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 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xiao(▲)子孙,无论有多少叛 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 而其中的铁质就会duan(▲)造成为精钢。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抵y(▲) 外侮(▲)的信念,是永不被摧毁的精神。 (摘自《南方周末》2009年5月28日) 填字 注音 2.默写。(6分) (1) 风正一帆悬。 (2)感时花溅泪, ,悠然见南山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常常用来赞美不平凡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时的两句古诗句是: 3.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原题为 “旧事重提”。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B.《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记述了猫“尽 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的丑行,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 虐者的憎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
常州市 2011 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 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 (一)积累(共 1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 分)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 xiāo(▲)子孙,无论有多少叛 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 而其中的铁质就会 duàn(▲)造成为精钢。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抵 yù(▲) 外侮(▲)的信念,是永不被摧毁的精神。 (摘自《南方周末》2009 年 5 月 28 日) 2.默写。(6 分) ⑴ ,风正一帆悬。 ⑵ 感时花溅泪, 。 ⑶ ,悠然见南山。 ⑷ 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⑸ 常常用来赞美不平凡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时的两句古诗句是: “ , 。” 3.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2 分) 【 ▲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26 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原题为 “旧事重提”。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B.《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记述了猫“尽 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的丑行,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 虐者的憎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 填字 注音
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运用(共10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伩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 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 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 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固然是人们不愿得到的,但有时却能激发人的 因此 我们看问题需要辩证的观点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4) (1)请给漫画拟个题目: (2)请介绍漫画的内容 (3)请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想。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8题(4分)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 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 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运用(共 10 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 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 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 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 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 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 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固然是人们不愿得到的,但有时却能激发人的 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我们看问题需要辩证的观点。 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4)[来源: Z | xx| k.C om] (1)请给漫画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请介绍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请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7——8 题(4 分)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 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 量为权数,反映消费 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作为一种价格指数,CPI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一方面,CPI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 参考数据,为一国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 供科学依据。由于CPⅠ所反映的价格水平和走势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因此, CPI自然也成为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 面,国际上通常以CPI为主要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地、连续地、超过一定幅度地上涨。