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I各、Ⅱ卷和Ⅲ卷三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第Ⅲ卷 11至14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第Ⅰ卷单选题(30分) 溫馨提示: 答卷前,请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題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后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基础·积累(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B A.车辙/皱伫立/贮蓄炽热/咄咤风云,心/吹毛求瘸 B.匿名/烦厕腆/缅怀荣/草长莺飞窒息/鱗次比 C.妒总/嫉妒何机/何候分家/耳,目染请/屏气凝神 D.勉强/褓沉浸/休祲灵柩咎由自取阔绰/抑扬顿挫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査学生对字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勤查字典,平时用普通话说话,特 别注意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的读音 【解答】A.读音分别为:zhe;zhe;zhu:zhu:chi;chi;ch;ci B.读音分别为:ni;ni:mian;mian;ying:ying:zhi:zhi C.读音分别为:j;j;si;ci;ru;ru;bing;bing D.读音分别为: qiang; qiang:jn;jin;ji:ji;chuo;cub 故选:B。 【点评】平时遇到不会读的字,一定不要轻易放过,对于自己容易出错的字音要努力识记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告罄吞噬锲而不舍明辨是非 B.雎鸠嗤笑重峦迭蟑中流砥柱 C.恻隐迷罔翻来复去长嘘短叹 D.贏弱睥睨穷愁潦倒声名狼籍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 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正确。B.“重峦迭嶂”应写作“重峦叠嶂”:C.“迷罔”应写作“迷惘“翻来复 去”应写作“翻来覆去”“长嘘短叹”应写作“长吁短叹”:D.“赢弱”应写作“羸弱”:“声 名狼籍”应写作“声名狼藉”。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注意读音、字 形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给当的一项是(C) A.学习得讲求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判的效果。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 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近曰,中央纪委机关报刊文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
达州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 I 各、Ⅱ卷和Ⅲ卷三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10 页,第 Ⅲ卷 11 至 14 页。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 分钟。 第 I 卷单选题(30 分) 溫馨提示: 答卷前,请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 2B 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題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后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每小題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 ...的一项是( B ) A.车辙./褶.皱 伫.立/贮.蓄 炽.热/叱.咤风云 痴.心/吹毛求疵. B. 匿.名/腻.烦 腼.腆/缅.怀 荣膺./草长莺.飞 窒.息/鱗次栉.比 C.妒忌./嫉.妒 伺.机/伺.候 儒.家/耳濡.目染 禀.请/屏.气凝神 D.勉强./襁.褓 沉浸./休祲 灵柩./咎.由自取 阔绰/抑扬顿挫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勤查字典,平时用普通话说话,特 别注意形近字,形 声字,多音字的读音。 【解答】A.读音分别为:zhé;zhě; zhù; zhù; chì;chì; chī; cì; B.读音分别为:nì; nì; miǎn; miǎn; yīng; yīng; zhì; zhì; C.读音分别为 :jì; jí;sì; cì; rú;rú; bǐng; bǐng; D.读音分别为:qiǎng; qiǎng; jìn;jìn; jiù; jiù; chuò;cuò; 故选:B。 【点评】平时遇到不会读的字,一定不要轻易放过,对于自己容易出错的字音要努力识记。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 .......的一项是( B ) A.告罄 吞噬 锲而不舍 明辨是非 B. 雎鸠 嗤笑 重峦迭蟑 中流砥柱 C.恻隐 迷罔 翻来复去 长噓短叹 D.贏弱 睥睨 穷愁潦倒 声名狼籍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 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正确。B.“重峦迭嶂”应写作“重峦叠嶂”;C.“迷罔”应写作“迷惘“翻来复 去”应写作“翻来覆去”“长嘘短叹”应写作“长吁短叹”;D.“赢弱”应写作“羸弱”;“声 名狼籍”应写作“声名狼藉”。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注意读音、字 形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学习得讲求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 4:1 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 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近曰,中央纪委机关报刊文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
动上与党分道扬罐。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怪招百出。他们制作的毒苹果、毒生姜等如兩 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査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 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有误,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句中的意思是讲求方 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使用有误,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 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句中的意思是人工智能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该成语使用 不当。 C.使用正确,分道扬镳: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 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D.使用有误,雨后春笋:指舂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 现出来。句中指的是有毒食物的大量出现,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 学会恰当的使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 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往往 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顔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 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顔值高只是一时的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 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題3分,共9分)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发布的《三号消费预警》,让“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成 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②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RO0T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 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i0s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 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 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R0T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用户 隐私不保,重则手机变砖。 ③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 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 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 者木马程序 ④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 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
