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公式题。这类题目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三个奥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材料, 可拟题为《0+0+0>1》:据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可拟题为《1+1+1=0》。每天7 小时内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学习效果远远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果,据此可拟 题为《8-1>8》。 (7)告诫式。这种题目与“观点式”有相同点,都揭示作者的观点,但常用“切莫”“不” 等否定词,意在告诫人们引以为戒的某种做法或想法。 (8)感想式。最为常见的形式是“……有感”“有感于、………”在“感”字的前面或 后面,加上触动作者产生种种感想的具体的人和事。 (9)延伸式。题目标定了引发议论的“原始点”,文章议论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阐发 开去,如“从……说起 3.说明文拟题 (1)对象式。以说明的对象拟题 (2)特征式。以说明对象的特征拟题 (3)综合式。以说明的对象加上其特征拟题。 以上三种文体的拟题方式并非是排斥关系,有些拟题方式间存在着交叉关系 四.创新方法 除了以上常规方法外,拟题还需要尽量创新。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作文: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 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岀时风平浪静,说不清 过了多久,冈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 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抻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 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內容必须在“诚 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一)名作改装类: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机智地加以改装,旧瓶装 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 1.《新西游后记》(吴承恩《西游记》) 2.《阿Q新传》(鲁迅(阿Q正传》) 3.《诚信背囊——生命的双桅船》(舒婷双桅船》) 4.《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 5.《“诚信”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6.《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7.《诚信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11 (6)公式题。这类题目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三个奥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材料, 可拟题为《0+0+0>l》;据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可拟题为《1+1+l=0》。每天7 小时内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学习效果远远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果,据此可拟 题为《8—l>8》。 (7)告诫式。这种题目与“观点式”有相同点,都揭示作者的观点,但常用“切莫”、“不” 等否定词,意在告诫人们引以为戒的某种做法或想法。 (8)感想式。最为常见的形式是“……有感”“有感于、………” 在“感”字的前面或 后面,加上触动作者产生种种感想的具体的人和事。 (9)延伸式。题目标定了引发议论的“原始点”,文章议论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阐发 开去,如“从……说起”。 3.说明文拟题。 (1)对象式。以说明的对象拟题。 (2)特征式。以说明对象的特征拟题。 (3)综合式。以说明的对象加上其特征拟题。 以上三种文体的拟题方式并非是排斥关系,有些拟题方式间存在着交叉关系。 四.创新方法 除了以上常规方法外,拟题还需要尽量创新。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作文: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 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 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 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 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 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一)名作改装类: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机智地加以改装,旧瓶装 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 l.《新西游后记》(吴承恩《西游记》) 2.《阿Q新传》(鲁迅(阿Q正传》) 3.《诚信背囊——生命的双桅船》(舒婷双桅船》) 4.《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 5.《“诚信”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6.《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7.《诚信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8.《寻找诚信的世界》(电影《寻找回来的世界》) 9.《新编葫芦七兄弟》(动画片《葫芦兄弟》) 10.《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 (二)术语嫁接类: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5队标题,兼容并蓄 别开生面。如 1.《拍卖“诚信”》(金融) 2.《吴良心病历》(医学) 3.《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4.《审片点评》(影视) 5.《听课记录》(教育) 6.《对局》(棋牌) 7.《心灵的审判》(司法) 8.