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诱变育种:通过物理、化学诱变剂在实验室进 行人工诱变获得。 ◇20世纪40年代,Beadle和Tatum用X射线和紫外 线等辐射因子诱变红色脉孢霉,获得各种代谢障 碍的突变株,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 说。 频率较高
16 2. 诱变育种:通过物理、化学诱变剂在实验室进 行人工诱变获得。 20世纪40年代,Beadle 和Tatum用X射线和紫外 线等辐射因子诱变红色脉孢霉,获得各种代谢障 碍的突变株,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 说。 频率较高
B1929,Fleming发现特异青霉(Penici11ium notatum)产生青霉素,表层培养达1-2U/ml。 11943,产黄青霉(Pen.chrysog 深层培养达20U/m1。 1经不断育种,目前已达80,000U
17 1929 , Fleming 发 现 特 异 青 霉 ( Penicillium notatum)产生青霉素,表层培养达1-2U/ml。 1943,产黄青霉(Pen.chrysogenum)产青霉素, 深层培养达20U/ml。 经不断育种,目前已达80,000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