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2015年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全 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考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 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同时在答题卡背面第3页顶端用2B铅笔涂好自己的座位号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必须用0.5m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10分) 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灼伤(zhu6) 分泌(m) 花卉(hui)花瓣(ban) 疟疾(nue)濒临(bin) 摄取(she) 纤维(xian) 海藻(zao) 褐藻(he) 石莼(chun)公顷(qing) D.灰烬(jn) 趋势(qu) 摩尔(mo) 胆怯(que)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充耳不闻 销声匿迹 无动于衷 清荣竣茂 B.重岩叠嶂 物竞天择 长途跋涉 因地制宜 C.雾凇沆砀 虚无缥缈 五彩班斓 矫首昂视 D.衰草连天 世外桃园 巧妙绝伦 惟妙惟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 之内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 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促进其快速发展。 4、(3分)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 面效果。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廉耻 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乐至县 2015 年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8 页。全 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考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 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同时在答题卡背面第 3 页顶端用 2B 铅笔涂好自己的座位号。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必须用 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6 分) 一、(10 分) 1、(3 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灼.伤(zhuó) 分泌.(mì) 花卉.(huì) 花瓣.(bàn) B.疟.疾(nüè) 濒.临(bīn) 摄.取(shè) 纤.维(xiān) C.海藻.(zǎo) 褐.藻(hè) 石莼.(chún) 公顷.(qǐnɡ) D.灰烬.(jìn) 趋.势(qū) 摩.尔(mó) 胆怯.(què) 2、(2 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充耳不闻 销声匿迹 无动于衷 清荣竣茂 B.重岩叠嶂 物竞天择 长途跋涉 因地制宜 C.雾凇沆砀 虚无缥缈 五彩班斓 矫首昂视 D.衰草连天 世外桃园 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3、(2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 ....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 ....,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 之内。 C.2007 年“嫦娥”奔月,2008 年“神七”升空,2009 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 年“夸 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 ....,促进其快速发展。 4、(3 分)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 面效果。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廉耻 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 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6题(6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3分)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驱赶奔驰 C.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夙夜:早晚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6.(3分)下列对课文《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诸葛 亮的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B.两段选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为三顾茅庐、临危受任和白帝托孤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目的是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说明了出师北伐的原因。 C.《出师表》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 抒情色彩 D.本文内容的重点是从当前形势出发,向后主提出建议,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其中“广开言路”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 三、(19分) 7.(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最后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 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王维) (2)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崔颢)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 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应征 (5)电视台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 们不禁感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6)秋瑾的《满江红》中写作者不甘做小女子,希望自己能跟男子一样施展抱负的句子是: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 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6 题(6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3 分)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 ...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驱赶奔驰 C.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夙夜:早晚 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6.(3 分)下列对课文《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诸葛 亮的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B.两段选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为三顾茅庐、临危受任和白帝托孤。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目的是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说明了出师北伐的原因。 C.《出师表》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 抒情色彩。 D.本文内容的重点是从当前形势出发,向后主提出建议,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其中“广开言路”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4 分) 三、(19 分) 7.(6 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最后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 ▲ ,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王维) (2)黄鹤一去不复返, ▲ 。(《黄鹤楼》崔颢)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 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 ▲ ”应征。 (5)电视台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 们不禁感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 ▲ , ▲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6)秋瑾的《满江红》中写作者不甘做小女子,希望自己能跟男子一样施展抱负的句子是: ▲ , ▲ , ▲ , ▲
8.(3分)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这两个新规,对 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恐吓作甩。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15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车事件110起, 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多。③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很多 (1)划线句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 应改为 (2)第②句的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句有病句,修改为: 9.走进名著。(3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1)请你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对象,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读《西游记》,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我们领略了孙悟空爱憎分明、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 读《水浒传》, 读《三国演义》, (2)填空(1分) 同样是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語僳寡3页 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 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奧斯特洛夫斯 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1分) 10.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 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记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材料二: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 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 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三: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 能把前者完全剔除。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 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1)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2分) (②)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 分) ▲ (3)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2分) 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四、(35分) (一)散步(14分)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一个盒子上写着“极品燕窝”, 我打开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认得盛在瓷碗里头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窝
