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淡泊(bo)豢(huan)养 荣膺(ying)吃里扒(ba)外 B.聒(guo)噪嚼(jue)舌孝悌(ti)瞠( cheng)乎其后 C.倏(shu)忽恪(ke)守润(yun)色蛊(gu)惑人心 D.岑(cen)寂懦(muo)弱迥( JIong)异钟灵毓(yu)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弛缓 想当然 慢条丝理 缠绵悱恻 B.抱废 吊胃口 和盘托出 陈词滥调 火 下马威 不偏不倚 弄巧成拙 D.哽咽 识事务 拾人牙慧 焦头烂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寨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是对科学发展的一个生动诠释。”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采访, 记者遇到了数位曾在此务农而今重游的老知青,谈及大寨变化,他们这样告诉记者 ②根据《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除选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热水供应的以外,新 建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 ③这次去巴西参加四国邀请赛,中国女足捧了个季军的奖杯回来,虽然成绩并不 但是她们仍然受到了球迷的热情欢迎。 A.故地配置显耀 B.放里配制显耀 C.故里配置显要 D.故地配制显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清代绍兴人李慈铭心直口快,性格狷介简略,胸无城府,这种脾气的人写出来的文 章不会遮遮掩掩,读起来总让人倍感痛快。 B.紫砂壶的制作非常枯燥,在蒋蓉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周可明心余力绌,潜心学习紫 砂制壶技艺,终于学有所成 C.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她恳请学校领导让母亲住在校园里,而校方对她的这一不情之 请,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搪塞 D.足球明星杰拉德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竟造成了跖骨骨折,就此步人后尘进入贝克汉 姆曾经入住的跖骨病房,这让利物浦的球迷悲痛欲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今后将继续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保护全 球气候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表达应对气候变化。 B.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成就展集中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骄人成就 展示了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澳门焕发的生机活力和呈现的美好前景。 C.由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创作的《宝贝,你怎么能让我流泪》以其优美动听的格调和旋 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2009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在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珠江口咸潮提早出现并且发生强 度较往年明显增强,珠江三角洲等地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山东省烟台市 2009—2010 学年度高三年级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淡泊(bó) 豢(huàn)养 荣膺(yīng) 吃里扒(bā)外 B.聒(guō)噪 嚼(jué)舌 孝悌(tì) 瞠(chēng)乎其后 C.倏(shū)忽 恪(kè)守 润(yùn)色 蛊(gǔ)惑人心、 D.岑(cén)寂 懦(nuò)弱 迥(jiǒng)异 钟灵毓(yù)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弛缓 想当然 慢条丝理 缠绵悱恻 B.抱废 吊胃口 和盘托出 陈词滥调 C.赈灾 下马威 不偏不倚 弄巧成拙 D.哽咽 识事务 拾人牙慧 焦头烂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大寨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是对科学发展的一个生动诠释。”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采访, 记者遇到了数位曾在此务农而今重游 的老知青,谈及大寨变化,他们这样告诉记者。 ②根据《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除选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热水供应的以外,新 建 l2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太阳能热水系统。 ③这次去巴西参加四国邀请赛,中国女足捧了个季军的奖杯回来,虽然成绩并不 , 但是她们仍然受到了球迷的热情欢迎。 A.故地 配置 显耀 B.放里 配制 显耀 C.故里 配置 显要 D.故地 配制 显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清代绍兴人李慈铭心直口快,性格狷介简略,胸无城府,这种脾气的人写出来的文 章不会遮遮掩掩,读起来总让人倍感痛快。 B.紫砂壶的制作非常枯燥,在蒋蓉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周可明心余力绌,潜心学习紫 砂制壶技艺,终于学有所成。 C.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她恳请学校领导让母亲住在校园里,而校方对她的这一不情之 请,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搪塞。 D.足球明星杰拉德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竟造成了跖骨骨折,就此步人后尘进入贝克汉 姆曾经入住的跖骨病房,这让利物浦的球迷悲痛欲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今后将继续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保护全 球气候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表达应对气候变化。 B.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10 周年成就展集中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骄人成就, 展示了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澳门焕发的生机活力和呈现的美好前景。 