的一个医生,又从事医学教育,常兼任多种工作,因而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他 的时间表几乎完全排满了工作内容,这与他读书学习产生了矛盾。为了从时间表里挤出点业余时间,他 定下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睡觉。 ⑤别小看这15分钟的业余时间。奥斯勒曾有过这样的计算,就一般人的阅读速度而计,可达到一 分钟读300字的水平,15分钟便能读4500个字,一周可读31500字左右,一个月读完126000字没 有问题。那么,一年就可读完1512000字之巨了。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000字计算,一年就可读完 20本书。而奥斯勒的这种睡前读书15分钟的制度,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000多万字, 1098本书! ⑥这毎天睡前15分钟的业余时间,使奥斯勒博学广纳,在内科学方面取得多项成就,在医学上以 他的姓氏命名的术语有“奥斯勒结节"、“奥斯勒氏病”等;同时,还使这位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 ⑦古往今来,利用业余时间成了才的人比比皆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我们周围小有 成就的普通人,无不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 ⑧曾经有人断言: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只是在工作时间努力,他不可能做出辉煌的成就和杰出的 贡献。 ⑨“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再塑一个我”,赋予生命另一种神奇。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8.结合文章④~⑥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用奥斯勒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19.本文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说明。(3分) 20.下列最适合作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A.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林语堂)
4 易俊杰 ①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 断,也富有人生的哲理。 ②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在同样环境、条件、长短的业余时间里,经过若干年以后,一个通过业 余学习,可能成为具有某个方面专长的学者;另外一个不愿学习,就可能成为庸人。 ③一个人一生的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长得多。如果从 20 岁开始工作到 60 岁,每天工作 8 小时, 也不过工作了 13 年。如果按每周工作 5 天计算,工作时间就不到 10 年了。在 40 年中,除了工作和 睡觉时间之外,剩下的业余时间则有 17 年。这 17 年业余时间,只要持之以恒,或钻研学问,或创造 发明,只要方法对头,不到 60 岁,一定会学有所长,事有所成。 ④奥斯勒是加拿大的一个医生,又从事医学教育,常兼任多种工作,因而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他 的时间表几乎完全排满了工作内容,这与他读书学习产生了矛盾。为了从时间表里挤出点业余时间,他 定下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 15 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也一定要读 15 分钟的书才睡觉。 ⑤别小看这 15 分钟的业余时间。奥斯勒曾有过这样的计算,就一般人的阅读速度而计,可达到一 分钟读 300 字的水平,15 分钟便能读 4500 个字,一周可读 31500 字左右,一个月读完 126000 字没 有问题。那么,一年就可读完 1512000 字之巨了。如果一本书平均以 75000 字计算,一年就可读完 20 本书。而奥斯勒的这种睡前读书 15 分钟的制度,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 8000 多万字, 1098 本书! ⑥这每天睡前 15 分钟的业余时间,使奥斯勒博学广纳,在内科学方面取得多项成就,在医学上以 他的姓氏命名的术语有“奥斯勒结节”、“奥斯勒氏病”等;同时,还使这位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 ⑦古往今来,利用业余时间成了才的人比比皆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我们周围小有 成就的普通人,无不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 ⑧曾经有人断言: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只是在工作时间努力,他不可能做出辉煌的成就和杰出的 贡献。 ⑨“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再塑一个我”,赋予生命另一种神奇。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8.结合文章④~⑥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用奥斯勒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 分) 19.本文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说明。(3 分) 20.下列最适合作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 分) A.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林语堂)
