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6学时)3.1系统分析概述3.2系统分析的要素3.3系统分析的原则3.4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和方法3.5系统分析的思路和要点3.6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3.7物流子系统分析3.8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3.9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3.10案例分析:TNT物流公司的CAPS/Baan软件应用教学目标掌握物流系统分析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技术方法。深化和拓宽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技术方法这两个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并制作ppt,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展示并演讲。教学手段以PowerPoint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意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第三章 物流系统分析(6 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物流系统分析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技术方法。 深化和拓宽 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技术方法这 两个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并制作 ppt,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 在课堂上展示并演讲。 教学手段 以 PowerPoint 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意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3.1 系统分析概述 3.2 系统分析的要素 3.3 系统分析的原则 3.4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和方法 3.5 系统分析的思路和要点 3.6 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 3.7 物流子系统分析 3.8 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 3.9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 3.10 案例分析:TNT 物流公司的 CAPS/Baan 软件应用
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重点:系统分析的概念。3.1.1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分析是系统综合、优化、决策及系统设计的基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可能采取的方案,并通过分析对比,选出最优方案,以达到预期目标,这样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的过程。系统分析的对象:一项简单的作业活动或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系统分析的目的:通过对系统的分析,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功能、可靠性及与环境的关系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最优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系统分析的定义:采用系统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或策略,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全面评价和协调,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题认识的清晰程度,以辅助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辅助技术。可见,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一样,是辅助领导者实现科学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系统分析的作用:向决策者提供达到目的的各种途径。它是确立方案、建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环。3.1.2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是兰德公司首创的。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可以看作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并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二节系统分析的要素重点:系统分析的六要素
第一节 系统分析概述 重点:系统分析的概念。 3.1.1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系统综合、优化、决策及系统设计的基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可能采取的方案,并通过分析对比,选出最优方案, 以达到预期目标,这样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的过程。 系统分析的对象:一项简单的作业活动或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系统分析的目的:通过对系统的分析,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功 能、可靠性及与环境的关系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 资料和信息,为最优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系统分析的定义:采用系统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或策略, 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全面评价和协调,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 题认识的清晰程度,以辅助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辅助技术。可见,系 统分析与系统工程一样,是辅助领导者实现科学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 系统分析的作用:向决策者提供达到目的的各种途径。它是确立方案、建立 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环。 3.1.2 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是兰德公司首创的。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可以看作一项系统 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 管理分析,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并满足 客户的需求。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要素 重点:系统分析的六要素
3.2.1系统目标系统分析人员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领导者的意图,明确存在的问题,确定系统的目标。目标的定义:目标是系统希望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来确定的,问题分析的关键是界定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见图3-3。主要了解:问题的形成、目标的分析、目标是否明确。目标的分析中包括目标树的分析、目标一手段的分析、3.2.2备选方案定义:备选方案是系统分析中初步拟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是系统分析的基础。步骤:第一步先提出轮廓设想,第二步再进行精确的设计计算。案例分析:圆珠笔。精心设计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确定方案的细节,二是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3.2.3费用和效益费用:将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即各备选方案实现系统目的所需投入或消耗的全部资源折算成货币形式。分为用货币表示的费用和非货币支出的费用。效益:系统所取得的效益或有效性,统一折算成货币尺度。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包括使用者所付的报酬,或由于提供某种服务而得到的收入。间接效益:指直接效益以外的那些能增加社会生产潜力的效益。不同的方案必须采用同样的方法估算费用/效益,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比较