动上与党分道扬镳 ....。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 D.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怪招百出。他们制作的毒苹果、毒生姜等如雨. 后春笋 ...般大量出现,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 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有误,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句中的意思是讲求方 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使用有误,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 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句中的意思是人工智能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该成语使用 不当。 C.使用正确,分道扬镳: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 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D.使用有误,雨后春笋:指舂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 现出来。句中指的是有毒食物的大量出现,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C。 【点评】做好本 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 学会恰当的使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个槪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 盘化生存” 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往往 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精神颜值,是衡量—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顔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 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顔值高只是一时的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 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2015 年央视“3·15 晚会”上发布的《三号消费预警》,让“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成 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②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 ROOT 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 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 iOS 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 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 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 ROOT 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用户 隐私不保,重则手机变砖。 ③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 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 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 者木马程序。 ④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 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
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 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⑤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 船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 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 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等 功能,以绝后患 ⑥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 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 些020( 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0S7 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 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 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一常去地点”来关闭该功能 ⑦如果用户需要变卖自己的旧手机,那么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 音乐等塞满手机储存卡,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外泄了。 ⑧可能有人觉得,要记住那些林林总总的设置、操作实在太麻烦了,如果能安装个手 机安全类的APP,就什么都不必费心了,何乐不为呢!话虽没错,但是使用的时候,还是需 要用户多长个心眼儿,因为APP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欧洲著名的安全软件一一熊猫卫 士( Panda Security)就在某次更新中,因为一个文件签名的小小错误,把自己的核心文件 标记成了恶意程序并进行了隔离,于是整个软件都不好了。不管怎么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选自《酷·时代》2015年第9期,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后,就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笫 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最严重的后 果是用户的隐私将不保。 B.已被不法分子锁定的“风水宝地” 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 络链接。用户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C.用户使用的手机不论RO0T或越狱与否,所有提示不假思索都“允许”,将会使用户 的通讯录信息、账户信息等个人隐私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 D.苹果手机1057系统中,“常去地点”这一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 位置。该数据对普通用户亳无意义,但一旦被警察或不法分子获取,后果将不堪设想。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磅的一项是() A.文章告诉所有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一个手机安全类的APP,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智能手机了。 B.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使用二维码是有风险的, 所以只要是二维码,绝不要扫描 C.选文④-⑧段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使用智能手机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D.选文笫②段加点的词语“目前”可以删去,笫⑤、⑥段中的“可能”、“一些”是不 能删去的,删去后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结合原文分析,相比较而言,以下哪种做法被智能手机“出卖”的风险较大? A.用户一般不要轻易把手机ROOT或越狱,要养成平时关闭“常去地点″等有安全隐患 功能的习惯 B.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提示,特別是短信、微信、QQ等里面出现的不明链接更是不
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 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⑤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 能.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 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 闭“通过 QQ 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等 功能,以绝后患。 ⑥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 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 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 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 iOS7 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 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 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功能。 ⑦如果用户需要变卖自己的旧手机,那么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 音乐等塞满手机储存卡,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外泄了。 ⑧可能有人觉得,要记住那些林林总总的设置、操作实在太麻烦 了,如果能安装个手 机安全类的 APP,就什么都不必费心了,何乐不为呢!话虽没错,但是使用的时候,还是需 要用户多长个心眼儿,因为 APP 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欧洲著名的安全软件——熊猫卫 士(Panda Security)就在某次更新中,因为一个文件签名的小小错误,把自己的核心文件 标记成了恶意程序并进行了隔离,于是整个软件都不好了。不管怎么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选自《酷·时代》2015 年第 9 期,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 ....的一项是( ) A.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后,就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笫三 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最严重的后 果是用户的隐私将不保。 B.已被不法分子锁定的“风水宝地”——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 络链接。用户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C.用户使用的手机不论 ROOT 或越狱与否,所有提示不假思索都“允许”,将会使用户 的通讯录信息、账户信息等个人隐私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 D.苹果手机 1057 系统中,“常去地点”这一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 位置。该数据对普通用户毫无意义,伹一旦被警察或不法分子获取,后果将不堪设想。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告诉所有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一个手机安全类的 APP,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智能手机了。 B.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使用二维码是有风险的, 所以只要是二维码,绝不要扫描。 C.选文④-⑧段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使用智能手机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D.选文笫②段加点的词语“目前”可以删去,笫⑤、⑥段中的“可能”、“一些”是不 能删去的,删去后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结合原文分析,相比较而言,以下哪种做法被智能手机“出卖”的风险较大..? A.用户一般不要轻易把手机 ROOT 或越狱,要养成平时关闭“常去地点"等有安全隐患 功能的习惯。 B.—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提示,特別是短信、微信、QQ 等里面出现的不明链接更是不
