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比较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不同 体系组成/引发剂溶解性/聚合场所/ 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控制
1、比较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不同 体系组成 / 引发剂溶解性 / 聚合场所 / /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控制
第四章离子型聚合 §41阳离子聚合(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简介 (1)阳离子聚合的发展简史 1839年, Devile首次用SnC引发苯乙烯聚合 1873年,俄国人首次发现用BF3引发异丁烯聚合 1934年, Whitmore用强酸催化烯烃反应制齐聚物 提出阳离子聚合的概念 1937-1944年, Thomas合成了丁基橡胶 1942年,BASF公司首先建立6000t/a的PIB生产线 1944年,美国Exon公司建立第一个丁基橡胶生产厂 80年代后期, Kennedy等人提出活性聚合
第四章 离子型聚合 §4.1 阳离子聚合 1、简介 (1)阳离子聚合的发展简史 1839年,Devile首次用SnCl4引发苯乙烯聚合 1873年,俄国人首次发现用BF3引发异丁烯聚合 1934年,Whitmore用强酸催化烯烃反应制齐聚物 --提出阳离子聚合的概念 1937-1944年,Thomas合成了丁基橡胶 1942年,BASF公司首先建立6000t/a的PIB生产线 1944年,美国Exxon公司建立第一个丁基橡胶生产厂 80年代后期,Kennedy等人提出活性聚合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2)碳阳离子 定义:带有正电荷的三价化合物 结构: C 产生离解(与碳相连的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 加成(质子或其他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团)或 Lewis酸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 稳定性(叔碳阳离子最稳定,而伯碳最不稳定) 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溶剂效应、诱导效应、芳环化效应、空间效应)
(2)碳阳离子 定义:带有正电荷的三价化合物 结构: C + C + 产生 离解(与碳相连的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 加成(质子或其他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团)或 Lewis酸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 稳定性 (叔碳阳离子最稳定,而伯碳最不稳定) 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溶剂效应、诱导效应、芳环化效应、空间效应)
2、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有足够的推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 烷基乙烯基醚 共轭烯烃 结构、电荷分布、活性 3、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1)质子酸 a.种类HCIO,H2SO,H3PO4,Cl3 COOH b.反应 c.活性取决于提供质子的能力和酸根的亲核能力
2、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3、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有足够的推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 烷基乙烯基醚 共轭烯烃 结构、电荷分布、活性 (1)质子酸 a. 种类 HClO4 , H2SO4 , H3PO4 , Cl3CCOOH b. 反应 c. 活性 取决于提供质子的能力和酸根的亲核能力
(2) Lewis酸( Friedel- Crafts引发剂,缺电子类无机化合物) a.种类BF3、AlCl3、TiCl4、SnCl4等 b.主引发剂一助引发剂体系 反应 BF3+ H2o AIC3+ HCl Snc+RC 助引发剂的作用 助引发剂的种类HCl,HAc,C6H3OH,H2O,CH3OH, (C2H5)2O 助引发剂的用量 c.高能辐射引发 CH CH3自由基偶合 "CH→C CH CH
(2)Lewis 酸 ( Friedel-Crafts 引发剂,缺电子类无机化合物) a. 种类 BF3 、AlCl3、TiCl4、SnCl4等 b. 主引发剂-助引发剂体系 助引发剂的作用 助引发剂的种类 HCl, HAc, C6H5OH, H2O, CH3OH, (C2H5 )2O 助引发剂的用量 BF3 + H2 O AlCl 3 + HCl SnCl 4+ RCl 反应 c. 高能辐射引发 H2 C C CH3 CH3 C + CH3 CH3 CH2 γ -ray . 自 由 基偶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