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校级项目 《美学》 教学大纲 负责人:宛小平 成员:钱立火、伏爱华、刘笑非 安徽大学哲学系 二0一二年五月
精 品 课程 校级项目 《美学》 教学大纲 负责人:宛小平 成员:钱立火、伏爱华、刘笑非 安 徽 大 学 哲 学 系 二 O 一 二 年 五 月
前言 《美学》课程是面对哲学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美学》主要讲授美学学 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同时介绍大量中西方美学 史和艺术史的知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学习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 掌握美学原理几个核心问题,了解美学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认真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内容,积极 思考理论的推演过程。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讨论美学学科的几个前沿问题,逐步 明确审美活动、审美领域、审美范畴和审美人生几个部分的核心问题及其代表性 观点,理解问题的展开脉络,業握哲学的思维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中西方美学史 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每周3学时。 参考教材:叶朗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杨春时著《美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微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教学手段:多煤体教学,辅之以课堂讨论 考核方法: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学时数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备注 1 3 绪论什么是美学一一从朱光潜怎样学美学课堂讲授 谈起 2 第一讲美是什么 美学是怎样一门科学课堂讲授 3 3 第二讲美是什么一一中西探索美的本质的课堂讲授 历史 第三讲美感的分析—以朱光潜从心理学 课堂讲授 的路子为代表 第四讲美感的分析—对心理背后的生理课堂讲授
前言 《美学》课程是面对哲学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美学》主要讲授美学学 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同时介绍大量中西方美学 史和艺术史的知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学习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 掌握美学原理几个核心问题,了解美学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认真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内容,积极 思考理论的推演过程。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讨论美学学科的几个前沿问题,逐步 明确审美活动、审美领域、审美范畴和审美人生几个部分的核心问题及其代表性 观点,理解问题的展开脉络,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中西方美学史 本课程计划 54 学时,3 学分,每周 3 学时。 参考教材:叶朗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杨春时著《美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之以课堂讨论 考核方法: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 学时数 教 学 主 要 内 容 教学方法 备注 1 3 绪论 什么是美学——从朱光潜怎样学美学 谈起 课堂讲授 2 3 第一讲 美是什么——美学是怎样一门科学 课堂讲授 3 3 第二讲 美是什么——中西探索美的本质的 历史 课堂讲授 4 3 第三讲 美感的分析——以朱光潜从心理学 的路子为代表 课堂讲授 5 3 第四讲 美感的分析——对心理背后的生理 课堂讲授
为基础的分析 3 第五讲英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课堂讲授 第六讲美的本质是什么 以五、六十年 课堂讲授 代美学的讨论为例 8 3 第七讲审美的起源 课堂讲授 0 3 选取之前课程涉及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学生分组讨 论,并发言 论、发言,教 师点评 10 3 第八进自然美 课堂讲授 3 第九讲艺术是什么(1) 课堂讲授 12 3 第十讲艺术是什么(2) 课堂讲授 13 第十一讲科学美 一兼谈美学研究中的科 课堂讲授 学精神、技术美 14 3 第十二讲审美范畴 一优美与崇高 课堂讲授 15 第十三讲审美范 一悲刷与喜剧 课堂讲授 16 3 第十四讲宛小平谈朱光潜美学 录音 选取之前课程涉及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 学生分组讨 论,并发言 论、发言,教 师点评 复习、答疑 答疑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学习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学习美学的意义和 方法以及中西方美学史,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美学的发展。绪论计划3学时。 二、课程内容 (一)美学的历史 1、学科名称的历史与学科本身的历史 学科名称的历史:Aesthetics:鲍姆加通1750年首次提出。 学科本身的历史: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 孔子就开始了
为基础的分析 6 3 第五讲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课堂讲授 7 3 第六讲 美的本质是什么——以五、六十年 代美学的讨论为例 课堂讲授 8 3 第七讲 审美的起源 课堂讲授 9 3 选取之前课程涉及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 论,并发言 学生分组讨 论、发言,教 师点评 10 3 第八讲 自然美 课堂讲授 11 3 第九讲 艺术是什么(1) 课堂讲授 12 3 第十讲 艺术是什么(2) 课堂讲授 13 3 第十一讲 科学美——兼谈美学研究中的科 学精神、技术美 课堂讲授 14 3 第十二讲 审美范畴——优美与崇高 课堂讲授 15 3 第十三讲 审美范畴——悲剧与喜剧 课堂讲授 16 3 第十四讲 宛小平谈朱光潜美学 录音 17 3 选取之前课程涉及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 论,并发言 学生分组讨 论、发言,教 师点评 18 3 复习、答疑 答疑 绪论 什么是美学 一、学习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学习美学的意义和 方法以及中西方美学史,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美学的发展。绪论计划 3 学时。 二、 课程内容 (一)美学的历史 1、学科名称的历史与学科本身的历史 学科名称的历史:Aesthetics:鲍姆加通 1750 年首次提出。 学科本身的历史: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 孔子就开始了
2、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与中国美学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 1、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 2、现代: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其美学研究采取的是心理学的方法。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 罗齐的“直觉说”、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同时对中国美学也 有精深的研究。 宗白华:其美学立足点是中国哲学。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 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字宙论、范畴论:生命的 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 3、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美学热潮:1950-1960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主观还是客观?在 “主客二分”思维模式范围内展开。 第二次美学热湖: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初,同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 和命运的反思紧紧联系,认为审美活动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美学热”消退之后,美学理论建设真正进展,即从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跳 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如张世英:《天人之际》(1995)、《进入澄明之境》 (1999)、《哲学导论》(2002)、《境界与文化》(2007)。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1、历史的观点 美学是研究美的: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艺术哲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美感(审美心理学) 2、学术界的一般观点: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一文化活动,其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
