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对増强文章文采的意义; 培养学生作文讲究文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通过比较认识“有文采”的作用,通过练习学会把语言写得有文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文章写得有文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名言导入,认识“有文采”的意义 1、出示孔子的话(以古人名言导入,让学生认识到讲究文采,是作文的传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出示小故事(通过对诗人所写句子的揣摩,明白“有文采”的意义):一个寒冷的冬 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 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 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问: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参考答案,明白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胜在哪里。(运用反衬的修 辞手法,衬托出盲人的悲哀,更能激发人的同情心。) 二、作文评分细则展示: 1、出示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发展等级”计分的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对增强文章文采的意义; 培养学生作文讲究文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通过比较认识“有文采”的作用,通过练习学会把语言写得有文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文章写得有文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认识“有文采”的意义 1、出示孔子的话(以古人名言导入,让学生认识到讲究文采,是作文的传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出示小故事(通过对诗人所写句子的揣摩,明白“有文采”的意义):一个寒冷的冬 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 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 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问: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参考答案,明白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胜在哪里。(运用反衬的修 辞手法,衬托出盲人的悲哀,更能激发人的同情心。) 二、作文评分细则展示: 1、出示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发展等级”计分的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2、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有文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有文采”的界定大体从这几个方面来评判: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用课件一一展示老师精心选取的例句:(具体例句见课件) 词语生动 (1)、选用形象、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2).平常的字,运用得好,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句式灵活: (1)·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增 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陈述句、疑问句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精心设计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反问句,更有加强语气,引人深思的作用。 (3).改变句子的正常语序,能突出、强调某个句子成分所负载的语义,更有一种特别 的美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 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是指句子富含哲理,有文化底蕴,有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 、学习写得“有文采” 先来欣赏一篇以“成熟”为话题的文质兼美的作文 美丽的灵魂 成熟是一种优秀的灵魂,是灵魂深处的独语。 成熟是春天破土而萌的小草,袭一身绿面对荒凉;成熟是夏日亭亭玉立的野荷,静思无人 观赏的寂寞;成熟是晚秋暗香浮动的金菊,为凋零的季节挽住缕缕淸香:成熟是冬末倏忽而逝 的残雪,以冷寂的姿态体现高洁
2、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有文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有文采”的界定大体从这几个方面来评判: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用课件一一展示老师精心选取的例句:(具体例句见课件) 词语生动 (1)、选用形象、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2).平常的字,运用得好,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句式灵活: (1).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增 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陈述句、疑问句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精心设计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反问句,更有加强语气,引人深思的作用。 (3).改变句子的正常语序,能突出、强调某个句子成分所负载的语义,更有一种特别 的美。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 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是指句子富含哲理,有文化底蕴,有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 穷” …… 三、学习写得“有文采” 先来欣赏一篇以“成熟”为话题的文质兼美的作文 美丽的灵魂 成熟是一种优秀的灵魂,是灵魂深处的独语。 成熟是春天破土而萌的小草,袭一身绿面对荒凉;成熟是夏日亭亭玉立的野荷,静思无人 观赏的寂寞;成熟是晚秋暗香浮动的金菊,为凋零的季节挽住缕缕清香;成熟是冬末倏忽而逝 的残雪,以冷寂的姿态体现高洁
