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倮计划 第四十次课 教学课题】:§2-3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与特点 【微学目的】:会准确查表,标注以及掌握优先公差带 【教学會点及处理方法】:准确查表,标注以及掌握优先公差带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兽卓点及处理方法】:标注 处理方法: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激学方】:讲授法 【敬具】: 【时间台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四十次课 【教学课题】:§2-3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与特点 【教学目的】:会准确查表,标注以及掌握优先公差带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准确查表,标注以及掌握优先公差带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标注 处理方法: 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四十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为实现互换性和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公差值必须标准化,标准公差 值是由国家标准统一规定的。 【新课内容】 §23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 标准公差系列 1、公差值 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有关。公差等级 指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由于零件和零件上不同部位的尺寸对精确程度 的要求往往不相同,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国家标准设置了20个公差 等级。 ITo1. ITO. IT1. IT2. IT3 ItIs 高←公差等级→低 小←公差数值→大 难←加工程度→易 IT6:标准公差6级或6级标准公差 ∵D↑△D↑∴D↑T↑ 故:标准公差与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有关。 2、公差值的计算 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系数(Ii) 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
第四十次课 【提示启发 引出新课】 为实现互换性和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公差值必须标准化,标准公差 值是由国家标准统一规定的。 【新课内容】 §2-3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 一、 标准公差系列 1、公差值 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有关。公差等级 ------ 是 指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由于零件和零件上不同部位的尺寸对精确程度 的要求往往不相同,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国家标准设置了 20 个公差 等级。 IT01 . IT0 . IT1. IT2 .IT3 . ………………… IT18 高 ← 公差等级 → 低 小 ← 公差数值 → 大 难 ← 加工程度 → 易 IT6: 标准公差 6 级或 6 级标准公差 ∵ D↑ △D↑ ∴ D↑ T↑ 故:标准公差与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有关。 2、公差值的计算 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系数 ( I i) i——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
(1)=D4Da)+001D(d) 用于常用尺寸段内,IT5-IT18 (2):I=0.004D+2.1 公差等级系数a反映加工难易 (1):在常用尺寸段内:(≤500mm)IT=ai用于 IT5-ITI8IT:a=7 沿用GB59 IT6-IT8,用R5系列(见表2-2 对于最高的三级:IT01-IT,则用IT=A+BD(测量误差)其中B 按q5增长。 考虑公差等级的一致性,都按一定规律来变化。IT2IT3,IT4按 几何级数分布。(详见P14表2-3) (2)在大尺寸段:IT=Ai考虑方式同上 3、尺寸分段 如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则每一个基本尺寸D(d)就有一个相 对应的公差值。 常用:13个大尺寸:8个(介于其中有2-3个)见表22对 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 制 基孔制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H表示,基准孔 以下偏差为基本偏差,且数值为零。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上侧。 a--h间隙es=Xmin jn过渡 pzc过盈
(1): i=0.45 +0.001D(d) 用于常用尺寸段内,IT5-IT18 (2): I=0.004D+2.1 公差等级系数 a——反映加工难易 (1):在常用尺寸段内:(≤500mm) IT=ai 用于 IT5-IT18 IT5 :a=7 沿用 GB59 IT6-IT18 ,用 R5 系列 (见表 2-2) 对于最高的三级: IT01-IT1,则用 IT=A+BD(测量误差) 其中 B 按 q5 增长。 考虑公差等级的一致性,都按一定规律来变化。 IT2.IT3,IT4 按 几何级数分布。(详见 P14 表 2-3) (2): 在大尺寸段:IT=Ai 考虑方式同上。 3、 尺寸分段 如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则每一个基本尺寸 D(d)就有一个相 对应的公差值。 常用: 13 个 大尺寸: 8 个 (介于其中有 2-3 个 )见表 2-2 对 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 制 基孔制 --------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 H 表示,基准孔 以下偏差为基本偏差,且数值为零。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上侧。 a------h 间隙 es=Xmin j------n 过渡 p------zc 过盈