B.闲暇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为了心灵得到休息。(西塞罗) C.能聪明地充实闲暇时间是人类文明最新成果。(伯·罗素) D.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肖伯纳) 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22分) 刘心武 ①丈夫是搞地质的,出差是家常便饭,总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从来不送。丈夫下楼出门也从不回 头张望 ②这回丈夫又走了。门在丈夫背后撞上时,她正站在桌边收拾碗盘,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A但门 撞上以后,她却撂下手里的东西,去往阳台,她站在阳台上朝下望。阳台下面是马路,马路边上栽着 排馒头柳,馒头柳的树冠又大又绿,从楼上俯看下去并不像馒头而像帐篷。她习惯地朝阳台下往东数第 八棵馒头柳那里望去。她等待着,她知道,再过五六分钟,丈夫的身影将在那檡馒头柳下出现。他们这 幢棧门开在没有阳台的一面,从楼门出去绕出楼区前往地铁λ口,必从第八裸馒头柳那儿经过,然后便 被一座治安岗亭遮住视线。毎次,她总是欣慰地在预计的时间、预计的位置望见丈夫宽厚的背影,特别 是那只经丈夫设计,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总默默地对着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从 未向丈夫吐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儿子也全然未曾察觉 ③这天她习惯性地去往阳台一站,却忽然不习惯起来,因为丈夫的背影迟迟没有出现。他必得去乘 坐地铁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别的方向。怎么第八棵馒头柳下不见他的踪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识到, 这往常短暂而稳拿的一瞥于她有多么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楼下。楼门口空空荡荡。她不知不觉地来到第 八棵馒头柳下,朝四面张望着。难道他钻到地底下或飞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议。她差一点跑进治安岗 亭去报失。回到家中时儿子跟她说什么她没听见,却听见了街上急救车“呜哇鸣哇”的由远及近又由近 及远的声响。她无端地朝儿子发了火,心里堵着一块鹅卵石。 ④接连好几天她都无精打采。她一忽儿暗自取笑自己,一忽儿又从逻辑推理上断定情况的不正常 终于,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B她情不自禁地说:“你哪儿去了你?你急死我 了!”丈夫莫名其妙,于是她便向他倾诉了一切,她怎么毎次分别时都表面上若无其事,每次却都要跑 到阳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樑馒头柳下……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是丈夫深受感动的声音 “傻女子!那夭我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咱们核老王,他们单位的车正妤接他去火车站,我就蹭了他的油, 你真是死心眼儿……不过,我知道那樑馒头柳,对,第八棵馒头柳。你知道吗?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别 看我进门的时候没事人儿似的,其实,我一走到那棵馒头柳下,就忍不住抬头望咱们家的阳台,咱们家 的窗户,有时一站好几分钟,特别是晚上,那一窗灯火,让我心里头好爱你们……”C撂下电话,她才 发现儿子站在面前,儿子正问她:“妈,您干吗抹眼泪儿?” 21.以下标题哪一个更适合本文?为什么?(4分) A.夫妻情深B.第八棵馒头柳
5 B. 闲暇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为了心灵得到休息。(西塞罗) C. 能聪明地充实闲暇时间是人类文明最新成果。(伯·罗素) D. 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肖伯纳) 阅读下文,完成 21~24 题。(22 分) 刘心武 ①丈夫是搞地质的,出差是家常便饭,总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从来不送。丈夫下楼出门也从不回 头张望。 ②这回丈夫又走了。门在丈夫背后撞上时,她正站在桌边收拾碗盘,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A 但门 撞上以后,她却撂下手里的东西,去往阳台,她站在阳台上朝下望。阳台下面是马路,马路边上栽着一 排馒头柳,馒头柳的树冠又大又绿,从楼上俯看下去并不像馒头而像帐篷。她习惯地朝阳台下往东数第 八棵馒头柳那里望去。她等待着,她知道,再过五六分钟,丈夫的身影将在那棵馒头柳下出现。他们这 幢楼门开在没有阳台的一面,从楼门出去绕出楼区前往地铁入口,必从第八棵馒头柳那儿经过,然后便 被一座治安岗亭遮住视线。每次,她总是欣慰地在预计的时间、预计的位置望见丈夫宽厚的背影,特别 是那只经丈夫设计,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总默默地对着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从 未向丈夫吐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儿子也全然未曾察觉。 ③这天她习惯性地去往阳台一站,却忽然不习惯起来,因为丈夫的背影迟迟没有出现。他必得去乘 坐地铁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别的方向。怎么第八棵馒头柳下不见他的踪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识到, 这往常短暂而稳拿的一瞥于她有多么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楼下。楼门口空空荡荡。她不知不觉地来到第 八棵馒头柳下,朝四面张望着。难道他钻到地底下或飞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议。她差一点跑进治安岗 亭去报失。回到家中时儿子跟她说什么她没听见,却听见了街上急救车“呜哇呜哇”的由远及近又由近 及远的声响。她无端地朝儿子发了火,心里堵着一块鹅卵石。 ④接连好几天她都无精打采 。她一忽儿暗自取笑自己,一忽儿又从逻辑推理 上断定情况的不正常。 终于,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B 她情不自禁地说:“你哪儿去了你?你急死我 了!”丈夫莫名其妙,于是她便向他倾诉了一切,她怎么每次分别时都表面上若无其事,每次却都要跑 到阳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棵馒头柳下……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是丈夫深受感动的声音: “傻女子!那天我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咱们楼老王,他们单位的车正好接他去火车站,我就蹭了他的油, 你真是死心眼儿……不过,我知道那棵馒头柳,对,第八棵馒头柳。你知道吗?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别 看我进门的时候没事人儿似的,其实,我一走到那棵馒头柳下,就忍不住抬头望咱们家的阳台,咱们家 的窗户,有时一站好几分钟,特别是晚上,那一窗灯火,让我心里头好爱你们……”C 撂下电话,她才 发现儿子站在面前,儿子正问她:“妈,您干吗抹眼泪儿?” 21. 以下标题哪一个更适合本文?为什么?(4 分) A.夫妻情深 B. 第八棵馒头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