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语文科 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 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考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 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 班别 姓名 学号: (46) 题号得分 (24) (-)(三)(三)(四) 三|附加题总分 (10)(9)(10)(17) (50)(10)(120) 基础(24分) 1.古诗文款写。(10分) (1)妇姑荷箪食,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 《观刈麦》)(1分)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3)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分)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2分) (5)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下阙默写完整浊酒一杯家万里,。 分) 2、根据拼音,在句内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话。(4分) ①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yIn hui( ②我母亲对我们的jej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③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 wu yu lun bi( )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④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 hud wei wl you( 3.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 解脱。 C.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D.我国一向倡导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相传已久的古训
1 三江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语 文 科 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 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考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 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 班别: 姓名: 学号: 题 号 一 (24) 二(46) 三 (50) 附加题 (10) 总分 (120) (一) (10) (二) (9) (三) (10) (四) (17) 得 分 一、基础(24 分) 1.古诗文默写。(10 分) (1)妇姑荷箪食,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 《观刈麦》)(1 分) (2)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分) (3)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 分)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是: , (2 分) (5)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下阙默写完整浊酒一杯家万里, 。 , , 。(4 分) 2、根据拼音,在句内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话。(4 分) ①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yīn huì( )了。 ②我母亲对我们的 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③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 wú yǔ lún bǐ( )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④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 huà wéi wū yǒu( )! 3.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 解脱。 C.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D.我国一向倡导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 .......”,是相传已久的古训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 B、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成宁”改为“咸宁的秋天”)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让我以后再告诉你。(把“以后”去掉)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掺 手登旋兵楼(1) 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 雪,(2) 想随君女太去最尝那地道纯死的家乡的春酒…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必能裨补阙漏/先帝称之日能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 B、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让我以后再告诉你。(把“以后”去掉)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 手登临岳阳楼,(1) ;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 雪,(2) ,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二、阅读(46 分) (一)(10 分)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必能.裨补阙漏/先帝称之日能.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 是“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哀溺文(9分) 永①之氓②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 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 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 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每个1分) (1)永之氓咸普游 (2)中济,船破,皆游。 (3)有顷,益怠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11.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三)(10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遣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 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 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
3 (2).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 是“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2 分)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哀溺文(9 分)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 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 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 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每个 1 分) (1)永之氓咸善.游 (2)中济.,船破,皆游。 (3)有顷,益怠.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汝 愚 之 甚 蔽 之 甚 身 且 死 何 以 货 为 11.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分) (三)(10 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 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 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
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 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 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 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 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 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 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 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 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 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 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 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 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 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 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 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 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 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 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 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 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 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 的头脑, 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 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 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 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 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 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 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 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 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 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 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 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 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 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 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 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 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 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 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 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 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 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 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 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14.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四)(17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 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
5 12.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 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 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 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 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 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 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 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 视野,更新 观念,提升自我。 14.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 分) 答: (四)(17 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 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