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年代5 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贵族和王公 都感到,尽管他们榨尽了臣民的膏血,他们的收入 还是弥补不了他们的日益庞大的支出。一切都很糟 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 众意识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舆论,甚 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也没有,除了卑鄙和自私 就什么也没有; 只有在我国的文学中才能看出美好未来。这个 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 方面却是伟大的。 恩格斯曾提醒我们,在十八世纪中叶,歌德、席勒、康 德、费希特以及稍晩的黑格尔等德国伟大的学者诞生了。恩 格斯强调指出:“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 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 因此,在这个时代,尽管德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落后 的,但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反映着德国市民同德国封建 专制制度进行斗争的丰富精神文化,仍然发展起来。克罗 史托克(1724-1803)开辟了德国市民文学的光荣时期;德 国革命民主主义戏剧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最大的代表莱辛 (1729-1781)在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中起了极大的作 用:歌德和席勒在早期创作中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从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33-634页 ②同上书,第634页
苦 难 — — 政 府 的 搜 刮 , 商 业 的 不 景 气 。 贵 族 和 王 公 都 感 到 , 尽 管 他 们 榨 尽 了 臣 民 的 膏 血 , 他 们 的 收 入 还 是 弥 补 不 了 他 们 的 日 益 庞 大 的 支 出 。 一 切 都 很 糟 糕 , 不 满 情 绪 笼 罩 了 全 国 。 没 有 教 育 , 没 有 影 响 群 众 意 识 的 工 具 , 没 有 出 版 自 由 , 没 有 社 会 舆 论 , 甚 至 连 比 较 大 宗 的 对 外 贸 易 也 没 有 , 除 了 卑 鄙 和 自 私 就 什 么 也 没 有 ; … … 只 有 在 我 国 的 文 学 中 才 能 看 出 美 好 未 来 。 这 个 时 代 在 政 治 和 社 会 方 面 是 可 耻 的 , 但 是 在 德 国 文 学 方 面 却 是 伟 大 的 。 ① 恩 格 斯 曾 提 醒 我 们 , 在 十 八 世 纪 中 叶 , 歌 德 、 席 勒 、 康 德 、 费 希 特 以 及 稍 晚 的 黑 格 尔 等 德 国 伟 大 的 学 者 诞 生 了 。 恩 格 斯 强 调 指 出 : “ 这 个 时 代 的 每 一 部 杰 作 都 渗 透 了 反 抗 当 时 整 个 德 国 社 会 的 叛 逆 的 精 神 。 ” ② 因 此 , 在 这 个 时 代 , 尽 管 德 国 在 经 济 上 和 政 治 上 是 落 后 的 , 但 从 十 八 世 纪 下 半 叶 开 始 的 反 映 着 德 国 市 民 同 德 国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进 行 斗 争 的 丰 富 精 神 文 化 , 仍 然 发 展 起 来 。 克 罗 卜 史 托 克 ( 1 7 2 4 — 1 8 0 3 ) 开 辟 了 德 国 市 民 文 学 的 光 荣 时 期 ; 德 国 革 命 民 主 主 义 戏 剧 创 始 人 、 德 国 古 典 美 学 最 大 的 代 表 莱 辛 ( 1 7 2 9 — 1 7 8 1 ) 在 德 国 资 产 阶 级 的 思 想 解 放 中 起 了 极 大 的 作 用 ; 歌 德 和 席 勒 在 早 期 创 作 中 掀 起 了 “ 狂 飙 突 进 ” 运 动 , 从 方 兴 未 艾 的 年 代 5 ① ② 同 上 书 , 第 6 3 4 页 。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 第 2 卷 , 第 6 3 3 — 6 3 4 页
