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 超微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 连接结构特点与功能。 上皮细胞基层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 4.腺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外分泌腺的分类: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多细胞腺的分 类。 几种腺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分泌方式:局浆分泌、顶浆分 泌和全浆分泌。 三、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难点: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 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第三章固有结缔组织 一、目的要求 11
11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 超微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 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 连接结构特点与功能。 上皮细胞基层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 4.腺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外分泌腺的分类: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多细胞腺的分 类。 几种腺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分泌方式;局浆分泌、顶浆分 泌和全浆分泌。 三、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难点: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 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第三章 固有结缔组织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纤维和基质的 形成。 3.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主要内容 1.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2.疏松结缔组织 (1)细胞成份: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 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 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其功能,未分化 间充质细胞的概念,各种白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 构、理化特性。 (3)基质的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筛。 3.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4.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5.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三、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 12
12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纤维和基质的 形成。 3.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主要内容 1. 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2. 疏松结缔组织 (1)细胞成份: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 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 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其功能,未分化 间充质细胞的概念,各种白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 构、理化特性。 (3)基质的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筛。 3. 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4. 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5. 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三、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
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分子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2,熟悉红骨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造血诱导微环境的结构基 础。 3.掌握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学特征。 4,了解血细胞及血小板发生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5.了解淋巴的基本成分。 二、主要内容 1.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与有形成分。 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2.淋巴 3.血细胞的发生 1)胚胎和成体的造血部位。 2)红骨髓的结构和造血诱导微环境。 3)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4)血细胞发生各阶段及其形态变化规律。 5)几种血细胞发生的过程。 13
13 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分子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章 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2.熟悉红骨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造血诱导微环境的结构基 础。 3.掌握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学特征。 4.了解血细胞及血小板发生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5.了解淋巴的基本成分。 二、主要内容 1. 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与有形成分。 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2. 淋巴 3. 血细胞的发生 1)胚胎和成体的造血部位。 2)红骨髓的结构和造血诱导微环境。 3)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4)血细胞发生各阶段及其形态变化规律。 5)几种血细胞发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