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 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 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 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意义 人群关系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活动效果依赖于正式组 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 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一心理研究方向,成为 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 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 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 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意义。 •人群关系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活动效果依赖于正式组 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 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方向,成为 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 我实现的需要,并由低到高组成金字塔型 的结构,它对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而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 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部分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 我实现的需要,并由低到高组成金字塔型 的结构,它对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而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 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部分
③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 我国 20世纪初:个体取向的人机科学管理 30年代 30年代起:群体取向的人际关系管理50-60年代 60年代起:组织取向的行为科学管理 80年代 80年代起:体制取向的社会 80年代后期 技术系统管理 ·90年代起:战略取向知识创新管理 90年代中期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 我国 •20世纪初:个体取向的人机科学管理 30年代 • 30年代起:群体取向的人际关系管理 50-60年代 • 60年代起:组织取向的行为科学管理 80年代 • 80年代起:体制取向的社会—— 80年代后期 技术系统管理 • 90年代起:战略取向知识创新管理 90年代中期
我国组织行为研究发展背景 企业改革阶段 改革焦点 研究重点 实验尝试阶段(78-83):放权让利 激励、培训 决策规范阶段(84-85):科学决策 领导、团队 责任承包阶段(86-89):承包试点 组织变革 体制转换阶段(90-97):股份转制 战略管理、 组织设计 全面发展阶段(98-):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
•我国组织行为研究发展背景 企业改革阶段 改革焦点 研究重点 •实验尝试阶段(78-83): 放权让利 激励、培训 •决策规范阶段(84-85): 科学决策 领导、团队 •责任承包阶段(86-89) : 承包试点 组织变革 •体制转换阶段(90-97) : 股份转制 战略管理、 组织设计 •全面发展阶段(98---) : 现代企业制度 管理创新
工业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管理的巨大差异 工业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目标数量、利润最大质量、财富巨增 管理系统物质资源 智力资源 管理思想更勤奋的工作更聪明的工作 管理组织金字塔结构 扁平化组织 管理内容标准化 创新、提炼
工业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管理的巨大差异 工业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目标 数量、利润最大 质量、财富巨增 管理系统 物质资源 智力资源 管理思想 更勤奋的工作 更聪明的工作 管理组织 金字塔结构 扁平化组织 管理内容 标准化 创新、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