6黑格尔:纯粹人格 而开创了德国市民自我觉醒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德国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矛盾性在哲学中得到 了最明显的反映,它具体反映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倾向之 间的斗争上。康德(1724-1804)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康 德早期著作的功绩在于:他指出以历史的态度来研究形形色 色的现象的重要性。如果太阳系的地球都有自己的历史,那 末,对地球上所有的存在物也必须从历史的观点来加以考察 康德第二创作时期(所谓“批判的”时期)主要是研究认识 论问题。他的功绩在于:他从认识这一领域排除了一切超经 验的、在经验之外的东西。按照他的意见,认识就在经验所 能达到的世界范围之内。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 批判》中,康德先是否定上帝的存在、意志自由和灵魂不死, 认为所有这一切都超出了感性经验范围;后又提出人的自由 的自我规定思想,对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的信仰又重新出现。 马克思出色地揭示了康德关于道德的唯心主义学说的社会基 础:“在康德那里,我们又发现了以现实的阶级利益为基础的 法国自由主义在德国所争取的特有形式。不管是康德或德国 市民(康德是他们的利益的粉饰者),都没有觉察到资产阶级 的这些理论思想是以物质利益和由物质生产关系所表达的利 益割裂开来,并把法国资产阶级意志的有物质动机的规定变 为‘自由意志’、自在和自为的意志、人类意志的纯粹自我规 定,从而就把这种意志变成纯粹思想上的概念规定和道德公 设。因此,当这种强有力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以恐怖 统治和无耻的资产阶级经营的形态出现的时候,德国小资产
而 开 创 了 德 国 市 民 自 我 觉 醒 进 程 的 一 个 重 要 阶 段 。 这 一 时 期 德 国 资 产 阶 级 解 放 运 动 的 矛 盾 性 在 哲 学 中 得 到 了 最 明 显 的 反 映 , 它 具 体 反 映 在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倾 向 之 间 的 斗 争 上 。 康 德 ( 1 7 2 4 — 1 8 0 4 ) 就 是 最 典 型 的 代 表 人 物 , 康 德 早 期 著 作 的 功 绩 在 于 : 他 指 出 以 历 史 的 态 度 来 研 究 形 形 色 色 的 现 象 的 重 要 性 。 如 果 太 阳 系 的 地 球 都 有 自 己 的 历 史 , 那 末 , 对 地 球 上 所 有 的 存 在 物 也 必 须 从 历 史 的 观 点 来 加 以 考 察 。 康 德 第 二 创 作 时 期 ( 所 谓 “ 批 判 的 ” 时 期 ) 主 要 是 研 究 认 识 论 问 题 。 他 的 功 绩 在 于 : 他 从 认 识 这 一 领 域 排 除 了 一 切 超 经 验 的 、 在 经 验 之 外 的 东 西 。 按 照 他 的 意 见 , 认 识 就 在 经 验 所 能 达 到 的 世 界 范 围 之 内 。 在 《 纯 粹 理 性 批 判 》 和 《 实 践 理 性 批 判 》 中 , 康 德 先 是 否 定 上 帝 的 存 在 、 意 志 自 由 和 灵 魂 不 死 , 认 为 所 有 这 一 切 都 超 出 了 感 性 经 验 范 围 ; 后 又 提 出 人 的 自 由 的 自 我 规 定 思 想 , 对 上 帝 存 在 和 灵 魂 不 死 的 信 仰 又 重 新 出 现 。 马 克 思 出 色 地 揭 示 了 康 德 关 于 道 德 的 唯 心 主 义 学 说 的 社 会 基 础 : “ 在 康 德 那 里 , 我 们 又 发 现 了 以 现 实 的 阶 级 利 益 为 基 础 的 法 国 自 由 主 义 在 德 国 所 争 取 的 特 有 形 式 。 不 管 是 康 德 或 德 国 市 民 ( 康 德 是 他 们 的 利 益 的 粉 饰 者 ) , 都 没 有 觉 察 到 资 产 阶 级 的 这 些 理 论 思 想 是 以 物 质 利 益 和 由 物 质 生 产 关 系 所 表 达 的 利 益 割 裂 开 来 , 并 把 法 国 资 产 阶 级 意 志 的 有 物 质 动 机 的 规 定 变 为 ‘ 自 由 意 志 ’ 、 自 在 和 自 为 的 意 志 、 人 类 意 志 的 纯 粹 自 我 规 定 , 从 而 就 把 这 种 意 志 变 成 纯 粹 思 想 上 的 概 念 规 定 和 道 德 公 设 。 因 此 , 当 这 种 强 有 力 的 资 产 阶 级 自 由 主 义 的 实 践 以 恐 怖 统 治 和 无 耻 的 资 产 阶 级 经 营 的 形 态 出 现 的 时 候 , 德 国 小 资 产 6 黑 格 尔 : 纯 粹 人 格
方兴未艾的年代7 者就在这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面前畏缩倒退了。”0的 确,康德哲学观点的缺点就在于内在的矛盾性,同时,他常 常极力把这些矛盾调和起来。他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动摇,在无神论和有神论、信仰和知识之间动摇,都源于此。 由于康德等人体现出的德国巨大的精神高涨,十八世纪 下半叶和十九世纪初的德国文化,已不能只看作是一个民族 的现象。德国的哲学以及古典文学乃是整个新兴资产阶级思 想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是具有国际性质的。