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2014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一模)试卷 语文 201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 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hou)▲密②( XIang)▲和③急不(xia)▲择④惟妙惟(xiao)▲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在这 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 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②采菊东篱下, 《饮酒》)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③春冬之时,则▲ (郦道元《三峡》) 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5分) 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 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 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 是放火之辈?” 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 (3分) ②“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
苏州高新区 2014 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一模)试卷 语 文 201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2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 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chóu) ▲ 密 ②(xiáng) ▲ 和 ③急不(xiá) ▲ 择 ④惟妙惟(xiào)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在这 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 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 ▲ 》) ②采菊东篱下, ▲ 。 ▲ 《饮酒》) ③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浣溪沙》)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⑦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③春冬之时,则 ▲ , ▲ 。(郦道元《三峡》) 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5 分) 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 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 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 是放火之辈?” 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 (3 分) ▲ ②“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 分)
5.用,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凤凰网3月24日电今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他在发布会上确认,失 联的马航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马航当天最新声明说,机上无人幸存。此外,失联客机家属将包机 前往澳大利亚。 纳吉布在发布会上说,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这架航班是往南线飞行,其最后位置在南印度洋, 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距离”。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的选段,完成6-9题。(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节选)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7.《醉翁亭记》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欧阳修能“醉能同其乐”?《捕蛇者说》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 柳宗元“余闻而愈悲”?(2分) 8.《捕蛇者说》中“呜呼”一词中包含的感情丰富,结合全文揣摩作者面对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心 理?(2分) 9.欧阳修“乐”,柳宗元“悲”,表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乐”、“悲”情感产生的原因却是相 同或相通的。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 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 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一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 5.用一句话概括 ......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凤凰网 3 月 24 日电今晚 10 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他在发布会上确认,失 联的马航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马航当天最新声明说,机上无人幸存。此外,失联客机家属将包机 前往澳大利亚。 纳吉布在发布会上说,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这架航班是往南线飞行,其最后位置在南印度洋, 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距离”。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 分) 阅读下面《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的选段,完成 6-9 题。(8 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节选)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 分)( ▲ ) 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7.《醉翁亭记》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欧阳修能“醉能同其乐”?《捕蛇者说》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 柳宗元“余闻而愈悲”?(2 分) ▲ 8.《捕蛇者说》中“呜呼”一词中包含的感情丰富,结合全文揣摩作者面对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心 理?(2 分) ▲ 9.欧阳修“乐”,柳宗元“悲”,表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乐”、“悲”情感产生的原因却是相 同或相通的。为什么?(2 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10 题。(4 分)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 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 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
