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走四方 【训练要求】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共有三项内容。其重点是第一项“家乡风景独 好”。这一活动的用意在于引导大家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注意发掘 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单元作文要求“写一篇游记”的要 求主要是据此而来。 课本上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 们游览的兴趣 据此,这里对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要求 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 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 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 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 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 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 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 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 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 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 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导写提示】
背起行囊走四方 【训练要求】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共有三项内容。其重点是第一项“家乡风景独 好”。这一活动的用意在于引导大家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注意发掘 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单元作文要求“写一篇游记”的要 求主要是据此而来。 课本上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 们游览的兴趣。” 据此,这里对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要求: 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 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 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 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 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 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 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 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 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 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 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导写提示】
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 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 的风雅韵事。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单元所选 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 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 愤抑郁的心情。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 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 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着重渲 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作者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小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 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 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当时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 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 以宽和仁爱之心,“乐民之乐”。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 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 字中,如诗如画。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 轻视世俗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 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 情理。作者纵情山水,陶醉于郊野春朝的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官 场的厌倦,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通过学习这几篇散文,不仅能我们培养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热爱大自 然的高尚感情,而且文中表现出的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胸怀情操 怀才不遇的遭际和苦闷,向往精神自由的个性等,也能给我们浓郁的人文熏陶。 从写作上讲,这几篇散文也很有特点,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小石潭记》 采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而《岳阳楼记》则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 怅悲沉的抒情。《醉翁亭记》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全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 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而《满井游记》以白描的笔法,不堆砌词藻,没有夸 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大家在自己的写作中 都可以借鉴
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 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 的风雅韵事。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单元所选 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 点。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 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 愤抑郁的心情。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 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 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着重渲 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作者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小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 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 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当时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 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 以宽和仁爱之心,“乐民之乐”。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 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 字中,如诗如画。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 轻视世俗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 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 情理。作者纵情山水,陶醉于郊野春朝的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官 场的厌倦,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通过学习这几篇散文,不仅能我们培养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热爱大自 然的高尚感情,而且文中表现出的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胸怀情操, 怀才不遇的遭际和苦闷,向往精神自由的个性等,也能给我们浓郁的人文熏陶。 从写作上讲,这几篇散文也很有特点,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小石潭记》 采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而《岳阳楼记》则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 怅悲沉的抒情。《醉翁亭记》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全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 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而《满井游记》以白描的笔法,不堆砌词藻,没有夸 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大家在自己的写作中 都可以借鉴