C.由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创作的《宝贝,你怎么能让我流泪》以其优美动听的格调和旋 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2009 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在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珠江口咸潮提早出现并且发生强 度较往年明显增强,珠江三角洲等地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胶东文化与齐文化 王志民 齐鲁文化是一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区域文化。它并不 是一个独立单一的文化单元,而是主要由齐文化、鲁文化两支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文化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复合型文化圈。从空间上讲,这个文化 圈应由三个中心文化区域组成。一是潍、淄流域,二是汶、泗流域,三是胶东半岛。正是这 大中心区域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融合,才使齐鲁文化形成如此丰实深厚、绚丽 多彩的历史面貌。而以广淼无际的大海与草丰林茂的山地丘陵交相辉映为主要特点的半岛自 然环境,和以渔盐林木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源远流长的莱文化传统形成的胶东半岛文化 在齐鲁文化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胶东文化指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区域文化,亦即胶东莱文化。胶东半岛,这个在中国 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占据特殊重要位置的中国第一大半岛,从文化上讲,曾对齐鲁文化乃至中 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展现出灿烂的光彩。胶东文化在齐鲁文化中的地位,首 先体现于它在齐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上。齐立国前莱人的文化情况,资料缺少。但从史书 中记载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而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的情况看,齐立国之前 的莱人应是一支活动区域广大、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势力强大的部族,甚至可以说周封太公 于莱人所居之齐地,就是针对镇抚莱人而来的。此后,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间 的情况看,莱文化也直接影响着齐文化发展。一是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 渗透、直接影响的。二是莱、齐交往密切。《国语.齐语》中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的话, 说明其在春秋时,密切的经济关系甚至齐立国之初所谓的“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最主要 的还是与莱地有频繁的经济往来。三是齐之发展壮大是与不断东扩、伐莱、灭莱结合在一起 的。《左传》以及《国语》、《管子》等书中即多有“伐莱"、“攻莱"、“侵莱”、“通莱”等记载。 春秋后期齐灵公时,“齐灭莱”,齐国东疆己到现今胶莱河一带,大约至迟在齐景公时,整个 胶东半岛已尽属齐国所有。莱并入齐,不仅使齐成为拥有山东半岛和更广大地区的泱泱大国 而且也使齐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胶东半岛作为齐地的一部分,对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直接更巨大的影响:一是从政治 层面讲,半岛并入齐地形成其可靠大后方,东依海、西凭河,所谓易守难攻之四塞之国,对 春秋战国时期,齐发展为强国大国起了决定性影响。二是从经济层面讲,齐国始终商业经济 发达,鱼盐贸易促进了商品交换,应与其具有广大海域有直接关系。从众多资料分析,齐都 临淄之成为先秦最大的商业都会,即是从春秋中后期开始的。其商业、手工业活动如此发达, 与其作为半岛与中原地区,亦即海、陆商品的交换之地有着密切关系。三是从文化层面讲 半岛一带自古盛行的海仙传说及大量方士的产生,为突显齐文化的海洋特色起了更大作用。 因而可以说,没有胶东文化,齐文化之海洋文化特色,及至其东方大国的地位都会受到直接 的影响 (节选自《要重视胶东文化的研究》) 6.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有关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鲁文化主要是由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 B.齐鲁文化从空间上看包含潍、淄流域,汶、泗流域和胶东半岛三个中心文化区域 C.齐鲁文化是由三个独立单一的流派文化单元组成的一个多元的复合型文化圈。 D.齐鲁文化涉及的地域广阔,经历的岁月漫长,呈现出丰实深厚与绚丽多彩的面貌。7.“胶 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以下说法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 是 A.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草丰林茂,经济以渔盐林木为主 B.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
胶东文化与齐文化 王志民 齐鲁文化是一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区域文化。它并不 是一个独立单一的文化单元,而是主要由齐文化、鲁文化两支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文化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复合型文化圈。从空间上讲,这个文化 圈应由三个中心文化区域组成。一是潍、淄流域,二是汶、泗流域,三是胶东半岛。正是这 三大中心区域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融合,才使齐鲁文化形成如此丰实深厚、绚丽 多彩的历史面貌。而以广淼无际的大海与草丰林茂的山地丘陵交相辉映为主要特点的半岛自 然环境,和以渔盐林木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源远流长的莱文化传统形成的胶东半岛文化, 在齐鲁文化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胶东文化指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区域文化,亦即胶东莱文化。