《诚信旅店》(旅游) 9.《奸商手册》(工商) 10.《心灵比色卡》(化学) (三)佳句引(化)用类: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民间谚语,暗合 旨趣、妙化无痕,富含文化底蕴。如: 1.《似曾相识燕归来》(引用晏殊《浣溪沙》) 2.《言必信,行必果(引用《论语》) 3.《人间诚信今犹在》(化用李煜《虞美人》)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销得人憔悴》(化用柳永《凤栖梧》) 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诚信满乾坤》(化用王冕《墨梅》) 6.《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诚信这一种》(化用电视剧《霸王别姬》主题曲) 7.《诚信到永远》(化用海尔电器广告词) 8.《人无诚信不立》(化用古训) 9.《谎言不开花》(化用俗语) (四)修辞妙用类:妙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隐含理趣,发人深思,形象生动,出 神入化。如: 1《诚信如水》(比喻) 2.《诚信是奖》(比喻) 3.(诚信—一走向成功的钥匙》(比喻) 4.《重构信任的天平》(比喻) 5:《守住心灵的契约》(比喻) 6.《诚信,请别走开》(拟人)
12 8.《寻找诚信的世界》(电影《寻找回来的世界》) 9.《新编葫芦七兄弟》(动画片《葫芦兄弟》) 10.《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 (二)术语嫁接类: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5队标题,兼容并蓄, 别开生面。如: 1.《拍卖“诚信”》(金融) 2.《吴良心病历》(医学) 3.《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4.《审片点评》(影视) 5.《听课记录》(教育) 6.《对局》(棋牌) 7.《心灵的审判》(司法) 8.《诚信旅店》(旅游) 9.《奸商手册》(工商) 10.《心灵比色卡》(化学) (三)佳句引(化)用类: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民间谚语,暗合 旨趣、妙化无痕,富含文化底蕴。如: 1 .《似曾相识燕归来》(引用晏殊《浣溪沙》) 2.《言必信,行必果(引用《论语》) 3.《人间诚信今犹在》(化用李煜《虞美人》)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销得人憔悴》(化用柳永《凤栖梧》) 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诚信满乾坤》(化用王冕《墨梅》) 6.《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诚信这一种》(化用电视剧《霸王别姬》主题曲) 7.《诚信到永远》(化用海尔电器广告词) 8.《人无诚信不立》(化用古训) 9.《谎言不开花》(化用俗语) (四)修辞妙用类:妙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隐含理趣,发人深思,形象生动,出 神入化。如: 1 《诚信如水》(比喻) 2.《诚信是奖》(比喻) 3.(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比喻) 4.《重构信任的天平》(比喻) 5:《守住心灵的契约》(比喻) 6.《诚信,请别走开》(拟人)
7.《“诚信’喊冤》(拟人) 8.《是你带我飞》(比拟) 9.《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谐音双关) 10.《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拟人、设问) (五)另辟蹊径类:另有一些“鲜活”的标题,立意大胆新颖,表达不拘一格,充满着 思辨的色彩,跳跃着智慧的火花。这类标题我们无法从写法上给以归类,姑且命之以“另蹊 径类”。如 1.《守住“诚信”的底线》 2.《一毛钱与“诚信”》 3.《以生命践约》 4.《出卖诚信》 5.《雪山顶上见》 6.《都市·诚信·书》 7.《本届诺贝尔奖空缺》 8.《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 9.《证明题》 10.《“诚信灵”新产品说明书》 上述49个标题的拟写无一不闪烁着骄子智慧的灵光,如果广大学生能认真品读,并灵 活机智地加以借鉴,定能使标题这一“文章的眼睛”熠熠生辉。 五.小标题的拟制 1.数字式 数字式就是直接运用数字“一”“二”“三”“四”作小标题。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 习》就是运用“一”“二”“三”“四”分列小标题,从“党的优良学习作风”“存在的问题” 应有的态度”“提出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如何改造我们的 学习”的问题,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2.列举式 列举式就是分列所写的内容,给人以全面的了解。如《网络机会向青年敞开》一文以“网 上营销”“网上求职”“网上留学”“网上上学”“网上保健”“电子商务”“网上炒股”等为小 标题,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3.行踪式 行踪式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顺序介绍所看到的事物,有利于突出重点。一般用于游记散 文和访问记中。如《西行手记》一文,作者就以“向日葵”“戈壁滩”“毛驴”“清真寺”四个 小标题,按自己的行踪:移步换景,抓住体现西部具体特征的事物:重点突出地介绍了西部 的人文景观
13 7.《“诚信’喊冤》(拟人) 8.《是你带我飞》(比拟) 9.《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谐音双关) 10.《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拟人、设问) (五)另辟蹊径类:另有一些“鲜活”的标题,立意大胆新颖,表达不拘一格,充满着 思辨的色彩,跳跃着智慧的火花。这类标题我们无法从写法上给以归类,姑且命之以“另蹊 径类”。如: 1.《守住“诚信”的底线》 2.《一毛钱与“诚信”》 3.《以生命践约》 4.《出卖诚信》 5.《雪山顶上见》 6.《都市·诚信·书》 7.《本届诺贝尔奖空缺》 8.《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 9.《证明题》 10.《“诚信灵”新产品说明书》 上述49个标题的拟写无一不闪烁着骄子智慧的灵光,如果广大学生能认真品读,并灵 活机智地加以借鉴,定能使标题这一“文章的眼睛”熠熠生辉。 五.小标题的拟制 1.数字式 数字式就是直接运用数字“一”“二”“三”“四”作小标题。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 习》就是运用“一”“二”“三”“四”分列小标题,从“党的优良学习作风”“存在的问题” “应有的态度”“提出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如何改造我们的 学习”的问题,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2.列举式 列举式就是分列所写的内容,给人以全面的了解。如《网络机会向青年敞开》一文以“网 上营销”“网上求职”“网上留学”“网上上学”“网上保健”“电子商务”“网上炒股”等为小 标题,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3.行踪式 行踪式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顺序介绍所看到的事物,有利于突出重点。一般用于游记散 文和访问记中。如《西行手记》一文,作者就以“向日葵”“戈壁滩”“毛驴”“清真寺”四个 小标题,按自己的行踪;移步换景,抓住体现西部具体特征的事物;重点突出地介绍了西部 的人文景观