按国际惯 例,当CPⅠ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 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 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 以便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时,提高名义工资以降低甚至抵消人们因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遭受的 损失。此外,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的补贴金,甚至是离婚后对儿 童的赡养费时,都有必要用到CPI。 中国自1984年开始编制CPI,中国CPI也包括8大类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 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 用品及服务、居住,共263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2006年,经例行调整 后,8大类产品中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分列前3名,其中食品的权数为33.6%,与 前两年持平,而居住和服务类的权重有所上升 (节选自《读者》2007年22期《CPI迷局》) 【注释】在(CPI中,“居住”一项是不包括“买房”的,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房价不计 入是国际惯例,且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 下列对CPI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 A.CPI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 B.中国CPI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等8大类的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 C.当CPI低于1%,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 D.CPI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下面对CPI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项是(2 分) A.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财政、价格政策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要依据CPI。 B.CPI是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
作为一种价格指数,CPI 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一方面,CPI 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 参考数据,为一国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 供科学依据。由于 CPI 所反映的价格水平和走势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因此, CPI 自然也成为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 面,国际上通常以 CPI 为主要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地、连续地、超过一定幅度地上涨。按国际惯 例,当 CPI 增幅连续超过 3%时,即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 CPI 低于 1%时,则有通货 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 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根据 CPI 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 以便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时,提高名义工资以降低甚至抵消人们因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遭受的 损失。此外,因通货膨胀而调 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的补贴金,甚至是离婚后对儿 童的赡养费时,都有必要用到 CPI。 中国自 1984 年开始编制 CPI,中国 CPI 也包括 8 大类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 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 用品及服务、居住,共 263 个基本分类,约 700 种商品和服务项目。2006 年,经例行调整 后,8 大类产品中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分列前 3 名,其中食品的权数为 33.6%,与 前两年持平,而居住和服务类的权重有所上升。 (节选自《读者》2007 年 22 期《CPI 迷局》) 【注释】在(CPI 中,“居住”一项是不包括“买房”的,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房价不计 入是国际惯例,且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 7 .下列对 CPI 的 理 解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 A.CPI 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 B.中国 CPI 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等 8 大类的约’700 种商品和服务项目。 C.当 CPI 低于 1%,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 D.CPI 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8 .下面对 CPI 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财政、价格政策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要依据 CPI。 B.CPI 是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
