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楔(xie)子 亢(kang)旱阡(qian)陌看(kan)管动物 B.蟊(mao)贼 孱(can)头厮(s1)守 羽扇纶(guan) 巾 C.戕( qIang)害玉簪(zan)蹩(bi)进 残羹冷炙(zhi) D.倨(j)傲 列观(guan)船舷(xidn)咄咄(duo)逼 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颠簸 驽马 痉挛 美仑美奂 B.甘霖 牝马 分孽 梳妆打扮 C.赌搏 龌龊 摩挲 膘肥体壮 D.报怨 游弋 静谧 衣衫褴褛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 好,回家乡也不 错 ②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这些记者 都在等待接受″缉査犬"的检査,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 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④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固然 聚集 品味骇人听闻 虽 然 云集 品位 耸人听闻 C、固然 云集 品位骇人听闻 D、虽 然 聚集 品味 耸人听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 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广 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 作 C.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农 民的优秀品质。 D.“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目前, “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2013年12月前后发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主张创作要遵循“美丑对照 原则”,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A.楔(xiē)子 亢(kàng)旱 阡(qiān)陌 看(kàn)管动物 B.蟊(máo)贼 孱(càn)头 厮(sī)守 羽扇纶(guān) 巾 C.戕(qiāng)害 玉簪(zān) 蹩(bì)进 残羹冷炙(zhì) D.倨(jū)傲 列观(guàn) 船舷(xián) 咄咄(duō)逼 人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A. 颠簸 驽马 痉挛 美仑美奂 B. 甘霖 牝马 分孽 梳妆打扮 C. 赌搏 龌龊 摩挲 膘肥体壮 D. 报怨 游弋 静谧 衣衫褴褛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 好,回家乡也不 错。 ②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这些记者 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 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④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固然 聚集 品味 骇人听闻 B、虽 然 云集 品位 耸人听闻 C、固然 云集 品位 骇人听闻 D、虽 然 聚集 品味 耸人听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 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 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广 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 作。 C.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农 民的优秀品质。 D.“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目前, “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 2013 年 12 月前后发射。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雨果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主张创作要遵循“美丑对照 原则”,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 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代表作有英国作家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C.结构是一个“容器”。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需要这么一个好的“容器”,如 《半张纸》里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而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就不需要这个“容 器 D.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海明 威让人物自己对话,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去想象说话人当时可 能会使用的语气和可能会做出的举动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一除却清谈一面。孙 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 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 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 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 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 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 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 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 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 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 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 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 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 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 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 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 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 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 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 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 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 的谚语
B. 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 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代表作有英国作家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C.结构是一个“容器”。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需要这么一个好的“容器”,如 《半张纸》里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而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就不需要这个“容 器”。 D.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海明 威让人物自己对话,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去想象说话人当时可 能会使用的语气和可能会做出的举动。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孙 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 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 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 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 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 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 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 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 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 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 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 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 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 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 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 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 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 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林 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 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 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 的谚语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 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 自负。”一些门第髙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 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 务 (选自2013年2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 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B.魏晋人士崇尚清谈,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 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C.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 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 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 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B.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 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 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 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 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 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 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 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 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 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 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 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 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 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 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 务。 (选自 2013 年 2 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 酒能啸,善弹琴。”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B.魏晋人士崇尚清谈,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 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C.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 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 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为此,嵇康与山涛 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B.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魏晋 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 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 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 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 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 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只有经过朝代 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 苏 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 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 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 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 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
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 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土。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 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 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 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 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 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 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 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 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 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 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 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书属辙曰 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 C.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D.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 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髙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 斥,并警告他们,如果不改,要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杭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 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髙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 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3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3分) (3)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3分)
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 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 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 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 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 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 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 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 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 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 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 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 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以书属辙曰 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 C.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D.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 分)( )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 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 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 斥,并警告他们,如果不改,要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杭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 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 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3 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3 分) (3)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 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 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王越①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出众却沉浮于宦海 (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人生如梦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羽扇纶巾,谈笑间,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有暗香盈袖 ,尽西风,季鹰归未? 到黄昏、点点滴滴。 (8)吾所以为此者,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黄 萨特(法国)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 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 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 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 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 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 活动,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 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 暗中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 之于其心也。 (明 王守仁《观德亭记》)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浪 淘 沙 王 越①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出众却沉浮于宦海。 (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4 分)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人生如梦, 。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羽扇纶巾,谈笑间, 。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5) ,有暗香盈袖。 (6) ,尽西风,季鹰归未? (7) ,到黄昏、点点滴滴。 (8)吾所以为此者, 。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黄 昏 萨特(法国)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 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 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 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 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 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 活动,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 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 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