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简介李贽15271602),号卓哥 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 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 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 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 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 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 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著 有《焚书》《藏书》等。 少年求学穷困濠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李贽(1527-1602),号卓吾, 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 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 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 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 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 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 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著 有《焚书》《藏书》等。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2李势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藏书》 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 若狗彘” 《焚书》 材料四:李势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 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 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 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藏书》 材料三: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 若狗彘” ——《焚书》 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 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 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 非失身” , “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2李贽的思想主张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3评价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学思之窗】 思考:李贽给耿定向的这 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 社会现象?
【学思之窗】 思考:李贽给耿定向的这 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 社会现象?
蒲堂演练 1.(2008宁夏卷)《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 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 指 A.李贽 B.黄宗羲 G.顾炎武 D,王夫之
1.(2008宁夏卷)《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 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 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