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濰坊市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二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瑰丽/傀儡 叱咤/姹紫嫣红 着急/着手成春 B.诡计/桅杆 歼灭/三缄其口 蹊跷/下自成蹊 C.囹圄/龃龉 甄别/渐臻佳境 供词/供求关系 D.信笺/签署 溘然/恪尽职守 裨益/无裨于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晦涩 天燃气 远见卓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漫溯 前奏曲 共商国是 人同心,其力断金 C.通牒 长春藤 责无旁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商榷 敲竹杠 要言不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海峡两岸完成了“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为两岸关系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B.与我们想的正相反,“股神”巴菲特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 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李强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 想办法,这事准能办成。” D.关于石墨烯这种二维的碳到底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刚刚戴 上诺贝尔奖桂冠的研究者们,也无法预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 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B.孙家栋院士如数家珍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 的特点,并特别强调这五大系统处处是“中国制造 C.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 某些过激言论。 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壬辰龙年迎新书画大赛 上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杋蔬菜、以虚假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 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依法进行了处理。 B.在中国女排夺得2011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8 年前曾率领中国女排夺冠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C.“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 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5日,日本正式启用“股票电子化”,传统的纸质股票将正式退出交易舞台, 股东有望更为便利地收取红利,而企业也可降低管理股东的手续和成本。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 2012 届高三年级二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瑰丽/傀儡 叱咤/姹紫嫣红 着急/着手成春 B.诡计/桅杆 歼灭/三缄其口 蹊跷/下自成蹊 C.囹圄/龃龉 甄别/渐臻佳境 供词/供求关系 D.信笺/ 签署 溘然 / 恪尽职守 裨益/无裨于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晦涩 天燃气 远见卓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漫溯 前奏曲 共商国是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C.通牒 长春藤 责无旁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商榷 敲竹杠 要言不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海峡两岸完成了“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为两岸关系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B.与我们想的正相反,“股神”巴菲特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 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李强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 想办法,这事准能办成。” D.关于石墨烯这种二维的碳到底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即使是刚刚戴 上诺贝尔奖桂冠的研究者们,也无法预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近日,81 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1 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 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B.孙家栋院士如数家珍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 的特点,并特别强调这五大系统处处是“中国制造”。 C. 很多 90 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 某些过激言论。 D.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壬辰龙年迎新书画大赛” 上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以虚假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 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依法进行了处理。 B.在中国女排夺得 2011 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8 年前曾率领中国女排夺冠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C.“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 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5 日,日本正式启用“股票电子化”,传统的纸质股票将正式退出交易舞台, 股东有望更为便利地收取红利,而企业也可降低管理股东的手续和成本。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
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的源发由来已久。早在夏代,出现了商品交换后,人们 就萌生了经济活动的伦理思考。传统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集中体现为重义轻 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儒家特别重视义利之辨。理学大师朱熹说:“义利之说,乃 儒者第一要义。”首先儒家提倡“义以为上”。儒家认为,义与利在价值上并非 相等,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具有至上性。故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又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儒家提倡要“见利思义”。在义与利发 生冲突或矛盾时,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存义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 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命题 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把义与利绝对的对立起来。 现代学者张岱年认为,儒家义利之辩,就是把义看作最有价值的、最值得追求的 东西,而且“儒家所谓义指道德原则,义的内容就是仁,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即道德至上论。故张岱年把儒家的道德价值论称之为“内在的价值论”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价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在观念上树立农业是“立国之本”的思想, 把务农推崇为“民之正途”,以维护小农的自然经济性质,从而确保与之相依存 的封建地主经济。《汉书》云:“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抑商”, 从本质上看,就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人为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否 则,就是“离经叛道”。《史记》记载: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官吏”。从商鞅 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 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农本商末”或“重农抑商”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根 深蒂固。 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是传统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俭,即节省、 不浪费、俭朴、勤俭、省吃俭用等多种意义。《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奢,即奢侈,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等含义。孔子说:“礼 与其奢也,宁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云:“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 以俭素为美。”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以奢侈浪费为耻辱,并把“勤”、 “俭”视为“治生之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华民族 精神代代相传的座右铭。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成由勤俭、败由奢靡的事例举 不胜举。其中,统治者能否做到节俭,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的富裕、生产和经济的 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节选自迟成勇《儒家伦理价值 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删改) 6.下列关于“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形成于夏代出现商品交换之时;它集中体现在重义 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三个方面 B.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特别重视义利之辩。儒家认为,义的价值要高于利的价 值,甚至认为义是当然之则,应该“义以为上” C.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最基本的经济价值思想是重农抑商,重农的目的是维护 小农的自然经济性质,从而确保与之相依存的封建地主经济。 D.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基本价值取向是崇俭黜奢。其中,“俭”含有“节省、 不浪费、俭朴、勤俭、省吃俭用”等多种意义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的源发由来已久。早在夏代,出现了商品交换后,人们 就萌生了经济活动的伦理思考。传统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集中体现为重义轻 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儒家特别重视义利之辨。理学大师朱熹说:“义利之说,乃 儒者第一要义。”首先儒家提倡“义以为上”。儒家认为,义与利在价值上并非 相等,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具有至上性。故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又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儒家提倡要“见利思义”。在义与利发 生冲突或矛盾时,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存义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 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命题。 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把义与利绝对的对立起来。 现代学者张岱年认为,儒家义利之辩,就是把义看作最有价值的、最值得追求的 东西,而且“儒家所谓义指道德原则,义的内容就是仁,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即道德至上论。故张岱年把儒家的道德价值论称之为“内在的价值论”。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价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在观念上树立农业是“立国之本”的思想, 把务农推崇为“民之正途”,以维护小农的自然经济性质,从而确保与之相依存 的封建地主经济。《汉书》云:“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抑商”, 从本质上看,就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人为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否 则,就是“离经叛道”。《史记》记载: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官吏”。从商鞅 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 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农本商末”或“重农抑商”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根 深蒂固。 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是传统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俭,即节省、 不浪费、俭朴、勤俭、省吃俭用等多种意义。《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奢,即奢侈,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等含义。孔子说:“礼, 与其奢也,宁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云:“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 以俭素为美。”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以奢侈浪费为耻辱,并把“勤”、 “俭”视为“治生之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华民族 精神代代相传的座右铭。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成由勤俭、败由奢靡的事例举 不胜举。其中,统治者能否做到节俭,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的富裕、生产和经济的 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节选自迟成勇《儒家伦理价值 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删改) 6.下列关于“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形成于夏代出现商品交换之时;它集中体现在重义 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三个方面。 B.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特别重视义利之辩。儒家认为,义的价值要高于利的价 值,甚至认为义是当然之则,应该“义以为上”。 C.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最基本的经济价值思想是重农抑商,重农的目的是维护 小农的自然经济性质,从而确保与之相依存的封建地主经济。 D.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基本价值取向是崇俭黜奢。其中,“俭”含有“节省、 不浪费、俭朴、勤俭、省吃俭用”等多种意义。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义利之辩被宋朝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是“儒者第一要义”。儒家认为,义具有 至上性,孔子就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儒家观点认为,因为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重“义”,而义的内容就是仁,仁 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即道德至上论,所以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论”。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农业,在观念上树立农业是“立 国之本”的思想,把务农推崇为“民之正途 D.