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1-5车身形式一、乘用车车身形式1.折背式2.直背式3.舱背式4.折背式变型基本车身形式的主要区别表现在车身顶盖与车身后部形状之间的关系上有差别。二、客车的车身形式1.单层客车2.双层客车按照车头形式不同分为:平头式和短(长)头式$1-6轮胎的选择一、轮胎与车轮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二、轮胎的分类图 1-按胎体结构、按帘线材料、按用途、按胎面花纹、按断面形状、按气密方式14三、轮胎的特点与选用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性能比较$1-7汽车的总体布置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一零线的确定二、各部件的布置1.发动机的布置图1-(1)发动机上下位置:影响驾驶员视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16(2)发动机前后位置:考虑轴荷分配、前置后驱传动轴夹角、面积利用率、拆装方便(3)发动机左右位置:曲轴中心与汽车中心尽量一致2.传动系的布置考虑半轴通用性、客厢地板凸包高度、后排座椅厚度3.转向装置的布置:(1)转向盘位置(2)转向器位置4.悬架的布置
教学过程: §1-5 车身形式 一、乘用车车身形式 1.折背式 2.直背式 3.舱背式4.折背式变型 基本车身形式的主要区别表现在车身顶盖与车身后部形状之间的关系上有差 别。 二、客车的车身形式 1.单层客车 2.双层客车 按照车头形式不同分为:平头式和短(长)头式 §1-6轮胎的选择 一、轮胎与车轮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二、轮胎的分类 按胎体结构、按帘线材料、按用途、按胎面花纹、按断面形状、按气密方式 三、轮胎的特点与选用 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性能比较 §1-7汽车的总体布置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二、各部件的布置 1.发动机的布置 (1)发动机上下位置:影响驾驶员视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 (2)发动机前后位置:考虑轴荷分配、前置后驱传动轴夹角、面积利用率、拆 装方便 (3)发动机左右位置:曲轴中心与汽车中心尽量一致 2.传动系的布置 考虑半轴通用性、客厢地板凸包高度、后排座椅厚度 3.转向装置的布置:(1)转向盘位置 (2)转向器位置 4.悬架的布置 图 1- 14 图 1- 16
图 1-5.制动系的布置:脚制动踏板力或手制动杆力大于400N时,应加助力装置;31应检查杆件运动时是否有干扰和死角;制动管路安全可靠6.踏板的布置P511-7.油箱、备胎、行李箱、蓄电池的布置18.车身内部布置P511-29.乘用车外廓尺寸确定:H点、R点定义P511-10.安全带的位置3S1-8运动校核目的:汽车能否正常工作分析内容: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校核;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校核举例说明运动校核的方法: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三、本授课单元小结1.总结整车各部件的布置要求。2.指出在总布置设计中,进行运动检查的目的及内容。四、本章作业1.汽车整车布置的基准线有哪些?其作用?请用图表示出。2.分析FF在乘用车上、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在客车上广泛应用的原因?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为哪些类?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4.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常用发动机功率及转矩是多少?5.车身设计中的H点和R点是什么?注释教案内容第4授课单元第二章离合器设计(2学时)
5.制动系的布置:脚制动踏板力或手制动杆力大于 400N 时,应加助力装置; 应检查杆件运动时是否有干扰和死角;制动管路安全可靠 6.踏板的布置 7.油箱、备胎、行李箱、蓄电池的布置 8.车身内部布置 9.乘用车外廓尺寸确定:H 点、R 点定义 10.安全带的位置 §1-8运动校核 目的:汽车能否正常工作 分析内容: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校核; 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校核。 举例说明运动校核的方法: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 三、本授课单元小结 1.总结整车各部件的布置要求。 2.指出在总布置设计中,进行运动检查的目的及内容。 四、本章作业 1.汽车整车布置的基准线有哪些?其作用?请用图表示出。 2.分析 FF 在乘用车上、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在客车上广泛应用的原因? 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为哪些类?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4.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常用发动机功率及转矩是多少? 5.车身设计中的 H 点和 R 点是什么? 图 1- 31 P51 1- 1 P51 1- 2 P51 1- 3 教案内容 注释 第 4 授课单元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2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设计的要求、熟悉离合器结构方案,以及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教学重点:离合器结构方案。教学难点: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教学过程:52-1概述一、离合器的功用:切断和实现动力的传递二、离合器分类:单盘、双盘、多盘(湿式三、对离合器的要求:四、组成:主动部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盖、压盘;从动部分:从动盘压紧机构: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踏板、传动部件。S2-2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一、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二、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对比优缺点1、周置弹簧离合器2、中央弹簧离合器3、斜置弹簧离合器4、膜片弹簧离合器三、膜片弹簧支承形式S2-3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一、后备系数6后备系数是离合器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二、单位压力po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Po应取小些;当摩擦片外径较大时,为了降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Po应取小些;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增大po三、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三、本授课单元小结
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设计的要求、熟悉离合器结构方案,以及离合器主要参 数的选择。 教学重点:离合器结构方案。 教学难点: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教学过程: §2-1概述 一、离合器的功用:切断和实现动力的传递 二、离合器分类:单盘、双盘、多盘(湿式) 三、对离合器的要求: 四、组成: 主动部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盖、压盘;从动部分:从动盘; 压紧机构: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踏板、传动部件。 §2-2 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一、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 二、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对比优缺点 1、周置弹簧离合器2、中央弹簧离合器3、斜置弹簧离合器4、膜片弹簧离 合器 三、膜片弹簧支承形式 §2-3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后备系数 β 后备系数是离合器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 可靠程度。 二、单位压力 ρ0 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ρ0应取小些;当摩擦片外径较大 时,为了降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ρ0应取小些;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 增大 ρ0 三、摩擦片外径 D、内径 d 和厚度 三、本授课单元小结