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7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 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 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 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一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 意见却变化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 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 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 中途毀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 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 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 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文中多次写“围着看”“闲看”的中国人,有何用意?(3分)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3.请结合结尾画线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6题。(8分) 莫让谣言成为网络“好声音” 宋立卿 ①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再也不是人口 相传,十日百里,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一泻千里”。网络谣言不再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 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 ②从日本地震后的谣“盐”热,到金庸先生一年去世两次的尴尬,再到“15死300伤”“坦克 车进城”等谣传,网络谣言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正常发展的“毒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 度警惕,也必须以猛药祛之 ③以笔者之见,根除谣言的“土壤”,可以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④从技术因素角度来说,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
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1-13 题。(7 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 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 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 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 意见却变化了。 ……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 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 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 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 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 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 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文中多次写“围着看”“闲看”的中国人,有何用意?(3 分) ▲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 13.请结合结尾画线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 14-16 题。(8 分) 莫让谣言成为网络“好声音” 宋立卿 ①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再也不是人口 相传,十日百里,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一泻千里”。网络谣言不再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 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 ②从日本地震后的谣“盐”热,到金庸先生一年去世两次的尴尬,再到“15 死 300 伤”“坦克 车进城”等谣传,网络谣言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正常发展的“毒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 度警惕,也必须以猛药祛之。 ③以笔者之见,根除谣言的“土壤”,可以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④从技术因素角度来说,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
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 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査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 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就社会因素而言, 需要各个方面都提高自身素质,并且相互合作。作为网络使用和管理者,要做到,没根据的要屏蔽, 有根据的要证实,不能证实的不乱传播。作为普通公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事实,不传播 流言蜚语:对谣言的传播者要劝导,不能劝导的要举报。作为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 及时辟谣。 ⑤谣言虽然危害巨大,猛子虎也,但并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只要我们从技术层面加以创新 加以管理;从社会层面提高个人和政府的责任意识,谣言也只会是网络发展中的一支昙花,最终也 化为互联网的春泥,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选自2014年4月3日人民网) 1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15.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网络谣言有些什么危害?(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7-21题。(17分) 窗如画 翁文秀 ①有屋必有窗,窗,是房屋的眼睛。忆起老屋,堂屋顶靠烟囱处有个四方形的天窗,天窗每天 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夜晚,一屋黑暗,天窗外,有云絮一二片,星星三两颗,还有月光的温柔。 ②小小的天窗早成记忆。而今,坐在宽大的窗台前,极目而望,山色裢茏,有云环绕其上,如 轻纱遮了半面,极美。读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李白的“檐飞宛溪水,窗 落敬亭云”,景又是不同,诗人笔下的一框诗画,正从天外飞来 ③李渔《闲情偶记》里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譬如我 坐窗内,人行窗外,无论见少年女子是一幅美人图,即见老妪白叟拄杖而来,亦是名人画幅中必不 可无之物:见婴儿群戏是一幅百子图;即见牛羊并牧、鸡犬交哗,亦是词客文情内未尝偶缺之资 ④确实如此,若用心感受,处处可见佳景。火车车窗、飞机舷窗外的风景如一幅连续不断的长 卷。(a)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鸟儿高飞;远处山野, 树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⑤有的窗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园林中的窗,清悠雅致。苏州拙政园有扇面形的亭叫“与谁同坐 轩”,亭背面墙上有扇形窗,有框,框内无窗扇无棂条,称为空窗,引人入胜。漏窗更为优美, 形有方有圆,有八角、六角、扇面、叶片等,漏空花格用瓦片搭成金钱、鱼鳞、海棠等式样,用砖 制作成竹节、绦环、万字、冰裂纹,光影斑驳中,花香鸟语,意态万千。 ⑥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平滑的青石板,高而窄的小巷,迈入高高的门坎,便有一股厚重 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窗子很古老了,繁复精细的木雕工艺,雕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看这边的竹林七贤,草船借箭,那边的八仙过海,断桥相会。用去匠人多少时日,多少心思,又在 多少年月里漂泊流转。久了,风一片片打出裂纹,雨一寸寸磨掉颜色,依然姿态不改。面对老去的
