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脂类代谢山农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3、乙酰COA的去路 (1)进入TCA CO2和H2O (2)进入乙醛酸循环 琥珀酸 进入线粒体CA_苹果酸 苹果酸 进入细胞质—→草酰乙酸丙酮酸糖异生 (3)合成胆固醇。注:合成胆固醇的碳源为乙酰COA,此外还需要还原剂 NADPH 和能源ATP合成过程分4个阶段P238。 (4)动物肝细胞中生成酮体(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和丙酮)。注:(1)肝脏组织 将乙酰COA转变为酮体;(2)肝外组织则将酮体转变为乙酰COA 4、动、植物β-氧化的区别 (1)动物:β氧化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脂肪酸的活化则在胞液中进行 产生的脂酰COA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必须以肉毒碱为载体,形成脂酰肉碱的 形式才能穿过线粒体膜 RC-SCoA 肉碱胞侧内购基质侧肉碱、xRC-scoA COA SH"亠RC肉碱 RC一肉碱 COA SH 肉碱脂酰转移酶I I: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以上转运机制首先在动物细胞中被确证,目前发现在植物细胞中脂酰COA也有 类似的转运机制 (2)植物:β氧化发生在乙醛酸体中(一种过氧化物酶体),也有在线粒体中进行。 (二)a—氧化 脂肪酸的Ca位氧化,每次脱去1分子CO 特点:
生物化学: 脂类代谢 山农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第 6 页 共 16 页 6 3、乙酰 COA 的去路 (1)进入 TCA CO2 和 H2O (2)进入乙醛酸循环 琥珀酸 进入线粒体 TCA 苹果酸 苹果酸 进入细胞质 草酰乙酸 丙酮酸 糖异生 (3)合成胆固醇。注:合成胆固醇的碳源为乙酰 COA,此外还需要还原剂 NADPH 和能源 ATP 合成过程分 4 个阶段 P238。 (4)动物肝细胞中生成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注:(1)肝脏组织 将乙酰 COA 转变为酮体;(2)肝外组织则将酮体转变为乙酰 COA。 4、动、植物β-氧化的区别 (1)动物:β-氧化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脂肪酸的活化则在胞液中进行, 产生的脂酰 COA 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必须以肉毒碱为载体,形成脂酰肉碱的 形式才能穿过线粒体膜。 I:肉碱脂酰转移酶 I II:肉碱脂酰转移酶 II 以上转运机制首先在动物细胞中被确证,目前发现在植物细胞中脂酰 COA 也有 类似的转运机制。 (2)植物:β-氧化发生在乙醛酸体中(一种过氧化物酶体),也有在线粒体中进行。 (二)α—氧化 脂肪酸的 Cα位氧化,每次脱去 1 分子 CO2 特点: 胞液侧 肉碱 内膜 肉碱 肉碱 肉碱 基质侧 R C - S C o A C o A S H I R C O R C O II C o A S H R C - S C o A O O
生物化学:脂类代谢山农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①需过氧化氢及脂肪酸过氧化物酶 ②以CC18的游离脂肪酸为底物 ③消除β一氧化的β-位阻,如β-碳原子上有取代基团(分枝)先 进行α-氧化,便可消除障碍 ④a-氧化协同β氧化可产生奇数的脂肪酸一丙酸(COA、ACP组成 成分丙aa前体) (三)-氧化 脂肪酸ω-端甲基发生氧化,先转变成羟甲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 -二羧酸的过程称为一氧化。 意义:形成α、ω-二羧酸,两端同时进行β-氧化,在生物体内加速脂肪酸的 降解,生成水溶物,消除石油污染 (四)酮体代谢 1、酮体的生成:主要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COA缩合而成。P219图8-7酮体的 生成途径 酮体的利用:酮体在肝内产生,本身不能利用。酮体随血液流到肝外组织(包 括心肌、骨骼肌及大脑等),进行氧化功能,酮体的分解。P20图8-8。 3、酮体的生理意义: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缺葡萄糖时,可利用酮体氧化分 解功能以节约葡萄糖,与脂肪酸相比,酮体能更为有效的代替葡萄糖,机体的 这种安排是把脂肪酸的氧化集中在肝脏中进行,在那里先把他消化为酮体,再 输出,以利于其他组织利用。 4、酮病: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含量很少,肝脏中产生酮体的速度和肝外组织 分解酮体的速度处于动态平衡中,由于酮体主要成分是酸性的物质,其大量积 存的结果常导致动物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 四、乙醛酸循环 1、意义:(1)在植物脂肪酸分解转化中是一个重要途径,将C C4酸补充 TCA循环中的C4酸。油料种子发芽,将脂肪—◆糖 7
生物化学: 脂类代谢 山农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第 7 页 共 16 页 7 ①需过氧化氢及脂肪酸过氧化物酶 ②以 C12—C18的游离脂肪酸为底物 ③消除β—氧化的β-位阻,如β-碳原子上有取代基团(分枝)先 进行α-氧化,便可消除障碍 ④α-氧化协同β氧化可产生奇数的脂肪酸—丙酸(COA、ACP 组成 成分丙 aa 前体) (三)ω—氧化 脂肪酸ω-端甲基发生氧化,先转变成羟甲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 α、ω-二羧酸的过程称为ω—氧化。 意义:形成α、ω-二羧酸,两端同时进行β-氧化,在生物体内加速脂肪酸的 降解,生成水溶物,消除石油污染。 (四)酮体代谢 1、 酮体的生成:主要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 COA 缩合而成。P219 图 8-7 酮体的 生成途径。 2、 酮体的利用:酮体在肝内产生,本身不能利用。酮体随血液流到肝外组织(包 括心肌、骨骼肌及大脑等),进行氧化功能,酮体的分解。P220 图 8-8。 3、 酮体的生理意义: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缺葡萄糖时,可利用酮体氧化分 解功能以节约葡萄糖,与脂肪酸相比,酮体能更为有效的代替葡萄糖,机体的 这种安排是把脂肪酸的氧化集中在肝脏中进行,在那里先把他消化为酮体,再 输出,以利于其他组织利用。 4、 酮病: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含量很少,肝脏中产生酮体的速度和肝外组织 分解酮体的速度处于动态平衡中,由于酮体主要成分是酸性的物质,其大量积 存的结果常导致动物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 四、乙醛酸循环 1、意义:(1)在植物脂肪酸分解转化中是一个重要途径,将 C2 C4 酸补充 TCA 循环中的 C4 酸。油料种子发芽,将脂肪 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