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孔子美学与老庄美学及其艺 术精神 孔子的美学是和他的伦理学一起的, 统一。 ,强调美着 主要是教育人为目的。诗、书的研读是 一 种教养,礼乐的学习是为准备 “士”人的 修养,这是二种通牙的教育方法。 孔子时代的学术,大约以六艺为主:礼、乐 射、御、书、数。六艺中,礼和乐是儒家精神 的基础。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五讲: 孔子美学与老庄美学及其艺 术精神 ◼ 孔子的美学是和他的伦理学一起的,强调美善 统一。主要是教育人为目的。诗、书的研读是 一种教养,礼、乐的学习是为准备“士”人的 修养,这是一种通才的教育方法。 ◼ 孔子时代的学术,大约以六艺为主:礼、乐、 射、御、书、数。六艺中,礼和乐是儒家精神 的基础。 ◼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公元前479年4月11 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 山东曲阜)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 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 山东曲阜)
天是孔子形上学的预设,仁是孔子伦理学 的预设 ■ 虽然中国有六艺,但是这和现代西方引 进来的学科设置还是不同的,以现代标 准看孔子有没有形上学和伦理学? ·根据冯友兰说:“儒家主以礼乐治天下 ;至于政刑,不过所以推行礼乐而已。 礼乐亦是模仿天然”。这里有艺术起源 是模仿天然的说法,这当然是一种形上 学预设
天是孔子形上学的预设,仁是孔子伦理学 的预设 ◼ 虽然中国有六艺,但是这和现代西方引 进来的学科设置还是不同的,以现代标 准看孔子有没有形上学和伦理学? ◼ 根据冯友兰说:“儒家主以礼乐治天下 ;至于政刑,不过所以推行礼乐而已。 礼乐亦是模仿天然”。这里有艺术起源 是模仿天然的说法,这当然是一种形上 学预设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孔子的思想 中心,也是他的美学基础。 ■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 口显然,仁是孔子伦理学的预设
◼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孔子的思想 中心,也是他的美学基础。 ◼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 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 ◼ 显然,仁是孔子伦理学的预设
孔子的艺术论主要包括诗论、绘画论、音 乐论。 ■关于诗论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 曰:“不学诗,无以言”。 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教是所谓-温柔敦厚
孔子的艺术论主要包括诗论、绘画论、音 乐论。 ◼ 关于诗论 ◼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 ◼ 曰:“不学诗,无以言”。 ◼ 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诗教是所谓-温柔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