【例文引路】 读例文,思考问题 1.你能理出下面这篇游记的游踪吗? 2.你觉得这篇游记可供自己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保国寺记游 今天是2004年大年初九,天气难得的好,使人真正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就近出行,前往家乡附近的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宁波北部灵山山腰之上,始建于东汉,现存大殿距今已整整 年。这在南国算是现存最为古远的一处佛家胜地了。据记载,保国寺原名“灵山 寺”,原本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对功勋卓著、隐居灵山后又广施义德的骠骑将军。 后改作此名,更能体现这一纪念意义了。所在的灵山,葳蕤秀美,现在已经是周 围市民休闲游玩的绝好去处了 去往保国寺的车程其实只有20分钟左右,但因为我们出发得较晚,所以下 车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加之春节假期己经结束,因而游人不多,我们正好细细 领略山寺的幽静和神秘了。 进了山门,一路拾级而上,人仿佛陷入了绿阴之中。这对我们曾经久居北国 的人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新奇。北方的春节,山已是萧条得很了,草啊树啊全都 是枯黄一片,少了生气。但此刻身处此地,使人恍如已是春意浓郁了。加上路上 不时可以看见开得黄灿灿的几株迎春花、含苞欲放的腊梅,真是有了几分“红杏 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保国寺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所有景点都缺少气势,但却秀气得可爱。比如 山下的“灵龙泉”吧,其实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设计者在泉边加上一只“龙 头”,让泉水从龙嘴之中“吐”出,就颇有一番趣味了。再如山腰的“毛竹园” 其实只是在满山杂木间点缀了一片南国常见的毛竹而已,但与周围的树木那么相 互映衬一下,就可见它的独特风味了。一路上移步换景,每处似乎都有让人忍不 住拿出相机取景留念的所在,虽小巧但又不失雅趣,实在是不可多得 但保国寺毕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文化旨趣、人文内涵 当然是我们浏览的重点。像保国寺大殿后的“一碧涵空”池,真的是尽收周围山 色风光:水波荡漾处,似乎照得见古代香客的身影了。还有寺里的钟鼓,现在已 经成为了游人花钱娱乐的工具,但声声钟鼓悠扬,又怎么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例文引路】 读例文,思考问题。 1.你能理出下面这篇游记的游踪吗? 2.你觉得这篇游记可供自己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保国寺记游 今天是 2004 年大年初九,天气难得的好,使人真正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就近出行,前往家乡附近的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宁波北部灵山山腰之上,始建于东汉,现存大殿距今已整整 991 年。这在南国算是现存最为古远的一处佛家胜地了。据记载,保国寺原名“灵山 寺”,原本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对功勋卓著、隐居灵山后又广施义德的骠骑将军。 后改作此名,更能体现这一纪念意义了。所在的灵山,葳蕤秀美,现在已经是周 围市民休闲游玩的绝好去处了。 去往保国寺的车程其实只有 20 分钟左右,但因为我们出发得较晚,所以下 车时已是下午 1 点多了。加之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因而游人不多,我们正好细细 领略山寺的幽静和神秘了。 进了山门,一路拾级而上,人仿佛陷入了绿阴之中。这对我们曾经久居北国 的人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新奇。北方的春节,山已是萧条得很了,草啊树啊全都 是枯黄一片,少了生气。但此刻身处此地,使人恍如已是春意浓郁了。加上路上 不时可以看见开得黄灿灿的几株迎春花、含苞欲放的腊梅,真是有了几分“红杏 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保国寺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所有景点都缺少气势,但却秀气得可爱。比如 山下的“灵龙泉”吧,其实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设计者在泉边加上一只“龙 头”,让泉水从龙嘴之中“吐”出,就颇有一番趣味了。再如山腰的“毛竹园”, 其实只是在满山杂木间点缀了一片南国常见的毛竹而已,但与周围的树木那么相 互映衬一下,就可见它的独特风味了。一路上移步换景,每处似乎都有让人忍不 住拿出相机取景留念的所在,虽小巧但又不失雅趣,实在是不可多得。 但保国寺毕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文化旨趣、人文内涵 当然是我们浏览的重点。像保国寺大殿后的“一碧涵空”池,真的是尽收周围山 色风光;水波荡漾处,似乎照得见古代香客的身影了。还有寺里的钟鼓,现在已 经成为了游人花钱娱乐的工具,但声声钟鼓悠扬,又怎么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呢?再有就是“中华历史遗迹展”,荟萃了长城、兵马俑、黄山、庐山等中华悠 久历史上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虽说人工雕琢的痕迹太浓,但却着实给游 人们了解中华灿烂文化的一处小小园地呢。 离开保国寺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尽管我们在保国寺逗留的时间不长,但 收获和感受却是不少啊! 悟写法: 本文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述了小作者游览保国寺的经过,着重 表达了游览过程的感受。其中第四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保国寺所在的南国春 天的特色。全文语言流畅,描写游览感受细致,给人以“心”临其境的享受。这 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写作特点。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绍游览的时间和游览地的概况。 第二部分(第4~6段):写游览经过和感受。 第一层:写山门所见及所感。(第4段) 第二层:写保国寺内的自然风光,突出“秀气”的特点。(第5段) 第三层:写保国寺的文物价值和游赏价值。(第6段) 第三部分(第7段):总括全文,自然收尾。 读例文,思考问题 神农架游记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我暑假去神农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 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
呢?再有就是“中华历史遗迹展”,荟萃了长城、兵马俑、黄山、庐山等中华悠 久历史上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虽说人工雕琢的痕迹太浓,但却着实给游 人们了解中华灿烂文化的一处小小园地呢。 离开保国寺时,已是下午 4 点多了。尽管我们在保国寺逗留的时间不长,但 收获和感受却是不少啊! 悟写法: 本文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述了小作者游览保国寺的经过,着重 表达了游览过程的感受。其中第四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保国寺所在的南国春 天的特色。全文语言流畅,描写游览感受细致,给人以“心”临其境的享受。这 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写作特点。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 1~3 段):介绍游览的时间和游览地的概况。 第二部分(第 4~6 段):写游览经过和感受。 第一层:写山门所见及所感。(第 4 段) 第二层:写保国寺内的自然风光,突出“秀气”的特点。(第 5 段) 第三层:写保国寺的文物价值和游赏价值。(第 6 段) 第三部分(第 7 段):总括全文,自然收尾。 读例文,思考问题。 神农架游记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我暑假去神农架一趟。8 月中旬的一天,我 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 口一一鸭子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 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一一神农顶。从 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 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 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 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 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 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 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在这里,我看到 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 稀植物。有长了一千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做直升飞机螺旋 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 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 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 我的见闻。 悟写法: 本文与《保国寺记游》一样采用了时间顺序记述游览经过。全文叙述清晰, 写景生动,抒写感受也较为真切。不足之处是,作者的语言还欠凝练,个别句子 还欠通顺,如“我们一家三口高髙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我深深地吸了 口气,好新鲜呀!”等。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1~2段):写游览的时间、起因和路上所见。 第二部分(第3~6段):写游览见闻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 口——鸭子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 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从 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 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 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 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 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 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 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在这里,我看到 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 稀植物。有长了一千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做直升飞机螺旋 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 一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 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 我的见闻。 悟写法: 本文与《保国寺记游》一样采用了时间顺序记述游览经过。全文叙述清晰, 写景生动,抒写感受也较为真切。不足之处是,作者的语言还欠凝练,个别句子 还欠通顺,如“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我深深地吸了一 口气,好新鲜呀!”等。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 1~2 段):写游览的时间、起因和路上所见。 第二部分(第 3~6 段):写游览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