马 克思说德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时,正是指这一点而 言的。 提出问题方面的伟大世界历史意义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资 产阶级唯心主义局限性,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他把康德等人的 唯心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最后一环 的黑格尔哲学,是整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上的一个特有 的现象。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的黑格尔,善于把人类各个 领域的知识归结为统一原则,从而作出最大的概括。在黑格 尔之前和黑格尔之后,哲学都很难做出类似的概括。 斯图加特市立文科中学的严谨少年 1770年8月27日,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 格尔出生于斯图加特市的一位绅士、税务局书记官的家庭。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781页
者 就 在 这 种 资 产 阶 级 自 由 主 义 的 实 践 面 前 畏 缩 倒 退 了 。 ” ① 的 确 , 康 德 哲 学 观 点 的 缺 点 就 在 于 内 在 的 矛 盾 性 , 同 时 , 他 常 常 极 力 把 这 些 矛 盾 调 和 起 来 。 他 在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之 间 动 摇 , 在 无 神 论 和 有 神 论 、 信 仰 和 知 识 之 间 动 摇 , 都 源 于 此 。 由 于 康 德 等 人 体 现 出 的 德 国 巨 大 的 精 神 高 涨 , 十 八 世 纪 下 半 叶 和 十 九 世 纪 初 的 德 国 文 化 , 已 不 能 只 看 作 是 一 个 民 族 的 现 象 。 德 国 的 哲 学 以 及 古 典 文 学 乃 是 整 个 新 兴 资 产 阶 级 思 想 发 展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也 就 是 说 , 是 具 有 国 际 性 质 的 。 马 克 思 说 德 国 哲 学 是 法 国 革 命 的 德 国 理 论 时 , 正 是 指 这 一 点 而 言 的 。 提 出 问 题 方 面 的 伟 大 世 界 历 史 意 义 和 解 决 问 题 方 面 的 资 产 阶 级 唯 心 主 义 局 限 性 , 构 成 了 德 国 古 典 哲 学 的 特 征 。 黑 格 尔 哲 学 正 是 在 这 个 背 景 下 产 生 的 。 他 把 康 德 等 人 的 唯 心 主 义 向 前 推 进 了 一 步 。 作 为 德 国 古 典 唯 心 主 义 最 后 一 环 的 黑 格 尔 哲 学 , 是 整 个 资 产 阶 级 意 识 形 态 发 展 上 的 一 个 特 有 的 现 象 。 具 有 百 科 全 书 式 的 学 识 的 黑 格 尔 , 善 于 把 人 类 各 个 领 域 的 知 识 归 结 为 统 一 原 则 , 从 而 作 出 最 大 的 概 括 。 在 黑 格 尔 之 前 和 黑 格 尔 之 后 , 哲 学 都 很 难 做 出 类 似 的 概 括 。 二 、 斯 图 加 特 市 立 文 科 中 学 的 严 谨 少 年 1 7 7 0 年 8 月 2 7 日 , 格 奥 尔 格 · 威 廉 · 弗 里 德 里 希 · 黑 格 尔 出 生 于 斯 图 加 特 市 的 一 位 绅 士 、 税 务 局 书 记 官 的 家 庭 。 严 方 兴 未 艾 的 年 代 7 ①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 第 2 卷 , 第 7 8 1 页
8黑格尔:纯粹人格 谨的家庭教育,使黑格尔从小学业出类拔萃。父亲认为:儿 子在学校里上的课是不够的。尽管威廉把各学科都学得很出 色,父亲仍为他聘请了家庭教师。父亲还认为:教育的目的 就是认识权威和秩序。这个思想影响了黑格尔一生。 读书是这个早慧的少年的最大乐趣,他把零用钱都买了 书。他喜欢读严肃的书;在中学时代,他就养成了一个独特 的习惯。那就是,把读过的书详细地摘录在一张张活页上,然 后按照语言学、美学、面相学、算学、几何学、心理学、史 学、神学和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 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存标签的文件夹里。这些文件 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一辈子 对于文艺作品,黑格尔不能说有中学以上的欣赏能力,在 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德国的诗歌散文名著纷纷问世,而这 位未来的哲学家均未读过。他所爱不释手的是一部以写实手 法描写市民间千篇一律日常琐事的书,叫《索菲游记,从默 墨尔到萨克森》(1769-1773)。黑格尔越读越入迷。他为人 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而且枯燥乏味。从现在保存的黑格尔 中学时代日记中,也散发着少年老成、谨小慎微、陈谷子烂 芝麻的气味。有一则是这样的:星期二,7月19日,先记载 了黑格尔和几个模范生一起被叫到教务处去,“并没有训斥我 们什么只是严肃地指令我们去规劝同学们,叫他们提防被拉 进那些庸俗放荡的娱乐聚会。并且举了一个例子,说有这么 一个团体,参加者都是些青年,男的十六七岁,女的十 黑格尔的传记作者库诺·菲舍尔写道:“当时谁也不曾料
