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分类 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异常: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1)主动: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2)被动:逸搏;逸搏心律 2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与房室分离 (2)病理性:各部位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内、 房室、室内)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的分类 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异常: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1)主动: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2)被动:逸搏;逸搏心律 2.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与房室分离 (2)病理性:各部位传导阻滞(包括 窦房、房内、 房室、室内)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1)异常自律性 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心肌 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 导致异常自律性。 特点:快速起搏不能诱发和终止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1)异常自律性: 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心肌 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 导致异常自律性。 • 特点:快速起搏不能诱发和终止
(2)触发活动(后除极): 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浦肯野组织 受到异常因素作用,可在动作电位 后产生后除极。若后除极达到一定 詞值,便可引起异常激动。 特点:快速起搏的反应是心率加速
(2)触发活动(后除极): 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浦肯野组织 受到异常因素作用,可在动作电位 后产生后除极。若后除极达到一定 阈值,便可引起异常激动。 • 特点:快速起搏的反应是心率加速
2冲动传导异常 (1)折返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产生折返基本条件是:心脏有两个以上 传导通道,相互连结形成一个闭合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另 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 有足够时间恢复兴奋性:原先阻滞的通 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 特点:快速起搏能诱发和终止折返性心律失常
2.冲动传导异常: (1)折返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产生折返基本条件是: 心脏有两个以上 传导通道,相互连结形成一个闭合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另一 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 有足够时间恢复兴奋性: 原先阻滞的通 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 •特点:快速起搏能诱发和终止折返性心律失常
(2)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3)传导障碍由于生理性不应期所引 起,可行成生理性阻滞或干扰现象。 由于非生理性不应期所引起者, 称病理性传导障碍
(2)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3)传导障碍 由于生理性不应期所引 起,可行成生理性阻滞或干扰现象。 由于非生理性不应期所引起者, 称病理性传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