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林媚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林媚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参考书:1.《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2.《环境保护》,刘天齐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 参考书:1.《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 2.《环境保护》,刘天齐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4
第一章人类的生存环境 第一节环境 、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周围 的境况。 环境的分类
第一节 环境 一 、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周围 的境况。 二、环境的分类 第一章 人类的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必要物质条件,是非人类创造的物 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包括大气、 水、光、热、森林、矿藏等,是人类 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又叫次生环境、人为 环境。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人类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社会劳动、 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 物质生产关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 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必要物质条件,是非人类创造的物 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包括大气、 水、光、热、森林、矿藏等,是人类 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又叫次生环境、人为 环境。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人类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社会劳动、 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 物质生产关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 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社会环境按所含的要素性质分为: 〈1〉物理社会环境:建筑物、道路、 工厂等 〈2〉生物社会环境:驯化、驯养的植 物和动物 3)心理社会环境:人的行为、风俗 习惯、法律和语言等 按功能分:〈1)聚落环境 〈2〉农业环境 〈3〉文化环境 〈4〉医疗休养环境等
社会环境按所含的要素性质分为: 〈1〉物理社会环境:建筑物、道路、 工 厂等 〈2〉生物社会环境:驯化、驯养的植 物和动物 〈3〉心理社会环境:人的行为、风俗 习惯、法律和语言等 按功能分:〈1〉聚落环境 〈2〉农业环境 〈3〉文化环境 〈4〉医疗休养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