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模拟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走过西直街与汇水河路交汇处,再往前便是白石街了。朋友,你 知道吗这是最让我欢喜、最叫我浮孚想连翩的一段路了。单鞋“哒哒” 轻叩着人行道红绿相间的印花地砖’也轻灵地带着我向街路的更深处 走去。 清幽的白石巷,苍苔布满的石板路·这不是霁山先生的“白石故 庐”吗·①我怎能不踟躇回首细细品鉴呢?“—迳苍苔供瘦策’半簪 华发伴残书②”诗人时而杖策出行·时而案前闲读’竹杖“笃笃 声声叠翠,灯花落时’诗思逸出,这是怎样tian静适意的生活啊。可 恨树欲靝而风不止’不消停的战祸生生在他“诗人”的冠冕上添了两 个赤色的大字——③爱国。尚可告慰诗魂的是’他的事迹传颂于后世 ④他的诗句活在了后人发烫的唇上快速的血液里。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毕节市 202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模拟试卷(四)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8 分) 走过西直街与汇水河路交汇处,再往前便是白石街了。朋友,你 知道吗,这是最让我欢喜、最叫我浮想连翩的一段路了。单鞋“哒哒” 轻叩着人行道红绿相间的印花地砖,也轻灵地带着我向街路的更深处 走去。 清幽的白石巷,苍苔布满的石板路,这不是霁山先生的“白石故 庐”吗,①我怎能不踟躇..回首细细品鉴呢?“一迳苍苔供瘦策,半簪 华发伴残书,②”诗人时而杖策出行,时而案前闲读,竹杖“笃笃”, 声声叠翠,灯花落时,诗思逸出,这是怎样 tián 静适意的生活啊。可 恨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消停的战祸生生在他“诗人”的冠冕上添了两 个赤色的大字——③爱国。尚可告慰诗魂的是,他的事迹传颂于后世, ④他的诗句活在了后人发烫的唇上快速的血液里。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踟躇( chi chu)tan(恬)静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连”改为“联 逸”改为“溢”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轻灵B.品鉴C.适意D.告慰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序号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6分)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茡詞’广识见 养性灵。”A读书可以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使人增长学问见识,即 “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B读书 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C品读经典 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 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髙尚心灵。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日经典
踟躇..( chí chú ) tián( 恬 )静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 “ 连 ”改为“ 联 ” “ 逸 ”改为“ 溢 ”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B )(2 分) A.轻灵 B.品鉴 C.适意 D.告慰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序号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2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6 分)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养性灵。”A 读书可以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使人增长学问见识,即 “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B 读书 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C 品读经典 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 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 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D因而, 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5·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3 分) 6·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①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 性 ②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③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④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引发同学们的关注。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 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________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 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D 因而, 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5.文段画线句子 A、B、C、D 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 分) 6.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①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 性。 ②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③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④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引发同学们的关注。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 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 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 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飛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 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用杂技讲述中华创世神话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 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 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 的两项是AD(3分)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 有《闰土》《阿 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 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 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用杂技讲述中华创世神话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 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 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 的两项是 AD (3 分)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2)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 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奇妙。不同艺术方式的组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 如用杂技来演绎神话,其特有的肢体语言,能呈现远古时代引人遐想 的神秘氖围·使人印象深刻。示 (二)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 (1)_萧关逢候骑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_。(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3)窥镜而自视_,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4)鸟语花香在文人墨客眼中各具情致风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春花的缤纷繁密、 生机盎然;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道出“花”“燕”类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新生,自己的眷念与怅 惘;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将人的思绪代入渺茫之中;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_,山山唯 落晖”写岀了日暮苍凉之感;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又道出鸥翔鱼游的祥和之气;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_,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野的曲折有致;
(2)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 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3 分) 示例:奇妙。不同艺术方式的组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 如用杂技来演绎神话,其特有的肢体语言,能呈现远古时代引人遐想 的神秘氛围,使人印象深刻。示 (二)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1 分) 8.默写。 (1)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3)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4)鸟语花香在文人墨客眼中各具情致风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的“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春花的缤纷繁密、 生机盎然;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 来 ”道出“花”“燕”类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新生,自己的眷念与怅 惘;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将人的思绪代入渺茫之中;王绩《野望》“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 落晖”写出了日暮苍凉之感;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又道出鸥翔鱼游的祥和之气;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野的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