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2.1概述 “土”是自然界中性质最为复杂多变的物质。土的物质成分起源于 岩石的风化(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地壳表层的坚硬岩石在长期的风 化、剥蚀等外力作用下,破碎成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这些颗粒在各种 形式的外力作用下,被搬运到适当环境里沉积下来,就形成了土。 “土”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就土木工程领域而 言,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 区分仅在于颗粒间胶结的强弱。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1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1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 是自然界中性质最为复杂多变的物质。土的物质成分起源于 岩石的风化(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地壳表层的坚硬岩石在长期的风 化、剥蚀等外力作用下,破碎成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这些颗粒在各种 形式的外力作用下,被搬运到适当环境里沉积下来,就形成了土。 “土”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就土木工程领域而 言,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 区分仅在于颗粒间胶结的强弱。 2.1 概述
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物理风化: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物理力使岩 体崩解、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物理风化仅使岩石产 生量的变化。 化学风化指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及其它溶液相接触,经氧 化、碳化和水化作用分解为极细颗粒的过程,生物活动也 可助长风化的进程。化学风化使岩石产生质的变化。 生物风化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2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2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物理风化: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物理力使岩 体崩解、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物理风化仅使岩石产 生量的变化。 化学风化:指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及其它溶液相接触,经氧 化、碳化和水化作用分解为极细颗粒的过程,生物活动也 可助长风化的进程。化学风化使岩石产生质的变化。 生物风化
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颗粒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原生矿物所 组成,一般较粗,其成分与母岩相同, 吸附水能力弱,性质比较稳定,无塑 物理风化仅使岩 性。 石产生量的变化 原生矿物 粗 物理风化 岩石 化学风化 次生矿物 化学风化使岩 细 石产生质的变化 次生矿物是经化学风化生成的新矿物, 其成分与母岩完全不同。颗粒极细,性 粘土颗粒性质 质活泼,有较强的吸附水能力,具塑性。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3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3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岩石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土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颗粒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原生矿物所 组成,一般较粗,其成分与母岩相同, 吸附水能力弱,性质比较稳定,无塑 性。 次生矿物是经化学风化生成的新矿物, 其成分与母岩完全不同。颗粒极细,性 粘土颗粒性质 质活泼,有较强的吸附水能力,具塑性
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 相分散系。 固相:包括多种矿物成分组成的土的骨 架,骨架间的空隙为液相和气相 填满,这些空隙若相互连通,则 形成多孔介质。 液相:主要是水(溶解有少量的可溶盐类)。 气相:主要是空气、水蒸气,有时还有沼气等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4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4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 相分散系。 固相:包括多种矿物成分组成的土的骨 架,骨架间的空隙为液相和气相 填满,这些空隙若相互连通,则 形成多孔介质。 液相:主要是水(溶解有少量的可溶盐类)。 气相:主要是空气、水蒸气,有时还有沼气等
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2.2土的粒度成分 基本概念: 粒度:土固体颗粒的大小 粒径:与颗粒对应的当量小球体的直径 粒组:土颗粒按粒径大小、性质形似而划分的组别 粒度成分: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5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土质学与土力学 40—5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基本概念: 粒度:土固体颗粒的大小 粒径:与颗粒对应的当量小球体的直径 粒组:土颗粒按粒径大小、性质形似而划分的组别 粒度成分: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2.2 土的粒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