基轴制 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用h表示,基准轴 的上偏差为基本偏差且等于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下侧 A-H间隙EI=Xmin J--N过渡 P-ZC过盈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是国家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 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两大系列:标准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位置) (1)代号:共28个。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顺序表示,在26 个字母中,除去I,o,1,q,W等5个防止混淆不用外,采用21个,在加 上用两个字母表示的7个,共28个代号。大写的为孔,小写的为轴 孔和轴个有28个基本偏差。 (2)它决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3)特点 ①轴:a-h:es绝对值渐小:jzc:ei绝对值渐大。 ②孔:A-H:EI绝对值渐小;J-ZC:ES绝对值渐大。 ③另一偏差取决于标准公差的大小。 基本偏差数值: (1)轴的基本偏差一一以基孔制为基础,由经验得出一系列公式。 ah:用于X配合,es=Xmin;j-n用于过渡配合;p--zc 常用于y配合,基数值是按Ymin来确定。 (2)孔的基本偏差。(基轴制为前提)
基轴制 ------ 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用 h 表示,基准轴 的上偏差为基本偏差且等于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下侧。 A---H 间隙 EI= Xmin J----N 过渡 P---ZC 过盈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是国家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 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两大系列:标准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 (位置) (1) 代号:共 28 个。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顺序表示,在 26 个字母中,除去 I,o,l,q,w 等 5 个防止混淆不用外,采用 21 个,在加 上用两个字母表示的 7 个,共 28 个代号。大写的为孔,小写的为轴。 孔和轴个有 28 个基本偏差。 (2) 它决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3) 特点: ① 轴 :a-h :es 绝对值渐小;j-zc :ei 绝对值渐大。 ② 孔 : A-H :EI 绝对值渐小;J-ZC :ES 绝对值渐大。 ③ 另一偏差取决于标准公差的大小。 基本偏差数值: (1) 轴的基本偏差——以基孔制为基础,由经验得出一系列公式。 a-h:用于 X 配合, es= Xmin ; j-n 用于过渡配合; p------zc 常用于 y 配合,基数值是按 Ymin 来确定。 (2) 孔的基本偏差。(基轴制为前提)
换同名字母,应得保证在两种基制中配合性质完全相同 1)A-H用于间隙配合: H: Xmin =El-es=-es (H: EI=0) X min =El-es=EI (h: es=0) 要保证配合性质相同就必须使Xmin=X'mir ∴EI=es从而:A-H为a-h基本偏差的相反数且与公差等级 无关。 2)JZC用于过渡或过盈:H:Ymin=EIes=0-(ei+Td)=(ei Td) h: Y min =El-es=ES-TD-0=Es- TD ∴ES=ei+(TD-Td)从而它不仅于轴的同名符号有关,还与 公差等级有关。故:新国标规定 ①通用规则:A-HEI=es(同或异级相配);J-ZCES=ei (同级相配) 例:确定φ25F7,φ40M9孔的基本偏差? 解:φ25F7∵EI=-eses=-20um EI=-(-es)=20 φ40M9∵ES=eiei=+9um 再查:P20F7M9 ②特殊规则:(用于过渡或过盈且为异级) 在较高精度等级时,采用工艺等价。即:孔比轴低一级相互 配合
换同名字母,应得保证在两种基制中配合性质完全相同。 1) A-H 用于间隙配合: H : Xmin =EI-es=-es (H: EI=0) h: X'min =EI-es=EI (h: es=0) 要保证配合性质相同就必须使 Xmin =X'min ∴ EI=-es 从而: A-H 为 a-h 基本偏差的相反数且与公差等级 无关。 2)J-ZC 用于过渡或过盈:H :Ymin =EI-es=0-(ei +Td )=-(ei + Td) h: Y'min =EI-es=Es-TD-0=Es- TD ∴ ES=-ei+( TD - Td) 从而它不仅于轴的同名符号有关,还与 公差等级有关。故:新国标规定: ① 通用规则: A-H EI=-es ( 同或异级相配 ) ; J-ZC ES=-ei ( 同级相配 ) 例:确定 φ 25F7, φ 40M9 孔的基本偏差? 解:φ 25F7 ∵ EI=-es es=-20 μ m ∴ EI=-(-es)= 20 μ m φ 40M9 ∵ ES=-ei ei=+9 μ m ∴ ES=-9 μ m 再查: P20 F7 M9 ② 特殊规则:(用于过渡或过盈且为异级) 在较高精度等级时,采用工艺等价。即:孔比轴低一级相互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