胶东半岛,这个在中国 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占据特殊重要位置的中国第一大半岛,从文化上讲,曾对齐鲁文化乃至中 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展现出灿烂的光彩。胶东文化在齐鲁文化中的地位,首 先体现于它在齐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上。齐立国前莱人的文化情况,资料缺少。但从史书 中记载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而“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的情况看,齐立国之前 的莱人应是一支活动区域广大、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势力强大的部族,甚至可以说周封太公 于莱人所居之齐地,就是针对镇抚莱人而来的。此后,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间 的情况看,莱文化也直接影响着齐文化发展。一是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 渗透、直接影响的。二是莱、齐交往密切。《国语.齐语》中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的话, 说明其在春秋时,密切的经济关系甚至齐立国之初所谓的“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最主要 的还是与莱地有频繁的经济往来。三是齐之发展壮大是与不断东扩、伐莱、灭莱结合在一起 的。《左传》以及《国语》、《管子》等书中即多有“伐莱"、“攻莱"、“侵莱”、“通莱”等记载。 春秋后期齐灵公时,“齐灭莱”,齐国东疆已到现今胶莱河一带,大约至迟在齐景公时,整个 胶东半岛已尽属齐国所有。莱并入齐,不仅使齐成为拥有山东半岛和更广大地区的泱泱大国, 而且也使齐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胶东半岛作为齐地的一部分,对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直接更巨大的影响:一是从政治 层面讲,半岛并入齐地形成其可靠大后方,东依海、西凭河,所谓易守难攻之四塞之国,对 春秋战国时期,齐发展为强国大国起了决定性影响。二是从经济层面讲,齐国始终商业经济 发达,鱼盐贸易促进了商品交换,应与其具有广大海域有直接关系。从众多资料分析,齐都 临淄之成为先秦最大的商业都会,即是从春秋中后期开始的。其商业、手工业活动如此发达, 与其作为半岛与中原地区,亦即海、陆商品的交换之地有着密切关系。三是从文化层面讲, 半岛一带自古盛行的海仙传说及大量方士的产生,为突显齐文化的海洋特色起了更大作用。 因而可以说,没有胶东文化,齐文化之海洋文化特色,及至其东方大国的地位都会受到直接 的影响。 (节选自《要重视胶东文化的研究》) 6.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有关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鲁文化主要是由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 B.齐鲁文化从空间上看包含潍、淄流域,汶、泗流域和胶东半岛三个中心文化区域。 C.齐鲁文化是由三个独立单一的流派文化单元组成的一个多元的复合型文化圈。 D.齐鲁文化涉及的地域广阔,经历的岁月漫长,呈现出丰实深厚与绚丽多彩的面貌。7.“胶 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以下说法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 是 ( ) A.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草丰林茂,经济以渔盐林木为主。 B.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
C.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渗透、直接影响的 D.齐、莱“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彼此经济往来频繁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胶东文化,因为作为齐鲁文化组成部分的齐文化在政治、 经济等诸方面受到胶东文化深深的影响。 B.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二者之间相 互渗透、相互交流往来融合而产生的 C.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止于整个胶东半岛尽属齐国所有之时,这个时间大约至迟 在齐景公时 D.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对齐发展为强国起着决定性影响,同时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对齐文 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居数日,有 自田还者,云苗已更生。明彻疑之,谓为绐己,及往田所,竟如其言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 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 甚众 天嘉五年,迁吴兴太守。及引辞之郡,世祖谓明彻曰:“吴兴虽郡,帝乡之重,故以相授。 君其勉之!”及世祖弗豫,征拜中领军。 会朝议北伐。明彻总统众军十馀万,发自京师,缘江城镇,相续降款。军至秦郡,克其 水栅。齐遣大将尉破胡将兵为援,明彻破走之,斩获不可胜计,秦郡乃降。高宗以秦郡明彻 旧邑,诏具太牢,令拜祠上冢 进克仁州,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成日: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日:“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 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 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 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 锁贯车轮,遏断船路。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知事不济。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冀其获济。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 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为绐己 绐:欺骗 B.及世祖弗豫 豫:安适。 C.诏具太牢 具:备办 D.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审:慎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白诸兄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项王嗔目而叱之 C.