2、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与中国美学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 1、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 2、现代: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其美学研究采取的是心理学的方法。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 罗齐的“直觉说”、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同时对中国美学也 有精深的研究。 宗白华:其美学立足点是中国哲学。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 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 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 3、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美学热潮:1950-1960 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主观还是客观?在 “主客二分”思维模式范围内展开。 第二次美学热潮:1970 年代后期-1980 年代初,同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 和命运的反思紧紧联系,认为审美活动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美学热”消退之后,美学理论建设真正进展,即从 8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跳 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如张世英 :《天人之际》(1995)、《进入澄明之境》 (1999)、《哲学导论》(2002) 、《境界与文化》(2007)。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1、历史的观点 美学是研究美的: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艺术哲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 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美感(审美心理学) 2、学术界的一般观点: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其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
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人的存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人类知识体系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 因为审美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而属于社会现象。其次,美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 因为审美虽然是社会活动,但不属于社会物质层面,而属于精神层面,是一种精 神活动。所以,美学属于人文科学。 美学属于哲学,以哲学为基础,是涉及多种学科(如伦理学、心理学、艺术、语 言学、神话学、社会学等等)的独立的人文科学。 (五)学习美学的意义 1、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2、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 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 (六)学习美学的方法 1、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2、要立足于中国文化 3、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4、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 5、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6、要有开放的心态 (七)从朱光潜学美学的经历看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1897一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有,1918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年冬赴欧洲留学, 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哲 学、心理学和西方艺术史,最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得 法国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 年冬起,到1986年逝世以前,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朱 光潜的学术成就主要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诗论》和《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莱辛
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人的存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人类知识体系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 因为审美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而属于社会现象。其次,美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 因为审美虽然是社会活动,但不属于社会物质层面,而属于精神层面,是一种精 神活动。所以,美学属于人文科学。 美学属于哲学,以哲学为基础,是涉及多种学科(如伦理学、心理学、艺术、语 言学、神话学、社会学等等)的独立的人文科学。 (五)学习美学的意义 1、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2、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 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 (六)学习美学的方法 1、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2、要立足于中国文化 3、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4、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 5、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6、要有开放的心态 (七)从朱光潜学美学的经历看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1918 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 年冬赴欧洲留学, 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哲 学、心理学和西方艺术史,最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得 法国博士学位。1933 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 年冬起,到 1986 年逝世以前,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朱 光潜的学术成就主要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诗论》和《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