4.时间式 时间式就是以时间为顺序叙写事物。有时能突出事情的紧迫感,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 弟兄》:有时能表达事物的变化,如《四季的变奏》就分别以“春”“夏”“秋”“冬”为小标 题,运用象征的手法,随四季的更替,含蓄地表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惘,令人 体味深思。另外还有一种日记体,如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随着死神的一步步逼近,记录下 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感人泪下,发人深省。 5、概括式 概括式就是运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中心,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如《我们班的“老 板”》一文,分别以“讲究教法,寓教于乐是‘老板’的显著特色”“严谨科学、认真严格是 ‘老板’的一贯作风”,“乐于助人,爱生如子是‘老板’的道德规范”为小标题,从教学方 法、教学态度、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写出班主任一—鲍老师的个性,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6.逻辑式 逻辑式就是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拟设小标题。如《走进海洋》一文,以“海洋能给我们很 多很多”,“我们,对海洋做过些什么”,“人类啊,你的未来在哪里”,“海洋啊,我们蓝色的 家园”为小标题,写出海洋的广阔、丰富、无私,而人类却在不断破坏海洋的环境,毀灭人 类的未来,最后提出呼唤,只有建设好海洋,人类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家园。论证严密,说理 透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读之令人振聋发聩。再如《“营养不良”的课间餐》一文,首先提 出“课间餐营养不良,令人担忧”,然后分列“忧在何处”、“忧从何来?”“何以解忧”三个 小标题,追根溯源,穷根问底,既揭示了隐藏在背后的问题,还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现象到本质,深刻透彻,鞭辟入里。 7.乐章式 乐章式就是将几件事谱成一曲完整的乐章来写,体现一种明快、和谐的美。如《校园协 奏曲》就是将校园生活“谱写”成四个乐章。以“第一乐章宿舍晨曲”、“第二乐章教室进 行曲”、“第三乐章轻松的小调”、“第四乐章月光奏鸣曲”为小标题,组合成一首完整而动 听的校园生活一日协奏曲,显示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 再如《生活像一首歌》分别以“前奏”、“主旋律”“插曲”为小标题,表现生活是一首富有 节奏的歌,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更是一首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歌 【实例解说】 实例一 题目: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本好书 份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庚读—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使人避恶
14 4.时间式 时间式就是以时间为顺序叙写事物。有时能突出事情的紧迫感,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 弟兄》;有时能表达事物的变化,如《四季的变奏》就分别以“春”“夏”“秋”“冬”为小标 题,运用象征的手法,随四季的更替,含蓄地表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惘,令人 体味深思。另外还有一种日记体,如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随着死神的一步步逼近,记录下 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感人泪下,发人深省。 5、概括式 概括式就是运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中心,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如《我们班的“老 板”》一文,分别以“讲究教法,寓教于乐是‘老板’的显著特色”“严谨科学、认真严格是 ‘老板’的一贯作风”,“乐于助人,爱生如子是‘老板’的道德规范”为小标题,从教学方 法、教学态度、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写出班主任——鲍老师的个性,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6.逻辑式 逻辑式就是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拟设小标题。如《走进海洋》一文,以“海洋能给我们很 多很多”,“我们,对海洋做过些什么”,“人类啊,你的未来在哪里”,“海洋啊,我们蓝色的 家园”为小标题,写出海洋的广阔、丰富、无私,而人类却在不断破坏海洋的环境,毁灭人 类的未来,最后提出呼唤,只有建设好海洋,人类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家园。论证严密,说理 透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读之令人振聋发聩。再如《“营养不良”的课间餐》一文,首先提 出“课间餐营养不良,令人担忧”,然后分列“忧在何处”、“忧从何来?”、“何以解忧”三个 小标题,追根溯源,穷根问底,既揭示了隐藏在背后的问题,还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现象到本质,深刻透彻,鞭辟入里。 7.乐章式 乐章式就是将几件事谱成一曲完整的乐章来写,体现一种明快、和谐的美。如《校园协 奏曲》就是将校园生活“谱写”成四个乐章。以“第一乐章 宿舍晨曲”、“第二乐章 教室进 行曲”、“第三乐章 轻松的小调”、“第四乐章 月光奏鸣曲”为小标题,组合成一首完整而动 听的校园生活一日协奏曲,显示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 再如《生活像一首歌》分别以“前奏”、“主旋律”、“插曲”为小标题,表现生活是一首富有 节奏的歌,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更是一首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歌。 【实例解说】 实例一 题目: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好书(一 份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使人避恶
