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圩高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ⅶ)号提(d)防 氛(fen)围 歃(sha)血为盟 B.熟稔(ren)重创( chuang)中(zhng)肯锱(zi)铢必较 C.整饬(ch)优渥(wo) 尺牍(du) 无色无臭(xi) D.晕(yun)车执拗(niu) 觊(j)觎 孑(j)然一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 B.菱靡帐篷更叠克敌致胜 C.国碎输赢蛰伏旁证博引 D.惭怍诟病九洲 沤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B.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了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活, 却仍没跳大而化之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 C.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呵斥 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D.虽说相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 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 个房地产商—一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 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 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 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
锣圩高中 2013 届高三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谥.(yì)号 提.(dī)防 氛.(fèn)围 歃.(shà)血为盟 B.熟稔.(rěn) 重创.(chuà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 D.晕.(yūn)车 执拗.(niù) 觊.(jì)觎 孑.(jié)然一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家具 赝品 气概 水乳交融 B.萎靡 帐篷 更叠 克敌致胜 C.国碎 输赢 蛰伏 旁证博引 D.惭怍 诟病 九洲 沤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 ....,骗取黑钱。 B.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了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活, 却仍没跳大而化之 ....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 C.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 ....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呵斥 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D.虽说相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 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 ....。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 点。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 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 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
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 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动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识别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 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 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 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 改) 5.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 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 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己深受人们的 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 艺”的殿堂 6.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 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 对比中确立起来
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 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动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识别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 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 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 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 改) 5.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 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 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 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 艺”的殿堂。 6.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 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 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 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 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 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 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 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 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厦外省吏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 遗。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査,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 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井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 经,劝民修堤柬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 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 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 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 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 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洨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 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晩年特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竞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军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 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 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 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 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 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 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 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 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 疏劾河工冒滥,厦外省吏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 遗。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 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井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 经,劝民修堤柬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 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 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 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 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 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 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特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竞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军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 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 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最终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 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 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译文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译文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④轸: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 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 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 分) 译文: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 分) 译文: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 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13.古诗文填空。(5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3)牵衣顿足拦道哭 。(杜甫《兵车行》) (4) 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5)吴楚东南坼, 。(杜甫《岳阳楼》)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往事(二)之八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颊、腮,也指下巴。,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 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 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 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中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 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 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骀(d荡:使人舒畅。)的海风,和岛 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 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 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狎(×i)习:亲近、领略。〕了海上的 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 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
答: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 分) 答: 13.古诗文填空。(5 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 , 。(李白《蜀道难》) (2) ,与尔同销万古 愁。(李白《将 进 酒》) (3)牵衣顿足拦道哭 , 。(杜甫《兵车行》) (4) ,危樯独夜舟。( 杜 甫《 旅 夜书 怀》) (5)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 楼》)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 往事(二)之八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颊、腮,也指下巴。,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 “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 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 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 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中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 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 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骀(dái)荡:使人舒畅。〕的海风,和岛 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的 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 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狎(xiá)习:亲近、领略。〕了海上的 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 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