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答案】(1)B (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 忧虑。 【解析】 【详解】(1)本题属于综合考査题,考査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査对 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 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 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故选B。 (2)本题考査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 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 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 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 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 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本题考査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 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 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 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 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 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 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五)(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 分) 【答案】(1)B (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 忧虑。 【解析】 【详解】(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 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 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 B 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 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故选 B。 (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 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 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 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 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 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 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 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 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 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我生苦飘零”则表 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 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五)(2019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分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答案】19.造访朱门 20.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 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 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 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借助诗歌的词、句理 解诗句大意,然后才能准确作答。题目的意思是,早秋时节去到龙武李将军书斋 去拜访他,“过”的意思为“拜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 的红漆大门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 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 人物描写手法一一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 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髙 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 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 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任狂疏”这些 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写出了李 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 了一位情趣髙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据 此组织答案即可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 分)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答案】19. 造访 朱门 20. 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 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 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 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解析】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借助诗歌的词、句理 解诗句大意,然后才能准确作答。题目的意思是,早秋时节去到龙武李将军书斋 去拜访他,“过”的意思为“拜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 的红漆大门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 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 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 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 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 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 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 任狂疏”这些 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 欲立功勋恐”写出了李 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 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据 此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