君其勉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乘水势以退军 臣以供养无主 11.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明吴明彻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C.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渗透、直接影响的。 D.齐、莱“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彼此经济往来频繁。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胶东文化,因为作为齐鲁文化组成部分的齐文化在政治、 经济等诸方面受到胶东文化深深的影响。 B.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二者之间相 互渗透、相互交流往来融合而产生的。 C.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止于整个胶东半岛尽属齐国所有之时,这个时间大约至迟 在齐景公时。 D.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对齐发展为强国起着决定性影响,同时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对齐文 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居数日,有 自田还者,云苗已更生。明彻疑之,谓为绐己,及往田所,竟如其言。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 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 甚众。 天嘉五年,迁吴兴太守。及引辞之郡,世祖谓明彻曰:“吴兴虽郡,帝乡之重,故以相授。 君其勉之!”及世祖弗豫,征拜中领军。 会朝议北伐。明彻总统众军十馀万,发自京师,缘江城镇,相续降款。军至秦郡,克其 水栅。齐遣大将尉破胡将兵为援,明彻破走之,斩获不可胜计,秦郡乃降。高宗以秦郡明彻 旧邑,诏具太牢,令拜祠上冢。 进克仁州,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成日: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日:“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 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 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 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 锁贯车轮,遏断船路。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知事不济。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冀其获济。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 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谓为绐己 绐:欺骗。 B.及世祖弗豫 豫:安适。 C.诏具太牢 具:备办 D.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审:慎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白诸兄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项王嗔目而叱之 C.君其勉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乘水势以退军 臣以供养无主 11.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明吴明彻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
①群盜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②明彻总统众军十馀万,发自京师,缘江城镇,相续降款 ③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④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⑤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 ⑥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明彻生性至孝,十四岁时,因家贫无法修缮自家的坟茔而辛勤耕种,时值天下 大旱,禾苗枯萎,吴明彻心中哀愤,常到田中痛哭,仰天自诉。 B.侯景侵犯京师,天下大乱,吴明彻家中有不少余粮,而邻人却忍饥挨饿,他向兄长们 提议,把粮食分给了众乡邻,体现了他极富伺情心 C.吴明彻率军北伐,收复秦郡,攻克仁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他的 军事才能 D.吴明彻屡次打败周徐州总管梁士彦,使他退守城中,不敢出战:后来周派王轨带兵相 救,吴明彻决堤放水,力挽狂澜,击退敌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2分) (2)吴兴虽郡,帝乡之重,故以相授。(4分) (3)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晩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水调子,即水调歌,属 乐府商调曲。 (1)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4分) (2)第三句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试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五、(12分) 16.请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①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②明彻总统众军十馀万,发自京师,缘江城镇,相续降款 ③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④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⑤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 ⑥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明彻生性至孝,十四岁时,因家贫无法修缮自家的坟茔而辛勤耕种,时值天下 大 旱,禾苗枯萎,吴明彻心中哀愤,常到田中痛哭,仰天自诉。 B.侯景侵犯京师,天下大乱,吴明彻家中有不少余粮,而邻人却忍饥挨饿,他向兄长们 提议,把粮食分给了众乡邻,体现了他极富伺情心。 C.吴明彻率军北伐,收复秦郡,攻克仁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他的 军事才能。 D.