8.(3 分)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5 月 1 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这两个新规,对 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恐吓作用。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 15 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车事件 1100 起, 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多。③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很多。 (1)划线句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 ▲ 应改为 ▲ 。 (2)第②句的用词不当,应将 ▲ 改为 ▲ 。 (3)第③句有病句,修改为: ▲ 。 9.走进名著。(3 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1)请你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对象,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 分) 读《西游记》,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我们领略了孙悟空爱憎分明、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 读《水浒传》, ▲ ; 读《三国演义》, ▲ 。 (2)填空(1 分) 同样是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 ▲ )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 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特洛夫斯 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 )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1 分) 10.综合性学习(7 分) 材料一: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 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记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材料二: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 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 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三: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 能 把前者完全剔除。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 PPT 为 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1)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2 分) ▲ (2)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 分) ▲ (3)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2 分) 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 四、(35 分) (一) 散步 (14 分)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一个盒子上写着“极品燕窝”, 我打开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认得盛在瓷碗里头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窝。 语文第 3 页 语文第 4 页
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个圆筒,像是藏画的。一卷纸拿出来,然后一张一张摊开,她说:“我印得多了, 想想也许你妈可以用 ③海报大小的白纸,印着体积很大、油墨很浓的毛笔字,每一张都是两三行,内容大同小异: 最亲爱的妈妈 我们都是您含辛茹苦培养大的 我们感念您 我们承诺: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们承担。 请您放心。相信我们对您的深爱。 您的孩子:家萱家齐家仁 ④我看着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们在交换“妈妈笔记”时,她说到八十岁的母亲在安养 院里如何如何地焦虑自己没钱,怀疑自己被儿女遗弃,而且一转身就忘记儿女刚刚来探视过而老是 抱怨孩子们不记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每一个证明都有拳头大 的字,红糊糊、官气赫赫的印章,每一张都有一时的“安心”作用。没想到家萱进步神速,已经有 了独家的海报! ⑤“是啊,”她笑着说,“我用海报把她房间的墙壁贴得满满的。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以 张一张读,每一张我们姐弟都给签了名。”“有效吗?”我问。她点头,“还真有效,她读了就安心。” 你拿回屏东,贴在你妈房里吧。”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发现,她的白发不知何时也多了 ⑦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摇摇头,“妈妈又 过了那个阶段了。她已经忘了字了。我写的银行证明,现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 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 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 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 ⑨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 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 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OO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 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 吧。”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 α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①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 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 人 (选自龙应台《目送》,有删改) 11.(2分)“我”和家萱对因年迈而失智的母亲的照顾,有什么相似的做法?阅读②~⑦节,概括 回答。 ▲ 12.(4分)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甲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
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个圆筒,像是藏画的。一卷纸拿出来,然后一张一张摊开,她说:“我印得多了, 想想也许 你妈可以用。” ③海报大小的白纸,印着体积很大、油墨很浓的毛笔字,每一张都是两三行,内容大同小异: 最亲爱的妈妈: 我们都是您含辛茹苦培养大的。 我们感念您。 我们承诺: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们承担。 请您放心。相信我们对您的深爱。 您的孩子:家萱 家齐 家仁 ④我看着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们在交换“妈妈笔记”时,她说到八十岁的母亲在安养 院里如何如何地焦虑自己没钱,怀疑自己被儿女遗弃,而且一转身就忘记儿女刚刚来探视过而老是 抱怨孩子们不记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每一个证明都有拳头大 的字,红糊糊、官气赫赫的印章,每一张都有一时的“安心”作用。没想到家萱进步神速,已经有 了独家的海报! ⑤“是啊,”她笑着说,“我用海报把她房间的墙壁贴得满满的。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以一 张一张读,每一张我们姐弟都给签了名。”“有效吗?”我问。她点头,“还真有效,她读了就安心。” “你拿回屏东,贴在你妈房里吧。”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发现,她的白发不知何时也多了。 ⑦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摇摇头,“妈妈又 过了那个阶段了。她已经 忘了字了。我写的银行证明,现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 的黑夜,好像瞪 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 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 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 ⑨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 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 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OO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 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 吧。”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 ⑾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⑿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 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 人。 (选自龙应台《目送》,有删改) 11.(2 分)“我”和家萱对因年迈而失智的母亲的照顾,有什么相似的做法?阅读②~⑦节,概括 回答。 ▲ 12.(4 分)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甲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
乙我把这些海报一张张拾起,一张张叠好,卷起,然后塞回圆筒。 13.(2分)第①节作者描写“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有什么用意? 14.(3分)文章接近结束才写到散步的内容,却以“散步”为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5.(3分)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抒情的文章人们有个误解,以为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了,而忽视了对深刻的要求。深 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龙应台) 材料二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 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莫怀戚) (二)雾霾(8分)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 气现象:水平能能见度在1000-10000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 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 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 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 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 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 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 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岀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 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 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 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 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岀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 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岀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 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 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 词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_▲ 不相符。(1分) 17.(2分)第④段中加点词“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乙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张拾起,一张张叠好,卷起,然后塞回圆筒。 ▲ 13.(2 分)第⑾节作者描写“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有什么用意? ▲ 14.(3 分)文章接近结束才写到散步的内容,却以“散步”为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 15.(3 分)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 抒情的文章人们有个误解,以为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了,而忽视了对深刻的要求。深 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龙应台) 材料二 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 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莫怀戚) ▲ ▲ (二)雾霾(8 分)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00 米以内的天 气现象;水平能能见度在 1000-10000 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 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 于 10000 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 比较多, 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 80%时的 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 90%时的空气能见度 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 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 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 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 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 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大 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 4700 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 8000 多 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 20 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 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 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 空中水汽, 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 年英国颁布 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 已降至 5 天,世界著名的“雾都 ”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 ▲ 和 ▲ 不相符。(1 分) 17.(2 分)第④段中 加点词“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