中华民族一向把奢侈浪费看成是耻辱,而把勤俭抬升到人的“品德”的高度 并把它视为“治生之道”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义和利是矛盾的,冲突的。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存义去利”,以金钱 来衡量人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儒家的“义利观”。 B.“农本商末”或“重农抑商”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根深蒂固。从秦汉 到唐宋明清,历朝历代都有重农抑商的政策,从而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C.《史记》记载的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官吏”就是一种“抑商”的手段,“抑 商”的本质就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人为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国家和百姓能否富裕起来、生产和经济能否得到发展、社会是否稳定和政权 是否巩固,都在于统治者能否做到节俭。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輥,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 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 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 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 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 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 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 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 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 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 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髙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 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 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 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 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 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 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 年七十五,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A.义利之辩被宋朝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是“儒者第一要义”。儒家认为,义具有 至上性,孔子就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儒家观点认为,因为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重“义”,而义的内容就是仁,仁 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即道德至上论,所以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论”。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农业,在观念上树立农业是“立 国之本”的思想,把务农推崇为“民之正途”。 D.中华民族一向把奢侈浪费看成是耻辱,而把勤俭抬升到人的“品德”的高度, 并把它视为“治生之道”。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义和利是矛盾的,冲突的。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或“存义去利”,以金钱 来衡量人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儒家的“义利观”。 B.“农本商末”或“重农抑商”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根深蒂固。从秦汉 到唐宋明清,历朝历代都有重农抑商的政策,从而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C.《史记》记载的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官吏”就是一种“抑商”的手段,“抑 商”的本质就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人为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国家和百姓能否富裕起来、生产和经济能否得到发展、社会是否稳定和政权 是否巩固,都在于统治者能否做到节俭。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①累举, 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 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 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 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 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 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 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 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 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 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 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 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 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②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 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 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 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 年七十五,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②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 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 说无人知晓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中书侍郎……同时典选 典:主持 B.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 竟:竟然 C.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 坐:犯罪 D.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 引:推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 B.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 或因寄所托,放 浪形骸之外 C.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 吾属今为之虏矣 D.思问遂流岭南而死 顺风而呼,声 非加疾也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 ①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②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 之 ③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④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 ⑤尚隐按之,无所容贷 ⑥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尚隐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 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受到报复。 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 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 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 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 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3分) (2)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4分) (3)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②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 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 说无人知晓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中书侍郎……同时典选 典:主持 B.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 竟:竟然 C.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 坐:犯罪 D.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 引:推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 B.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 或因寄所托,放 浪形骸之外 C.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 吾属今为之虏矣 D.思问遂流岭南而死 顺风而呼,声 非加疾也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 ①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②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 之 ③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④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 ⑤尚隐按之,无所容贷 ⑥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 ①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尚隐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 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受到报复。 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 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 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 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 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第Ⅱ卷(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3 分) (2)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4 分) (3)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 也。(《论语·述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 道难》)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 序》) ,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4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时代不 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 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 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 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 穿越回过去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 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 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 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数字化阅读率为32.8%,比2009年 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 材料2:2008年到2010年,全国有上万家实体书店倒闭。2011年,中国最大的 民营连锁书店一一光合作用书店的关门为实体书店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2009年我国数字化阅读器销售40余万台,2010销量达350万台,增幅为775%。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分) (2)对得出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2分) 18.请根据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希望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4 分①里 1)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 (2)在给下级的通知 里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4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 (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 也。(《论语·述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 道难》)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 序》) ,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 分) 16.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时代不 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 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 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 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 穿越回过去吗”“2012 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 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 分) 材料 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的综合阅 读率为 77.1%,比 2009 年增加了 5.1 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 52.3%,比 2009 年增加了 2.2 个百分点,增幅为 4.4%;数字化阅读率为 32.8%,比 2009 年 增加了 8.2 个百分点,增幅为 33.3%。 材料 2:2008 年到 2010 年,全国有上万家实体书店倒闭。2011 年,中国最大的 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关门为实体书店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2009 年我国数字化阅读器销售 40 余万台,2010 销量达 350 万台,增幅为 775%。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 分) (2)对得出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2 分) 18.请根据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希望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4 分) (1)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 里: (2)在给下级的通知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