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分析情况调查边界范围基本要素过去情况当前情况经营观念面向完成企业计划面向满足社会需求经营决策事后对策事先分析,确立经营决策目标经营经营方针以成本为中心以产品的质量、品种为中心,用于创新经营方法执行计划重视市场预测经营组织封闭性开放性生产观念重视生产重视生产和服务系统生产生产方式重视增加批量重视产品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批量应有较大的灵活性质量观念事后检查事前预防就地销售市场开拓销售方法销售简单销售组织建立经销组织机构3.3.2系统分析的要点在系统分析时要运用逻辑推理。特别是探索系统分析的目标时,分析人员要追问一系列的“为什么”,直到问题有了清楚的答案,知道应当采取什么对策。表3-2a列出了系统分析的要点。表3-2a系统分析的要点1项目为什么应该如何采取什么对策目的为什么提出这个间题?应提什么?删去工作中不必要的部分应找谁?对象为什么从此入手?时间应何时做?为什么在这时做?地点为什么在这里做?应在何处做?合并重复的工作内容人为什么由此人做?应由谁做?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去傲?使工作尽量简化表3-2(b)以分步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为什么”,更能明确地表达系统分析的要点。表 3-2(b)系统分析的要点2第一次提问第二次提问第三次提问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确定这个?目的是否己经明确?地点在何处做?为什么在这里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时间在何时做?为什么在这时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人员由谁做?为什么由此人做?有无更合适的人选?方法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无更合适的方法?上述内容可归纳为系统分析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5W1H”,即What、Why、When、6
6 表 31 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分析 边 界 范 围 基 本 要 素 情 况 调 查 过 去 情 况 当 前 情 况 经营 经营观念 面向完成企业计划 面向满足社会需求 经营决策 事后对策 事先分析,确立经营决策目标 经营方针 以成本为中心 以产品的质量、品种为中心,用于创新 经营方法 执行计划 重视市场预测 经营组织 封闭性 开放性 生产 生产观念 重视生产 重视生产和服务系统 生产方式 重视增加批量 重视产品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批量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质量观念 事后检查 事前预防 销售 销售方法 就地销售 市场开拓 销售组织 简单 建立经销组织机构 3.3.2 系统分析的要点 在系统分析时要运用逻辑推理。特别是探索系统分析的目标时,分析人员要追问一系列 的“为什么” ,直到问题有了清楚的答案,知道应当采取什么对策。表 32a 列出了系统分析 的要点。 表 32a 系统分析的要点 1 项 目 为 什 么 应 该 如 何 采取什么对策 目的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应提什么? 删去工作中不必要的部分 对象 为什么从此入手? 应找谁? 时间 为什么在这时做? 应何时做? 地点 为什么在这里做? 应在何处做? 合并重复的工作内容 人 为什么由此人做? 应由谁做? 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去做? 使工作尽量简化 表 32(b)以分步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为什么” ,更能明确地表达系统分析的要点。 表 32(b) 系统分析的要点 2 第一次提问 第二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目的 是什么? 为什么要确定这个? 目的是否已经明确? 地点 在何处做? 为什么在这里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 时间 在何时做? 为什么在这时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 人员 由谁做? 为什么由此人做? 有无更合适的人选? 方法 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无更合适的方法? 上述内容可归纳为系统分析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5W1H” ,即 What、Why、When
Where、Who和How。例如,当我们接受厂某个系统的开发任务时,必须首先设定问题,然后才能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果此时拟出下列疑问句进行解答,就很容易抓住问题的要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于什么?(What)(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为什么这样干?(Why)(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何时千?(When)(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于?(Where)(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谁来干?(Who)(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如何干?(HoW)实践证明,对那些技术比较复杂、投资费用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相互矛盾的系统,系统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做好了系统分析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系统设计方案,避免技术上的大量返工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3.3.3系统分析的步骤根据实践经验,系统分析的步骤可概括为如图3-7所示的逻辑结构图。预测未来1环境提供A-分析目标可行寻找结果建模和评比原始阐明约束方案集备选预计备选情况问题方案后果方案准则+本4--调整约束~重新闸明问题图3-7系统分析过程的逻辑结构首先需要根据原始情况界定问题,同时确定系统的目标、约束条件,以及相应的准则,寻找我备选方案。在可行方案集和未来环境预测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并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返回前面的步骤,对建模、备选方案确定、基全问题的界定等环节作出相应改变,或调整约束,或重新界定问题。在一项系统工程的分析过程中,每个行动环节一次顺利完成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般需要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反复进行。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界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例3-2】加州一家银行的业绩下滑问题。3.4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7
7 Where、Who 和 How。例如,当我们接受了某个系统的开发任务时,必须首先设定问题,然 后才能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果此时拟出下列疑问句进行解答,就 很容易抓住问题的要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如何干?(How) 实践证明,对那些技术比较复杂、投资费用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 相互矛盾的系统,系统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做好了系统分析工作,才能获得良好 的系统设计方案,避免技术上的大量返工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3.3.3 系统分析的步骤 根据实践经验,系统分析的步骤可概括为如图37 所示的逻辑结构图。 图 37 系统分析过程的逻辑结构 首先需要根据原始情况界定问题,同时确定系统的目标、约束条件,以及相应的准则, 寻找备选方案。在可行方案集和未来环境预测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并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的结果,返回前面的步骤,对建模、备选方案确定、甚至问题的界定等环节作出相 应改变,或调整约束,或重新界定问题。在一项系统工程的分析过程中,每个行动环节一次 顺利完成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般需要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反复进行。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界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 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例 3-2】加州一家银行的业绩下滑问题。 3.4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