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 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 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就社会因素而言, 需要各个方面都提高自身素质,并且相互合作。作为网络使用和管理者,要做到,没根据的要屏蔽, 有根据的要证实,不能证实的不乱传播。作为普通公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事实,不传播 流言蜚语;对谣言的传播者要劝导,不能劝导的要举报。作为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 及时辟谣。 ⑤谣言虽然危害巨大,猛子虎也,但并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只要我们从技术层面加以创新, 加以管理;从社会层面提高个人和政府的责任意识,谣言也只会是网络发展中的一支昙花,最终也 化为互联网的春泥,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选自 2014 年 4 月 3 日人民网) 1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 分) ▲ 15.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 16.网络谣言有些什么危害?(3 分)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 17-21 题。(17 分) 一窗如画 翁文秀 ①有屋必有窗,窗,是房屋的眼睛。忆起老屋,堂屋顶靠烟囱处有个四方形的天窗,天窗每天 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夜晚,一屋黑暗,天窗外,有云絮一二片,星星三两颗,还有月光的温柔。 ②小小的天窗早成记忆。而今,坐在宽大的窗台前,极目而望,山色裢茏,有云环绕其上,如 轻纱遮了半面,极美。读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李白的“檐飞宛溪水,窗 落敬亭云”,景又是不同,诗人笔下的一框诗画,正从天外飞来。 ③李渔《闲情偶记》里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譬如我 坐窗内,人行窗外,无论见少年女子是一幅美人图,即见老妪白叟拄杖而来,亦是名人画幅中必不 可无之物;见婴儿群戏是一幅百子图;即见牛羊并牧、鸡犬交哗,亦是词客文情内未尝偶缺之资。 ④确实如此,若用心感受,处处可见佳景。火车车窗、飞机舷窗外的风景如一幅连续不断的长 卷。(a)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鸟儿高飞;远处山野, 树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⑤有的窗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园林中的窗,清悠雅致。苏州拙政园有扇面形的亭叫“与谁同坐 轩”,亭背面墙上有扇形窗,有框,框内无窗扇无棂条,称为空窗,引人入胜。漏窗更为优美,外 形有方有圆,有八角、六角、扇面、叶片等,漏空花格用瓦片搭成金钱、鱼鳞、海棠等式样,用砖 制作成竹节、绦环、万字、冰裂纹,光影斑驳中,花香鸟语,意态万千。 ⑥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平滑的青石板,高而窄的小巷,迈入高高的门坎,便有一股厚重 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窗子很古老了,繁复精细的木雕工艺,雕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看这边的竹林七贤,草船借箭,那边的八仙过海,断桥相会。用去匠人多少时日,多少心思,又在 多少年月里漂泊流转。久了,风一片片打出裂纹,雨一寸寸磨掉颜色,依然姿态不改。面对老去的
窗,能觉到它缓慢的呼吸,听到它在耳边轻轻地述说当年。 ⑦长长的老街,古色古香,一窗一画本,一窗叉历凡人生。(b)楼上的窗,让视线越过树梢,掠 过屋顶,远处青山绵延,流水如练,天高地阔,一望无边。 ⑧临街荼楼,或许是千年的等候。登木梯而上,拣窗边小座,一壶茶,品茶中滋味,望窗下人 来人往,望久发呆,多年前往事,恍若重现。无数学子寒窗苦读,一朝赴试,或有蟾宫折桂者,也 该是在这样的长街上,敲锣报喜,跨马游街,怎样的春风得意、心花怒放!这时,两边楼上窗户大 开,羡慕爱慕的眼光聚集此一人身上。若逢哪家小姐招亲,见其人品出众,那绣球就从窗口飞落而 下,天降一段好姻缘 ⑨亦真亦幻中,千载风流的魏晋风骨,辉煌巍峨的盛唐气象,壮美的塞北风光,摇曳的江南风 情,一时间似近实远。历史如窗,轻推一小扇,于诗文书画间,诸般美好款款而来,看李商隐雨中 怀人,表达“啊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真意切,感聂胜琼“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 窗儿滴到明”的别后相思。崔莺莺窗外听琴,一曲凤求凰,如醉如痴:宝玉探黛玉,碧纱窗下幽香 暗透,听窗内细细长叹,正是《西厢记》中的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窗里窗外,并窗外之 外者,皆动心忘情。 ⑩窗,在一推一掩之际,春花秋月,清景养眼。百岁光阴,只是弹指间,不如陪一窗幽静,伴 四季画卷,流过似水流年。 (选自2013年12月11日香港《文汇报》,略有删改。) 17.文中划线句引用了李渔的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文章第⑥节说,“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就会有“一股厚重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结合 相关语段,说一说这“厚重”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9.结合相关段落,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 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乌儿高飞;远处山野,树 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20.说一说文章第⑩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21.作者以“一窗如画”为题,含义颇丰,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2.作文。(60分) 每个人心里总有触动你心灵的事,或是一个眼神,或是一个无声的动作,一次梦回的低语 这些是属于你的人生财富,是你成长的烙印,从中你能体会到人生的真味。请以《心有触动》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窗,能觉到它缓慢的呼吸,听到它在耳边轻轻地述说当年。 ⑦长长的老街,古色古香,一窗一画本,一窗叉历凡人生。(b)楼上的窗,让视线越过树梢,掠 过屋顶,远处青山绵延,流水如练,天高地阔,一望无边。 ⑧临街茶楼,或许是千年的等候。登木梯而上,拣窗边小座,一壶茶,品茶中滋味,望窗下人 来人往,望久发呆,多年前往事,恍若重现。无数学子寒窗苦读,一朝赴试,或有蟾宫折桂者,也 该是在这样的长街上,敲锣报喜,跨马游街,怎样的春风得意、心花怒放!这时,两边楼上窗户大 开,羡慕爱慕的眼光聚集此一人身上。若逢哪家小姐招亲,见其人品出众,那绣球就从窗口飞落而 下,天降一段好姻缘。 ⑨亦真亦幻中,千载风流的魏晋风骨,辉煌巍峨的盛唐气象,壮美的塞北风光,摇曳的江南风 情,一时间似近实远。历史如窗,轻推一小扇,于诗文书画间,诸般美好款款而来,看李商隐雨中 怀人,表达“啊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真意切,感聂胜琼“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 窗儿滴到明”的别后相思。崔莺莺窗外听琴,一曲凤求凰,如醉如痴;宝玉探黛玉,碧纱窗下幽香 暗透,听窗内细细长叹,正是《西厢记》中的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窗里窗外,并窗外之 外者,皆动心忘情。 ⑩窗,在一推一掩之际,春花秋月,清景养眼。百岁光阴,只是弹指间,不如陪一窗幽静,伴 四季画卷,流过似水流年。 (选自 2013 年 12 月 11 日香港《文汇报》,略有删改。) 17.文中划线句引用了李渔的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 分) ▲ 18.文章第⑥节说,“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就会有“一股厚重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结合 相关语段,说一说这“厚重”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 19.结合相关段落,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4 分) 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乌儿高飞;远处山野,树 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 20.说一说文章第⑩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 分) ▲ 21.作者以“一窗如画”为题,含义颇丰,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 分) ▲ 第三部分 作文(60 分) 22.作文。(60 分) 每个人心里总有触动你心灵的事,或是一个眼神,或是一个无声的动作,一次梦回的低语—— 这些是属于你的人生财富,是你成长的烙印,从中你能体会到人生的真味。请以《心有触动》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