C.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补贴金等,也要用到CPI D.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抑制通货膨 胀 (二)阅读《一个词的温暖拯救》,完成9—12题(12分) 那年初秋,单位组团到南方旅游。最先抵达的是杭州,等从杭州游览出来时,已近黄昏 大客向西南颠簸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到了黄山 整一宿,我没合一眼,下车后,昏昏沉沉,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果然,登山后没走多 远,头便晕得厉害,腿也有些打哆嗦。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下去吧,这样恐怕坚持不到山 顶。但,另一个声音随即正告我:好不容易才来一趟黄山,下去干什么? 过了半山寺,上山的路分成了两条。熟悉的人说,右边的路,陡峭而险,左边的路,平 缓而易。有几个要好的同事撺掇我,走右边吧,来一次不容易,爬一爬,看看到底有多险。 我竟然什么也没说,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走了最险的那条路 那一刻,我彻底地昏了脑袋 那条路真是险,路窄,只容一人过且不说,更主要的是,目之所及之处,全是深不可测 的峭崖绝壁,让人胆战心惊。晕得不好站稳的我,不敢往下看,每挪动一步,都战战兢兢。 印象中,有几段没有护栏或铁锁拦挡的路,我几乎都要爬着走一一一那时的狼狈与不堪,可 以想见。 到这个份上,下山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条路只有上道没有下道。求助同事吧,又怕 扫了大家的游兴。坚持吧,如果真遭了什么不测,葬身黄山,也算我修来的千年福分一一 我当时就剩下这么一个念头了。 然而,越往上走,越难走,我也越晕得厉害,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好容易走到了 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我赶紧靠着一棵松树坐下来,安妥即将脱壳的惊魂。我刚坐下不久, 身边不远,另一个旅人也跟着坐了下来歇息 同事远远地喊我走,我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实际上,那一刻,心里连重新站起来的力 量和勇气都没有了。坐在那块巨石上,我似乎想了很多,又仿佛大脑中一片空白。冥冥之中,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走,咱们走! 咱们?这两个字,就像拨开云峰的一缕阳光,射到我岑寂而慌乱的心田上,陌生,却亲 切而又温暖,又仿佛是一双大手,有力地拖住了我那颗即将坠落的心
C.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补贴金等,也要用到 CPI。 D.根 据 CPI 的变 动,可 计算 出名 义工资 和实 际工 资背 离的幅 度, 抑制 通货膨 胀。。 (二)阅读《一个词的温暖拯救》,完成 9——12 题(12 分) 那年初秋,单位组团到南方旅游。最先抵达的是杭州,等从杭州游览出来时,已近黄昏。 大客向西南颠簸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到了黄山。 整一宿,我没合一眼,下车后,昏昏沉沉,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果然,登山后没走多 远,头便晕得厉害,腿也有些打哆嗦。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下去吧,这样恐怕坚持不到山 顶。但,另一个声音随即正告我:好不容易才来一趟黄山,下去干什么? 过了半山寺,上山的路分成了两条。熟悉的人说,右边的路,陡峭而险,左边的路,平 缓而易。有几个要好的同事撺掇我,走右边吧,来一次不容易,爬一爬,看看到底有多险。 我竟然什么也没说,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走了最险的那条路。 那一刻,我彻底地昏了脑袋。 那条路真是险,路窄,只容一人过且不说,更主要的是,目之所及之处,全是深不可测 的峭崖绝壁,让人胆战心惊。晕得不好站稳的我,不敢往下看, 每挪动一步,都战战兢兢。 印象中,有几段没有护栏或铁锁拦挡的路,我几乎都要爬着走———那时的狼狈与不堪,可 以想见。 到这个份上,下山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条路只有上道没有下道。求助同事吧,又怕 扫了大家的游兴。坚持吧,如果真遭了什么不测,葬身黄山,也算我修来的千年福分——— 我当时就剩下这么一个念头了。 然而,越往上走,越难走,我也越晕得厉害,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好容易走到了 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我赶紧靠着一棵松树坐下来,安妥即将脱壳的惊魂。我刚坐下不久, 身边不远,另一个旅人也跟着坐了下来歇息。 同事远远地喊我走,我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实际上,那一刻,心里连重新站起来的力 量和勇气都没有了。坐在那块巨石上,我似乎想了很多,又仿佛大脑中一片空白。冥冥之中,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走,咱们走! 咱们?这两个字,就像拨开云峰的一缕阳光,射到我岑寂而慌乱的心田上,陌生,却亲 切而又温暖,又仿佛是一双大手,有力地拖住了我那颗即将坠落的心
我一回头,是刚才歇在我身边的那个旅人,他在朝我笑,陌生的脸上,写满真诚和善良 他一伸手,把我拉起来,说:走,咱们走。 我也笑笑,说,好,咱一们一走! 说不清是激动还是感激,我把“咱们”两个字拉得长长的。而这两个字,又仿佛带着对 方的体温,一下子融入到我的胆魄与血液之中,一种近得超越心灵的抚慰,让我陡然增添了 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 看来,在这方寸之地,不仅有巨石,有松树,还有伙伴,有朋友,有“咱们”,有扶持 我的力量。既然这样,我还怕什么?!一直到天都峰顶,我都被对方“咱们”这个亲切的字 眼鼓舞着,激励着,虽然我们没有携手,但在心里,却紧緊地手挽着手。最后,我和他 那位陌生的旅人,几乎是前后脚登上最高处的。站在天都峰之巅,放眼脚下的层峦叠嶂, 所有的畏惧和恐慌都烟消云散了 晃,这件事已经过去10年了。10年间,经历了许多事,也淡忘了许多事。惟有陌生 旅人那天籁般的轻唤,以及那个温暖的词汇,一直在留在心里,让我难以忘怀。 (选自2008年6月《杂文报》)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10.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有几个要好的同事撺掇我,走右边吧,来一次不容易,爬一爬,看看到底有多险。 11.“咱们?这两个字,就像拨开云峰的一缕阳光,射到我岑寂而慌乱的心田上。”联系上 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岑寂”而又“慌乱”?(3分) 12.前文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黄山的险和“我”爬山的艰难?(3分)
我一回头,是刚才歇在我身边的那个旅人,他在朝我笑,陌生的脸上,写满真诚和善良。 他一伸手,把我拉起来,说:走,咱们走。 我也笑笑,说,好,咱—们—走! 说不清是激动还是感激,我把“咱们”两个字拉得长长的。而这两个字,又仿佛带着对 方的体温,一下子融入到我的胆魄与血液之中,一种近得超越心灵的抚慰,让我陡然增添了 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 看来,在这方寸之地,不仅有巨石,有松树,还有伙伴,有朋友,有“咱们”,有扶持 我的力量。既然这样,我还怕什么?!一直到天都峰顶,我都被对方“咱们”这个亲切的字 眼鼓舞着,激励着,虽然我们没有携手,但在心里,却紧紧地手挽着手。最后,我和他—— —那位陌生的旅人,几乎是前后脚登上最高处的。站在天都峰之巅,放眼脚下的层峦叠嶂, 所有的畏惧和恐慌都烟消云散了。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 10 年了。10 年间,经历了许多事,也淡忘了许多事。惟有陌生 旅人那天籁般的轻唤,以及那个温暖的词汇,一直在留在心里,让我难以忘怀。 (选自 2008 年 6 月《杂文报》)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10.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有几个要好的同事撺掇..我,走右边吧,来一次不容易,爬一爬,看看到底有多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11.“咱们?这两个字,就像拨开云峰的一缕阳光,射到我岑寂而慌乱的心田上。”联系上 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岑寂”而又“慌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 12.前文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黄山的险和“我”爬山的艰难?(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