吴明彻屡次打败周徐州总管梁士彦,使他退守城中,不敢出战;后来周派王轨带兵相 救,吴明彻决堤放水,力挽狂澜,击退敌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2 分) (2)吴兴虽郡,帝乡之重,故以相授。(4 分) (3)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水调子,即水调歌,属 乐府商调曲。 (1)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4 分) (2)第三句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试作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五、(l2 分) 16.请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人民网济南12月2日电山东省潍坊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发现4处由100 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龙山文化遗址1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 14个、东周遗址86个、金元遗址8个。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的东周盐业遗址,在 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是齐国乃至全国著名的盐业基地,齐国还在中 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食盐官营”制度,包括食盐的民产、官征收、食盐官府专运专销、按人 口卖盐征税等制度。这次调査所发现的规模巨大的战国时期盐业遗址群,为齐国的盐业生产 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 17.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和句式特点,另选两个话题,再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园中的兰花,并不因为牡丹的娇艳而羞于绽放 18.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面这幅图片的启示。(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人生麦茬地 张炜 一个从无垠的原野上走来的人生,忘得掉炎炎夏日里那一片接一片的银亮麦茬、像电光 样闪烁的麦茬吗?土地焦干烫人,没有一丝水汽,如果有人划一支火柴,麦茬就会一直燃 烧到天边。土地烘烤出人的汗水,给自己解渴。人的脸和土地一个颜色。汗水还是不停地流 出来,肌肉干贴在骨骼上,生命之汁已经剩下不多了。夏天,多么漫长。在这个滚烫的季节 里,老人无声无息地劳作,一天接一天坐在地里。他们要熬过什么?或者,他们在期待什么? 人老了,知道前边的日月是什么样子;人年轻就不晓得以后的岁月是什么光景。其实一茬麦 子与另一茬麦子总是差不多—一麦茬的颜色一样,也同样在夏日里闪亮耀眼。儿子啊,在外 奔忙的儿子啊 日当正午的时候我还不愿回去,我也没有寻找一片树荫。这片土地太大了,我僵硬的双 腿不愿挪来挪去。丈夫没有了,他埋在这片土里一很多的男人女人都埋在这片养活了他们的 土里。每个人将来也都一样。麦茬哟,像针一样刺我的手和脚,我的长了厚茧的皮肤都受不 住了。我把散在垄里的穗子拣起来。这麦秸在阳光下刺眼亮,我不得不眯起眼睛。饱含了盐 的汗水顺着皱纹流进眼窝里,我一遍一遍地去擦 远处有只百灵鸟,它不歇声地叫,它有了什么好事? 麦茬间的另一种颜色,是绿色的小玉米苗儿。一茬让给了另一茬。庄稼,这就是庄稼 谁熟悉农事?谁为之心动?谁在这广阔无边的田野上耕作终生却又敏悟常思?苍穹下多少生 命,多少搏动不停的角落,生生息息,没有尽头。可是土地再辽阔、离我再遥远,我还是能 把正午里坐在麦茬地里的母亲一眼辨认出来她的雪白的头发啊,她的蓝布大襟衣服啊,我 没有开口喊,夏日的白光已经灼伤了我的双目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 远处的百灵鸟一连声地叫,这个炎热的夏天,你有了什么喜事?
人民网济南12月2日电山东省潍坊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发现4处由100 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龙山文化遗址 l 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 14 个、东周遗址 86 个、金元遗址 8 个。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的东周盐业遗址,在 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是齐国乃至全国著名的盐业基地,齐国还在中 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食盐官营”制度,包括食盐的民产、官征收、食盐官府专运专销、按人 口卖盐征税等制度。这次调查所发现的规模巨大的战国时期盐业遗址群,为齐国的盐业生产 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 17.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和句式特点,另选两个话题,再写两个句子。(4 分) 例句:园中的兰花,并不因为牡丹的娇艳而羞于绽放。 (1) , 。 (2) , 。 18.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面这幅图片的启示。(4 分)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2 题。(18 分) 人生麦茬地 张炜 一个从无垠的原野上走来的人生,忘得掉炎炎夏日里那一片接一片的银亮麦茬、像电光 一样闪烁的麦茬吗?土地焦干烫人,没有一丝水汽,如果有人划一支火柴,麦茬就会一直燃 烧到天边。土地烘烤出人的汗水,给自己解渴。人的脸和土地一个颜色。汗水还是不停地流 出来,肌肉干贴在骨骼上,生命之汁已经剩下不多了。夏天,多么漫长。在这个滚烫的季节 里,老人无声无息地劳作,一天接一天坐在地里。他们要熬过什么?或者,他们在期待什么? 人老了,知道前边的日月是什么样子;人年轻就不晓得以后的岁月是什么光景。其实一茬麦 子与另一茬麦子总是差不多——麦茬的颜色一样,也同样在夏日里闪亮耀眼。儿子啊,在外 奔忙的儿子啊! 日当正午的时候我还不愿回去,我也没有寻找一片树荫。这片土地太大了,我僵硬的双 腿不愿挪来挪去。丈夫没有了,他埋在这片土里一很多的男人女人都埋在这片养活了他们的 土里。每个人将来也都一样。麦茬哟,像针一样刺我的手和脚,我的长了厚茧的皮肤都受不 住了。我把散在垄里的穗子拣起来。这麦秸在阳光下刺眼亮,我不得不眯起眼睛。饱含了盐 的汗水顺着皱纹流进眼窝里,我一遍一遍地去擦…… 远处有只百灵鸟,它不歇声地叫,它有了什么好事? 麦茬间的另一种颜色,是绿色的小玉米苗儿。一茬让给了另一茬。庄稼,这就是庄稼。 谁熟悉农事?谁为之心动?谁在这广阔无边的田野上耕作终生却又敏悟常思?苍穹下多少生 命,多少搏动不停的角落,生生息息,没有尽头。可是土地再辽阔、离我再遥远,我还是能 把正午里坐在麦茬地里的母亲一眼辨认出来!她的雪白的头发啊,她的蓝布大襟衣服啊,我 没有开口喊,夏日的白光已经灼伤了我的双目……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 远处的百灵鸟一连声地叫,这个炎热的夏天,你有了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