3.2.1 系统目标 系统分析人员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领导者的意图,明确存在的问 题,确定系统的目标。 目标的定义:目标是系统希望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是根据所要研究的 问题来确定的,问题分析的关键是界定问题。 确定目标的过程见图 3-3。主要了解:问题的形成、目标的分析、目标是否 明确。目标的分析中包括目标树的分析、目标—手段的分析、 3.2.2 备选方案 定义:备选方案是系统分析中初步拟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是系统分析的基 础。 步骤:第一步先提出轮廓设想,第二步再进行精确的设计计算。 案例分析:圆珠笔。 精心设计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确定方案的细节,二是估计方案的实施结 果。 3.2.3 费用和效益 费用:将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即各备选方案实现系统目的所需投入或消耗 的全部资源折算成货币形式。分为用货币表示的费用和非货币支出的费用。 效益:系统所取得的效益或有效性,统一折算成货币尺度。分为直接效益和 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包括使用者所付的报酬,或由于提供某种服务而得到的收入。 间接效益:指直接效益以外的那些能增加社会生产潜力的效益。 不同的方案必须采用同样的方法估算费用/效益,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比 较
3.2.4系统的模型模型的概念:用于描述对象和过程某一(些)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描述。模型的作用:模型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并可在决策之前预测它的结果。所以说,模型是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使用模型的意义:摆脱现实的复杂现象,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系统模型:反映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它又高于实际系统而具有同类问题的共性。适用的系统模型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3.2.5系统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是衡量备选方案优劣的指标,是系统目的的具体化,是确定各备选方案优劣排序的根据。要求:通常是一组指标,必须恰当、便于度量。3.2.6结论概念:系统分析得到的结果,具体形式有报告、建议或意见等。要求:一定不要用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推导,而要让领导者容易理解和使用。作用:只是阐明问题与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是最终的决策方案。以上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见书中图3-5。第三节系统分析的原则重点:系统分析的四原则
3.2.4 系统的模型 模型的概念:用于描述对象和过程某一(些)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客观世 界的抽象描述。 模型的作用:模型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并可在决策之前 预测它的结果。所以说,模型是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使用模型的意义:摆脱现实的复杂现象,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 系统模型:反映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它又高于实际系统而具有同类问题 的共性。 适用的系统模型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 (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3.2.5 系统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标准:是衡量备选方案优劣的指标,是系统目的的具体化,是确定各 备选方案优劣排序的根据。 要求:通常是一组指标,必须恰当、便于度量。 3.2.6 结论 概念:系统分析得到的结果,具体形式有报告、建议或意见等。 要求:一定不要用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推导,而要让领导者容易理解和使用。 作用:只是阐明问题与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是最终的决策方案。 以上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见书中图 3-5。 第三节 系统分析的原则 重点:系统分析的四原则
3.3.1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结合企业的物流系统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也受到社会经济动向及市场状况等环境的影响。企业这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它又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对系统进行分析时,注重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的结合,将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优化。3.3.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系统的最优化既包含空间上的整体最优,也包括时间上的全程最优。在进行方案的优选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最为理想的状况是所采取的方案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只有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流系统才是好的物流系统。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应该坚持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3.3.3局部利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在物流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子系统的效益与总系统的整体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必须全面考虑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坚持“系统总体效益最优,局部效益服从总体效益”的原则。3.3.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物流系统分析不仅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也需要进行定性的分析。物流系统分析的过程应当遵循“定性一一定量一一定性”的顺序进行往复循环。除了以上4条基本的原则之外,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结构性和相关性原则等,也都是在物流系统分析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第四节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重点:四种常用的理论及方法
3.3.1 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企业的物流系统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也受到社会经济动向及市场状 况等环境的影响。 企业这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它又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对系统进行 分析时,注重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的结合,将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结合起来综 合考虑,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优化。 3.3.2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系统的最优化既包含空间上的整体最优,也包括时间上的全程最优。 在进行方案的优选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 最为理想的状况是所采取的方案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只有兼顾当前利益和 长远利益的物流系统才是好的物流系统。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应该坚持当前利益 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 3.3.3 局部利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 在物流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子系统的效益与总系统的整体效益并不 总是一致的。必须全面考虑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坚持“系统总 体效益最优,局部效益服从总体效益”的原则。 3.3.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物流系统分析不仅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也需要进行定性的分析。物流系统 分析的过程应当遵循“定性——定量——定性”的顺序进行往复循环。 除了以上 4 条基本的原则之外,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结构性 和相关性原则等,也都是在物流系统分析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 重点:四种常用的理论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