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解说:这是一个自拟题目的供料作文。“正材料”由四则名言组成,虽然每则名言的基点 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读书对人类大有益处”的共同点。“副材料”要求读一份具体的杂 志,或一张具体的报纸,或一篇具体的文章后,把“体会”和“教益”写出来。“体会”和“教 益”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而且两者兼而有之,不可偏废一个方面。以“体会”为主,写成议 论文:以“教益”为主,写成记叙文。综合正副材料,就是要求通过读一本具体的好书( 份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选择“体会”或“教益”为主要内容,表现“读书对人类大 有益处”的主题。以读“XX杂志”为例,议论文可用“范围式”拟题,如《XX是一本好 杂志》:;用“感想式”拟题,如《有感于……杂志》:用“延伸式”拟题,如《从ⅹx杂志说 起》。记叙文可用“要素式”拟题,如《我在ⅹX杂志的影响下》:用“修辞式”拟题,如《X X杂志是我们的航标》 实例二 题目:根据下面则故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渎后感,题目自拟。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长得很瘦,个又肥又蠢的资本家取笑他说:“你太瘦了,一见到你 我就知道目前正在闹饥荒”萧伯纳马上回答:“你太胖了,我见到你,就明白世界上闹饥 荒的原因。”那个资本家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解说:从“正材料”的表面看,这一则故事只是在讲萧伯纳和资本家的瘦与胖,但通过 读解之后,就会悟出这个故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问题一一剥削者的享乐是建筑在劳 动者饥饿的基础之上。从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过程,提炼出了“要消除世界上的饥荒,使劳动 人民获得幸福,就必须推翻人剥削人的罪恶制度”的观点。“副材料”除对文体(读后感)、 字数限制外,重点要求读后感的感点必须来源于这一则材料,否则,将会写成“读外感”。统 观正副材料,就应该围绕从正材料中提炼出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拟题。如《瘦耶、胖耶?》、 《瘦与胖的关系》。《胖从瘦中来》、《切莫让资本家胖起来》、《有感于萧伯纳说胖》等,不 而足 实例三 题目: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劣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 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并做出很欣赏的样子,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 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三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
15 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解说:这是一个自拟题目的供料作文。“正材料”由四则名言组成,虽然每则名言的基点 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读书对人类大有益处”的共同点。“副材料”要求读一份具体的杂 志,或一张具体的报纸,或一篇具体的文章后,把“体会”和“教益”写出来。“体会”和“教 益”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而且两者兼而有之,不可偏废一个方面。以“体会”为主,写成议 论文;以“教益”为主,写成记叙文。综合正副材料,就是要求通过读一本具体的好书(一 份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选择“体会”或“教益”为主要内容,表现“读书对人类大 有益处”的主题。以读“XX杂志”为例,议论文可用“范围式”拟题,如《XX是一本好 杂志》;用“感想式”拟题,如《有感于……杂志》;用“延伸式”拟题,如《从xx杂志说 起》。记叙文可用“要素式”拟题,如《我在xX杂志的影响下》;用“修辞式”拟题,如《X X杂志是我们的航标》。 实例二 题目:根据下面一则故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长得很瘦,一个又肥又蠢的资本家取笑他说:“你太瘦了,一见到你, 我就知道目前正在闹饥荒。”萧伯纳马上回答:“你太胖了,我一见到你,就明白世界上闹饥 荒的原因。”那个资本家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解说:从“正材料”的表面看,这一则故事只是在讲萧伯纳和资本家的瘦与胖,但通过 读解之后,就会悟出这个故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问题——剥削者的享乐是建筑在劳 动者饥饿的基础之上。从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过程,提炼出了“要消除世界上的饥荒,使劳动 人民获得幸福,就必须推翻人剥削人的罪恶制度”的观点。“副材料”除对文体(读后感)、 字数限制外,重点要求读后感的感点必须来源于这一则材料,否则,将会写成“读外感”。统 观正副材料,就应该围绕从正材料中提炼出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拟题。如《瘦耶、胖耶?》、 《瘦与胖的关系》。《胖从瘦中来》、《切莫让资本家胖起来》、《有感于萧伯纳说胖》等,不一 而足。 实例三 题目: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劣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 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并做出很欣赏的样子,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 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三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