要轻易打开 C.为了避免微信在使用“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所带来的危险,手机用户尽量 少使用这些功能。 D.旧手机变卖时,一定要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或音乐等塞满手机内 储存卡。如手机有外置储存卡必须取出,不卖给回收商。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die)圮(pi)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辽夐( xio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 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己。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 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②雉堞圮毁: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圮:毁坏。③平挹江濑: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及。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④阒 静。⑤公退:办完归来。(6)第:只。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日光下激(澈:淸澈)B.怆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 C.不可具状(状:描述)D.夏宜急雨(宣:合适)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屙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人不知而不愠 D.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渲染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表明 了自己在官司场上无所依傍的苦闷;“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写出了作者在小竹楼上观景的 顺序:由远及近 B.【甲】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和环境,寄托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自己怨愤抑郁和孤淸 悲凉的心境;其中虽因景美,获得短暂快乐,但字里行间却深蘊着忧伤 C.【乙】文着意写竹楼之胜,江山烟云之妙,充满诗情画意,反映了贬谪生活中随遇而安 游于物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封建士大夫那种高洁的人生境界,在淡泊的生活情趣中也透露 了对仕途坎坷的愤激与不平 D.对联“见永州石潭,乐山水竹树”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消遣世虑 之情”表现了【甲】、【乙】两文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情
要轻易打开。 C.为了避免微信在使用“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所带来的危险,手机用户尽量 少使用这些功能。 D.旧手机变卖时,一定要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或音乐等塞满手机内 储存卡。如手机有外置储存卡必须取出,不卖给回收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dié)圮(pǐ)毁 ②,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qù)④辽夐(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⑤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 外,第⑥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 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②雉堞圮毁: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圮:毁坏。③平挹江濑: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及。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④阒: 静。⑤公退:办完归来。(6)第:只。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日光下澈.(澈:淸澈) B. 悄怆..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 C.不可具状.(状:描述) D.夏宜.急雨(宜:合适)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人不知而.不愠 D.以.其境过淸/不以.物喜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 ....的一项是( ) A.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渲染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表明 了自己在官司场上无所依傍的苦闷;“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写出了作者在小竹楼上观景的 顺序:由远及近。 B.【甲】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和环境,寄托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自己怨愤抑郁和孤淸 悲凉的心境;其中虽因景美,获得短暂快乐,但字里行间却深蘊着忧伤。 C.【乙】文着意写竹楼之胜,江山烟云之妙,充满诗情画意,反映了贬谪生活中随遇而安、 游于物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封建士大夫那种高洁的人生境界,在淡泊的生活情趣中也透露 了对仕途坎坷的愤激与不平。 D.对联“见永州石潭,乐山水竹树”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消遣世虑 之情”表现了 【甲】、【乙】两文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情
达州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第IⅠ卷阅读·感悟(5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请务必将座位号和密封线内相关内容按要求填写在规定位置 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乌,烟云竹树而已 译文 12.拓展探究。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柳宗元、苏轼两位散文大家在描 写景物特点时艺术手法运用的理解。(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13.诗歌鉴赏。(5分) 【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鷓鸪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 在此时书于造口璧的。“盖南渡之初,虏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不及而还,因此 起兴 (1)【甲】【乙】两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请谈谈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理解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3分) 14.古诗词默写。(5分,每空1分) 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当强敌入侵时,花木兰因为“阿爷无 大儿”而不得不接受命运!①“ :当天下大乱,命运将曹操推到风口浪尖时, 直到晚年,他也照看着自己的命运!②“ 志在千里”:当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 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时候,杜牧以辛辣的嘲讽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③ ”当西夏入侵,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时,苏轼却不时盼望 自己的命运有如魏尚那样获得转机后“④ 西北望,射天狼”,实现报效国家、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伍正华《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一文,完成任务5-19题。(11分)
达州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考试 语文 第 II 卷阅读•感悟(50 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请务必将座位号和密封线内相关内容按要求填写在规定位置。 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 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 2 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乌,烟云竹树而已。 译文: 12.拓展探究。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柳宗元、苏轼两位散文大家在描 写景物特点时艺术手法运用的理解。(3 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13.诗歌鉴赏。(5 分) 【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鷓鸪。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 在此时书于造口璧的。“盖南渡之初,虏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不及而还,因此 起兴。” (1)【甲】【乙】两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2)请谈谈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理解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3 分) 答: 14.古诗词默写。(5 分,每空 1 分) 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当强敌入侵时,花木兰因为“阿爷无 大儿”而不得不接受命运•:①“ ”;当天下大乱,命运将曹操推到风口浪尖时, 直到晚年,他也照看着自己的命运•:②“ ,志在千里”;当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 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时候,杜牧以辛辣的嘲讽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③ “ , ”;当西夏入侵,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时,苏轼却不时盼望 自己的命运有如魏尚那样获得转机后“④ ,西北望,射天狼”.实现报效国家、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五、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伍正华《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一文,完成任务 5-19 题。(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