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中学语文二模拟试卷及答案 (29分) 1.默写古诗文原句。(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选作一题)(8分)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古诗中不乏比喻精妙传神的写景句,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这样描写长安的 早春之雨: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形容北国的漫天 大雪 ⑧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两句诗“ 表达了对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的良好愿望。 2.阅读下列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倡议书,仔细阅读后,按要求答题。(6分) 倡议书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使命是e() 制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悉尼展开。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 活动创造了历史,使它见证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志愿性环保活动。2010年的“地球一小 时”活动再次创造了历史,影响人数超过了13亿,成为了“地球一小时”应对全球变暖行 动的里程bei()。 为响应WWF向全球发出的“地球一小时”的倡议,我们向广大学生发出倡议 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3月28日晚20:30—21:30,熄灭家中电 灯,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全球熄灯活动,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 的贡献。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无电体验活动。在熄灭灯光、切断电源的同时,开展一次无电体验 三、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以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为契机,树立正确的生 态文明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率先垂范,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中来 此 敬礼 紫石中学团委 2011年3月25日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紫石中学语文二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29 分) 1.默写古诗文原句。(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选作一题)(8 分) ①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⑥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古诗中不乏比喻精妙传神的写景句,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这样描写长安的 早春之雨:“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形容北国的漫天 大雪:“ ”。 ⑧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的良好愿望。 2.阅读下列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倡议书,仔细阅读后,按要求答题。(6 分) 倡议书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使命是è( ) 制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 2007 年 3 月 31 日在悉尼展开。2009 年的“地球一小时” 活动创造了历史,使它见证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志愿性环保活动。2010 年的“地球一小 时”活动再次创造了历史,影响人数超过了 13 亿,成为了“地球一小时”应对全球变暖行 动的里程 bēi( )。 为响应 WWF 向全球发出的“地球一小时”的倡议,我们向广大学生发出倡议: 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 3 月 28 日晚 20:30——21:30,熄灭家中电 灯,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全球熄灯活动,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 的贡献。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无电体验活动。在熄灭灯光、切断电源的同时,开展一次无电体验 活动。 三、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以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为契机,树立正确的生 态文明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率先垂范,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中来。 此致 敬礼 紫石中学团委 2011 年 3 月 25 日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 分)
)制 里程bei( ②请写出画线句的修改意见。(2分) ③上面的倡议书格式上存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如皋菜花节正在举行。面对满眼的黄色世界,游客无不赏心悦目。 B.虽早已入春,但早晨走在田间小路上,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C.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①自悄然②。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③,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凝情:专注深沉的思虑。②悄然:静静地。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③断雁:失群 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④远梦句:家远梦亦远,梦归之时已到拂晓,言梦里归 家时间之短暂。 ①诗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2分) ②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表达作用。(2分) 5名著阅读。(5分) ①闰土是 (作者)小说《故乡》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其散文集《朝花夕 拾》中的《 》一文也曾提及。(2分) ②“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 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 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选段中的他是谁?这一内心和举动是否会对这一人物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请你结 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专题与综合实践(4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字,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班级开展了汉字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你 也积极参与其中。 ①为了营造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对联,对联的上半联已经有了,请你对出下联。(2分) 说话字正腔圆 ②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活动写一个开场白。(不少于30字,2分)
è( )制 里程 bēi( ) ②请写出画线句的修改意见。(2 分) ③上面的倡议书格式上存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 ) A.如皋菜花节正在举行。面对满眼的黄色世界,游客无不赏心悦目 ....。 B.虽早已入春,但早晨走在田间小路上,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 C.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 90 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 ....的大事。 D.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 ....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 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①自悄然②。寒灯思旧事,断雁③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④,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凝情:专注深沉的思虑。②悄然:静静地。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③断雁:失群 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④远梦句:家远梦亦远,梦归之时已到拂晓,言梦里归 家时间之短暂。 ①诗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 分) ②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表达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5 分) ①闰土是________(作者)小说《故乡》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其散文集《朝花夕 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也曾提及。(2 分) ② “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 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 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选段中的他是谁?这一内心和举动是否会对这一人物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请你结 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认识。(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综合实践(4 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字,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班级开展了汉字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你 也积极参与其中。 ①为了营造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对联,对联的上半联已经有了,请你对出下联。(2 分) 说话字正腔圆 ②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活动写一个开场白。(不少于 30 字,2 分)
二(56分 阅读《动物也在全球化》一文,回答7-11题。(18分)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 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 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是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 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 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 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 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 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 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 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7.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是 (2分)
二(56 分) 阅读《动物也在全球化》一文,回答 7-11 题。(18 分)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 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 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是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 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 ....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 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 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 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 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 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 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7.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8.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資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 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①正在不断 ②严重 9.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10.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11.阅读本文后你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阅读包利民的《盛开在碗里的硬币》一文,回答12-16题。(20分)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 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 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 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 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旁观望嘻 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 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圈 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 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 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子,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 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 说:“我想买—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岀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岀来, 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 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 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 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 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 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 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 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 成如此鮮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 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8.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 ....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 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①正在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本文后你获得怎样的启示?(4 分) 阅读包利民的《盛开在碗里的硬币》一文,回答 12—16 题。(20 分)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 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 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 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 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 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 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 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 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 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子,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 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 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 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 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 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 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 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 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 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 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 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 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 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际遇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 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 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 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 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 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12.第①段中说“我”的目光被女孩所吸引,有哪些原因?(请分点来答,4分) 13.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描写的作用。(4分) 14.请理解第⑥段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一句的含义。(4分) 15.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我”所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4分) 16.试分析文章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18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 “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 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 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 恐走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②克之( ③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④亲下堂迎之 18.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4分) 臣闻君仁则臣直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 (2)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 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际遇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 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 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 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 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 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12.第①段中说“我”的目光被女孩所吸引,有哪些原因?(请分点来答,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描写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理解第⑥段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一句的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我”所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试分析文章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7-20 题。(18 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 “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 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 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 恐走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克.之( ) ③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④亲.下堂迎之( ) 18.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4 分)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