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崔兆杰 2004.6
3.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崔兆杰 2004. 6
3.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目前我国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分析方法大约有 80个项目150多个方法 分类: 无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颗粒物 降水 方法:仪器分析为主
3.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 目前我国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分析方法大约有 80个项目150多个方法 ▪ 分类: • 无机污染物 • 有机污染物 • 颗粒物 • 降水 ▪ 方法: 仪器分析为主
31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技术 监测项日 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x) 氨(NH3) 氰化氢(HCN) 氟化物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氯化氢、硫酸雾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
3.1 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技术 ▪ 监测项日: • 一氧化碳(CO) • 氮氧化物(NOx) • 氨(NH3 ) • 氰化氢(HCN) • 氟化物 • 五氧化二磷(P2O5 ) •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氯化氢、硫酸雾 •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
3.1.1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测定的项目 NOx:用对氨基苯磺酸—冰乙酸—盐酸案乙二胺混合水溶液 作为吸收液,采样吸收后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氨:用0.01moL的H2SO4作吸收液采样后,用与水监测同样 的纳氏试剂或氯酸钠2水扬酸分光光度法测定 氰化氢:用0.05 mol/nAoh吸收液采样后,用同水质监测的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用pH5.5土0.2的K|H3BO3吸收液 采样,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或用Na2SO3 H3BO3K溶液吸收后,分光光度法测定 氯化物:用K2HPO3浸渍的滤膜釆样,样品滤膜用水或 0.25mo/L超声波浸溶后,用氟试剂或茜素锆分光光度法测 定。 少 6作用生成正磷酸,用水中PO3的方法一抗坏血酸还 原一蓝分光光度法测定
3.1.1 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的项目 ▪ NOx:用对氨基苯磺酸—冰乙酸—盐酸案乙二胺混合水溶液 作为吸收液,采样吸收后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 氨:用0.01mol/L的H2SO4作吸收液采样后, 用与水监测同样 的纳氏试剂或氯酸钠—水扬酸分光光度法测定。 ▪ 氰化氢:用0.05mol/LNaOH吸收液采样后,用同水质监测的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用pH5.5土0.2的KI—H3BO3吸收液 采样,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或用Na2SO3— H3BO3—KI溶液吸收后,分光光度法测定。 ▪ 氯化物:用K2HPO3浸渍的滤膜采样,样品滤膜用水或 0.25mol/L超声波浸溶后,用氟试剂或茜素锆分光光度法测 定。 ▪ P2O5: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空气中P2O5 。气溶胶加入与 P2O5 作用生成正磷酸,用水中PO3 3-的方法——抗坏血酸还 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
3.1.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1.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通过测定被测液对紫外 可见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方法 分子内部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电子相对于原子核 的运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本身绕 其重心的转动,因此相应于这三种不同运动形 式.分子具有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产生电子跃迁,即分子 最外层电子(或价电子)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3.1.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1. 简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通过测定被测液对紫外 可见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方法 ▪ 分子内部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电子相对于原子核 的运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本身绕 其重心的转动,因此相应于这三种不同运动形 式.分子具有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 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产生电子跃迁,即分子 最外层电子(或价电子)基态跃迁到激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