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备付率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与当期应 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即: 偿债备付息=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 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还本付息的资金(EB/TDA-企业所得税(T)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排销,在成本中列支的 利息费用,可用于还款的利润等。当期还本付息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及 计入成本的利息。 偿债备付率可以按年计算,也可以按整个借款期计算。偿债备付息表示可 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偿债备付率在正常情况应当大 于1。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其债务,需要通过短期 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五)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 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与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区别,在 于他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前者是按“有项目”和“无项目”对比,采取增量 分析方法计算。偿还能力评价指标,一般是按“有项目”后项目的偿债能力计 算,必要时也可按“有项目”后既有法人整体的偿债能力计算。评价步骤与内 容是: 1.确定财务评价范围 一般来说,拟建项目是在企业现有基础上进行的,涉及范围可能是企业整 体改造,也可能是部分改建,或者扩建、建新项目。因此,应科学划分和界定 效益与费用的计算范围。如果拟建项目建成后能够独立经营,形成相对独立的 核算单位,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就是财务评价的对象:如果项目投产后的生产运 营与现有企业无法分开,也不能单独计算项目发生的效益与费用,应将整个企 业作为项目财务评价的对象。 2.选取财务评价数据
对既有项目法人项目的财务评价,采用“有无对比”进行增量分析,主要 涉及下列三种数据: (1)“有项目”数据,是预测项目实施后各年的效益与费用状况的数据。 (2)“无项目”数据,是预测在不实施该项目的情况下,原企业各年的效 益与费用状况的数据。 (3)“增量”数据,是指“有项目”数据减“无项目”数据的差额,用于 增量分析。 进行“有项目”与“无项目”对比时,效益与费用的计算范围、计算期应保 持一致,具有可比性。为使计算期保持一致,应以“有项目”的计算期为基准, 对“无项目”的计算期进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可假设通过追加投资(局部 更新或者全部更新)使“无项目”时的生产运营期,延长到与“有项目”的计 算期相同,并在计算期末将固定资产余值回收。在某些情况下,假设通过追加 投资投资延长其寿命期,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明显不合理时,应设定“无 项日”的生产运营适时终止,其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为零。 3编制财务报表 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应按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的数据,编制项目增 量财务现金流量表(见附件4表15-9)、资本金增量财务现金流量表(见附件4 表15-10)。按“有项目”的效益与费用数据,编制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附 件4表15-11)、资金米源于运用表(见附件4表15-12)、借款偿还计划表(见 附件4表15-8)。各种报表的编制原理和科目设置与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财务报表 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表中有关数据的计算口径有所区别, 4.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表达式和判别依据与新设项目法人项目基本相同。 5.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财务评价报表,计算借款偿还期或者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分析拟 建项目自身偿还债务的能力。 计算出的项目偿债能力指标,表示项目用自身的各项收益(包括折旧)抵偿 债务的最大能力,显示项目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项目最大偿债能力与 项日债务实际还款方式和责任不同。因为,项目的债务是由既有法人借入并负
责偿还的,计算出的项目偿债能力指标,可以给既有法人两种提示:一是拟建 项目自身收益可以偿还债务,不需要另筹资金偿还;二是拟建项目自身收益不 能偿还债务,需要另筹资金偿还债务。 同样道理,计算出的拟建项目偿债能力指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显示两种 情况,一是拟建项目自身有偿债能力:二是拟建项目自身无偿债能力,需要企 业另外筹资偿还。由于银行贷款是贷给企业法人而不是贷给项目的,银行评审 时,一般是根据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决定是否贷款。有的时候, 虽然项目自身无偿债能力,但是整个企业信誉好,偿债能力强,银行也可能给 予贷款:有的时候,虽然项目有偿债能力,但企业整体信誉差,负债高,偿债 能力弱,银行也可能不予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决定是否贷款,需要考察企业 的整体财务能力,评价既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各笔借款的综合偿债能力。为了 满足债权人要求,企业不仅需要提供项目建设期前3~5年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 还需要编制企业在拟建项目建设期和投产后3~5年内的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资 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企业借款偿还计划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六)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估算和预测,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的影响,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估计项目可 能存在的风险,考察项目的财务可靠性。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 进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1.敏感性分析 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 敏感因素,分析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并分析该因素达到临界值时项 目的承受能力。一般将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生产负荷)、主要原材料价格、建 设投汇率等作为考察的不确定因素。 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和多因素敏感分析两种。单因素敏感分析是对单一不 确定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独立的 12
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通常只要求进行单因素敏感分析。敏感 性分析结果用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性分析图表示。 (1)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和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敏感性分析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条斜线的斜率反映内部收益率对该不 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敏感程度越高。一张图可以同时反映多个因素 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每条斜线与基准收益率线的相交点所对应的不确定因素变 化率,图中C、C2、C3、C4等即为该因素的临界点。 敏感性分析表如下所示。表中所列的不确定因素是可能对评价指标产生影 响的因素,分析时可选用一个或多个因素。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范围可自行设定。 可根据需要选定项目评价指标,其中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是财务内部收益率。 主要原材料价格() 评价指标(RR等) 俯价格() 建设投资(L,) 生产能力负荷(4) 某本方案内密收益率 基准收 0 C: 不编定因素变化率(% 敏感性分析图 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不确定性因素 变化率(%)内部收益率敏感系数临界点(%)临界值 基本方案 产品质量(生产负荷 2 产品价格
3 主要原材料价格 建设投资 5 汇率 (2)计算敏感系数和临界点 1)敏感系数。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可用敏感系数表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 因素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为: E=AAAF 式中4F一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案: 4A一不确定因素F发生4F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E一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的敏感度系数。 2)临界点。临界点是指项日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 过极限,项日的的效益指标将不可行。例如当产品价格下降到某值时,财务内 部收益率将刚好等于基准收益率,此点称为产品价格下降的临界点。临界点可 用临界点百分比或者临界值分别表示某一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或者 定数值时,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从可行转变为不可行。临界点可用专用软件的财 务函数计算,也可用敏感性分析图直接求得近似值。 2.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临界点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时,将 产量或者销售量作为不确定因素,求取盈亏平衡是临界点所对应的产量或者销 售量。盈亏平衡点越低,表示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 强。盈亏平衡点常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或者产量表示。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BEP(%))=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 增值税)×100% 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产量为: BEP(%)=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 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