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品格,成熟中蕴藏思索;成熟中储藏坚毅。成熟造就了晢人的深邃, 孔子成熟,孕育了万古不易的思想;成熟中迸发出诗人的激情,苏轼成熟,创作了诗情不朽的 篇章。 少年因走向成熟而懂事,青年因走向成熟而稳重,中年因走向成熟而舒心,老年因走向成 熟而淡定。 成功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抑制狂热;失败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充满信心。成熟使 人走出浅薄,学会深刻。成熟让光辉明亮而不刺眼,让音响圆润而不腻耳。成熟是不需要对别 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偏激 的淡漠;成熟是无须声张的厚实,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不是空虚,成熟与空虚联姻,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成熟不是孤僻,成熟与孤僻 结邻,就会离群索居,郁郁寡欢。成熟也不是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没有朋友,成熟更不是故 作深沉,故作深沉者令人乏味 成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期待成熟,成熟如萧瑟秋风,有人说其 潇洒,也有人谓之悲凉 我不期待成熟,但我必须成熟,因为成熟像是一面旗帜,它会给你的理想指明方向;成熟 又像是一根马鞭,它会鞭笞你奋勇前进;成熟又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去掉盲目和浮躁,给你智慧的光芒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 [感悟成熟是人的一种气质,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的,我为了把这样一个琐碎的、 无形的的内容写得具体,就想到把“成熟”与人的优秀品质联系起来,比如乐观、执着、甘于 寂寞等,然而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还要锤炼语言。于是在文章的第二段以四
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品格,成熟中蕴藏思索;成熟中储藏坚毅。成熟造就了哲人的深邃, 孔子成熟,孕育了万古不易的思想;成熟中迸发出诗人的激情,苏轼成熟,创作了诗情不朽的 篇章。 少年因走向成熟而懂事,青年因走向成熟而稳重,中年因走向成熟而舒心,老年因走向成 熟而淡定。 成功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抑制狂热;失败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充满信心。成熟使 人走出浅薄,学会深刻。成熟让光辉明亮而不刺眼,让音响圆润而不腻耳。成熟是不需要对别 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偏激 的淡漠;成熟是无须声张的厚实,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不是空虚,成熟与空虚联姻,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成熟不是孤僻,成熟与孤僻 结邻,就会离群索居,郁郁寡欢。成熟也不是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没有朋友,成熟更不是故 作深沉,故作深沉者令人乏味。 成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期待成熟,成熟如萧瑟秋风,有人说其 潇洒,也有人谓之悲凉。 我不期待成熟,但我必须成熟,因为成熟像是一面旗帜,它会给你的理想指明方向;成熟 又像是一根马鞭,它会鞭笞你奋勇前进;成熟又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去掉盲目和浮躁,给你智慧的光芒。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 [感悟]成熟是人的一种气质,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的,我为了把这样一个琐碎的、 无形的的内容写得具体,就想到把“成熟”与人的优秀品质联系起来,比如乐观、执着、甘于 寂寞等,然而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还要锤炼语言。于是在文章的第二段以四
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喻体:成熟是面对荒凉仍要破土而萌的小草,成熟是无人欣赏也要亭亭 玉立的野荷,成熟是懂得适时绽放的金菊,成熟是不轻言放弃的残雪。 [小结]写文章首先必须有个好的思想,继而找到使这种深刻思想得以彰显,得以成熟的优 美文字,即为自己的心灵、思想寻找到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字眼,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具备了“文 质兼美”的特点 过渡语]这里的“文”就是文章的文采,“质”就是文章的思想,那么什么样的文章能称 为有文采呢?就是要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 厚。(板书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四句话为纲,从精彩的语段理解文采,从文采的角度锤炼语言 (一)词语生动 [导入语]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河畔,那一片沙漠荒原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 名字叫胡杨,胡杨树不畏风沙干旱,严寒酷暑,扎根于地下的根系比生长出地面的枝叶还要庞 大,据说胡杨树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下面是对胡杨树的一 个描写片断。 例句1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 凸起饱绽的肌肉。 [赏析]语段描写的是胡杨树在风沙的卷裹下,周身都是破损的树皮,皴裂着粗大的口子, “扭曲”一词不仅写出了胡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而且可以使我们看到胡杨树与风暴斗争的痕 迹,狂风袭来,胡杨被吹弯了站起来,狂风再一次袭来,胡杨树倒地后又爬起来,逐渐成了扭 曲状,如果换成“弯曲”,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这里偶尔遭遇一下 风雪,路旁的树都呈现出一种顺势而倒的情形,那就是弯曲。再看“绷开”一词,用得很有力 度,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就像一个钢琴家甩开臂膀大开大合的演奏,也像运动员挥动球拍 给出的致使一击,“饱绽”一词呼应“绷开”,更是体现出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这里仿佛有 个有趣的情形,肆虐的狂风本意要撕破胡杨树的衣服出一下胡杨的丑,谁知反而被胡杨饱绽的 生命给震慑住了,在这里,作者要向我们展示的是胡杨树的力量之美,可文段不着一个“力” 字,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 [小结]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 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喻体:成熟是面对荒凉仍要破土而萌的小草,成熟是无人欣赏也要亭亭 玉立的野荷,成熟是懂得适时绽放的金菊,成熟是不轻言放弃的残雪。 [小结]写文章首先必须有个好的思想,继而找到使这种深刻思想得以彰显,得以成熟的优 美文字,即为自己的心灵、思想寻找到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字眼,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具备了“文 质兼美”的特点。 [过渡语]这里的“文”就是文章的文采,“质”就是文章的思想,那么什么样的文章能称 为有文采呢?就是要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 厚。(板书 1)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四句话为纲,从精彩的语段理解文采,从文采的角度锤炼语言。 (一)词语生动 [导入语]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河畔,那一片沙漠荒原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 名字叫胡杨,胡杨树不畏风沙干旱,严寒酷暑,扎根于地下的根系比生长出地面的枝叶还要庞 大,据说胡杨树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下面是对胡杨树的一 个描写片断。 例句 1 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 凸起饱绽的肌肉。 [赏析]语段描写的是胡杨树在风沙的卷裹下,周身都是破损的树皮,皴裂着粗大的口子, “扭曲”一词不仅写出了胡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而且可以使我们看到胡杨树与风暴斗争的痕 迹,狂风袭来,胡杨被吹弯了站起来,狂风再一次袭来,胡杨树倒地后又爬起来,逐渐成了扭 曲状,如果换成“弯曲”,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这里偶尔遭遇一下 风雪,路旁的树都呈现出一种顺势而倒的情形,那就是弯曲。再看“绷开”一词,用得很有力 度,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就像一个钢琴家甩开臂膀大开大合的演奏,也像运动员挥动球拍 给出的致使一击,“饱绽”一词呼应“绷开”,更是体现出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这里仿佛有 个有趣的情形,肆虐的狂风本意要撕破胡杨树的衣服出一下胡杨的丑,谁知反而被胡杨饱绽的 生命给震慑住了,在这里,作者要向我们展示的是胡杨树的力量之美,可文段不着一个“力” 字,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 [小结]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 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板书2) 写景状物 绘声一一→穷形尽相 写人叙事 绘色 惟妙惟肖 抒情言志 绘态 情理畅达 (二)句式灵活 [导入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有一个叫苏武的,作为汉使被派往 匈奴,结果由于受其他汉使谋反事败的牵连被定罪,匈奴首领单于只要苏武肯投降屈服,就可 以封地为王,苏武始终不降,单于一气之下把苏武送到贝加尔湖(今俄罗斯境内)去放羊,苏 武无一人相伴,饿了、渴了就吃草根,喝雪水,苏武在匈奴受尽折磨十九年,值得一提的是, 他被派往匈奴时,手持一根代表朝廷的旄节,日子一久,旄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回汉时,须发 全白的苏武就是持一根光杆儿的旄节出现在长安人民面前,没有人不为苏武这种大丈夫气节所 感动的,下面就是一段描写苏武的文字 例句2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上,挟一支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 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汉使谋反事败;正气,苏武拒绝折节叛国;惊诧,单于面对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 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髙山雪莲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赏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两组整句:“擎一支……奔走于……挟一支…游荡于……” “哀叹……正气……惊诧……执著……”再现当年历史,表达自己的爱憎,这就远比历史故事 中的叙述精练生动了许多,作者又用散句高度概括苏武的功绩,衔接两组整句,这种整散结合 的变化造成一种顿挫的效果,读起来给人波澜壮阔的感觉,第二组整句中,长短交错,短句短 到一个词,于停顿间歇处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韵美。 [小结]追求文采可以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是否相间的灵活搭配,表现出一 种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的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被动句等,表达出 丰富的语气、情感。 (板书3)长短交错整散结合是否相间 (三)修辞巧妙
(板书 2) 写景状物 —— 绘声 ——→ 穷形尽相 写人叙事 —— 绘色 ——→ 惟妙惟肖 抒情言志 —— 绘态 ——→ 情理畅达 (二)句式灵活 [导入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有一个叫苏武的,作为汉使被派往 匈奴,结果由于受其他汉使谋反事败的牵连被定罪,匈奴首领单于只要苏武肯投降屈服,就可 以封地为王,苏武始终不降,单于一气之下把苏武送到贝加尔湖(今俄罗斯境内)去放羊,苏 武无一人相伴,饿了、渴了就吃草根,喝雪水,苏武在匈奴受尽折磨十九年,值得一提的是, 他被派往匈奴时,手持一根代表朝廷的旄节,日子一久,旄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回汉时,须发 全白的苏武就是持一根光杆儿的旄节出现在长安人民面前,没有人不为苏武这种大丈夫气节所 感动的,下面就是一段描写苏武的文字。 例句 2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上,挟一支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 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汉使谋反事败;正气,苏武拒绝折节叛国;惊诧,单于面对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 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赏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两组整句:“擎一支……奔走于……挟一支……游荡于……” “哀叹……正气……惊诧……执著……”再现当年历史,表达自己的爱憎,这就远比历史故事 中的叙述精练生动了许多,作者又用散句高度概括苏武的功绩,衔接两组整句,这种整散结合 的变化造成一种顿挫的效果,读起来给人波澜壮阔的感觉,第二组整句中,长短交错,短句短 到一个词,于停顿间歇处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韵美。 [小结]追求文采可以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是否相间的灵活搭配,表现出一 种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的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被动句等,表达出 丰富的语气、情感。 (板书 3)长短交错 整散结合 是否相间 (三)修辞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