1.离合器分类:单盘、双盘、多盘(湿式2.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1)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周置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斜置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3.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1)后备系数62)单位压力po3)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第5授课单元第二章离合器设计(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扭转减振器设计方法教学重点: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教学过程:s2-4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一、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1设计变量后备系数β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和d。2目标函数3约束条件二、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1.比值H/h和h的选择2.比值R/r和R、r的选择3.α的选择4.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三、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1.离合器分类:单盘、双盘、多盘(湿式) 2.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1)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 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周置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斜置弹簧 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 3.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后备系数 β 2)单位压力 ρ0 3)摩擦片外径 D、内径 d 和厚度 第 5 授课单元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2 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扭转减振器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2-4 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 一、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1 设计变量 后备系数 β 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 F 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 D 和 d。 2 目标函数 3 约束条件 二、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1.比值 H/h 和 h 的选择 2.比值 R/r 和 R、r 的选择 3. α 的选择 4 .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三、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1.目标函数2.设计变量3.约束条件s2-5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扭转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弹簧或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1.扭转减振器功能2.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器S2-6离合器的操纵机构1.对操纵机构的要求2.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三、本授课单元小结1.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2.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3.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4.扭转减振器的设计5.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四、本章作业1.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有哪些?2.摩擦离合器按从动盘数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3.离合器后备系数定义,影响其取值的因素有哪些?4.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哪几种型式,有几种布置型式?哪种型式的压紧弹簧比较适用于轿车?简述其优缺点。5.离合器操纵机构有哪些型式?应如何对其进行选择?6.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已知:从动片外径D=350mm,从动片内径d=195mm,摩擦系数f=0.25,摩擦面单位压力P。=0.16Mpa。求该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7.某厂新设计一载重量为4t的在乡间道路行驶的货用汽车,其发动机为6100Q水冷汽车用柴油机,发动机最大扭矩Temax=340N·m/1700~1800r/min,最高转速为3500r/min。试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取f=0.25)
1.目标函数 2.设计变量 3.约束条件 §2-5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扭转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弹簧或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 1.扭转减振器功能 2.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器 §2-6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1.对操纵机构的要求 2.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 三、本授课单元小结 1.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3.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4.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5.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 四、本章作业 1.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有哪些? 2.摩擦离合器按从动盘数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离合器后备系数定义,影响其取值的因素有哪些? 4.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哪几种型式,有几种布置型式?哪种型式的压紧弹簧比 较适用于轿车?简述其优缺点。 5.离合器操纵机构有哪些型式?应如何对其进行选择? 6.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已知:从动片外径D= 350mm,从动片内径d = 195mm,摩擦系数f =0.25,摩擦面单位压 力 P0 =0.16Mpa。求该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 7.某厂新设计一载重量为4t的在乡间道路行驶的货用汽车,其发动机 为 6100Q水冷汽车用柴油机,发动机最大扭矩 Temax=340N·m/ 1700~1800 r/min,最高转速为 3500r/min。试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取f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