谨 的 家 庭 教 育 , 使 黑 格 尔 从 小 学 业 出 类 拔 萃 。 父 亲 认 为 : 儿 子 在 学 校 里 上 的 课 是 不 够 的 。 尽 管 威 廉 把 各 学 科 都 学 得 很 出 色 , 父 亲 仍 为 他 聘 请 了 家 庭 教 师 。 父 亲 还 认 为 : 教 育 的 目 的 就 是 认 识 权 威 和 秩 序 。 这 个 思 想 影 响 了 黑 格 尔 一 生 。 读 书 是 这 个 早 慧 的 少 年 的 最 大 乐 趣 , 他 把 零 用 钱 都 买 了 书 。 他 喜 欢 读 严 肃 的 书 ; 在 中 学 时 代 , 他 就 养 成 了 一 个 独 特 的 习 惯 。 那 就 是 , 把 读 过 的 书 详 细 地 摘 录 在 一 张 张 活 页 上 , 然 后 按 照 语 言 学 、 美 学 、 面 相 学 、 算 学 、 几 何 学 、 心 理 学 、 史 学 、 神 学 和 哲 学 等 项 目 加 以 分 类 。 每 一 类 都 严 格 地 按 照 字 母 次 序 排 列 。 所 有 摘 录 都 放 在 贴 存 标 签 的 文 件 夹 里 。 这 些 文 件 夹 伴 随 了 这 位 哲 学 家 一 辈 子 。 对 于 文 艺 作 品 , 黑 格 尔 不 能 说 有 中 学 以 上 的 欣 赏 能 力 , 在 他 的 童 年 和 少 年 时 期 , 德 国 的 诗 歌 散 文 名 著 纷 纷 问 世 , 而 这 位 未 来 的 哲 学 家 均 未 读 过 。 他 所 爱 不 释 手 的 是 一 部 以 写 实 手 法 描 写 市 民 间 千 篇 一 律 日 常 琐 事 的 书 , 叫 《 索 菲 游 记 , 从 默 墨 尔 到 萨 克 森 》 ( 1 7 6 9 — 1 7 7 3 ) 。 黑 格 尔 越 读 越 入 迷 。 他 为 人 循 规 蹈 矩 , 安 分 守 己 , 而 且 枯 燥 乏 味 。 从 现 在 保 存 的 黑 格 尔 中 学 时 代 日 记 中 , 也 散 发 着 少 年 老 成 、 谨 小 慎 微 、 陈 谷 子 烂 芝 麻 的 气 味 。 有 一 则 是 这 样 的 : 星 期 二 , 7 月 1 9 日 , 先 记 载 了 黑 格 尔 和 几 个 模 范 生 一 起 被 叫 到 教 务 处 去 , “ 并 没 有 训 斥 我 们 什 么 只 是 严 肃 地 指 令 我 们 去 规 劝 同 学 们 , 叫 他 们 提 防 被 拉 进 那 些 庸 俗 放 荡 的 娱 乐 聚 会 。 并 且 举 了 一 个 例 子 , 说 有 这 么 一 个 团 体 , 参 加 者 都 是 些 青 年 , 男 的 十 六 七 岁 , 女 的 十 一 二 岁 … … ” 黑 格 尔 的 传 记 作 者 库 诺 · 菲 舍 尔 写 道 : “ 当 时 谁 也 不 曾 料 8 黑 格 尔 : 纯 粹 人 格
方兴未艾的年代9 到,这个陶醉于如此一部乏味小说的平庸少年竟会脱胎换骨, 成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他还将孜孜不倦,力图前进,有朝 日作为当代第一位哲学家而出现。”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在他的中学时代留下了两篇作品:以 启蒙的唯理主义精神写成的《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 (1787)和《论古代诗人的某些特点》(1788)。后一篇在主题 上同席勒的《论素朴诗和感伤诗》一文很相近,得到的评语 是“大有后望”。黑格尔对近代文学缺乏鉴赏力,但他却以通 晓古典文学而见长。他醉心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 剧。据他看来,近代诗人再也起不到古代诗人那样大的作用 了。古代作品的优秀品质和无可争辩的长处就在于纯朴。他 们的思想不是取自书本,而是直接源于生活和自然。 他的中学毕业讲演是《土耳其人治下艺术与科学之衰 落》,借题发挥,触目惊心地对比了家乡符腾堡的优秀,取悦 了老师、学监,特别是公爵。这年10月,他顺利拿到了奖学 金,他将赴图宾根修道院的神学院学习 和他进同一所神学院的,有两位中学时代的挚友:弗里 德里希·荷尔德林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尤 其是谢林这位哲学家,今后将成为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并 同黑格尔有着深远的联系。 、“自由之树 “黑格尔早期思想是以法国革命及拿破仑为中心的。” 卢卡奇
到 , 这 个 陶 醉 于 如 此 一 部 乏 味 小 说 的 平 庸 少 年 竟 会 脱 胎 换 骨 , 成 为 一 个 深 刻 的 思 想 家 , 他 还 将 孜 孜 不 倦 , 力 图 前 进 , 有 朝 一 日 作 为 当 代 第 一 位 哲 学 家 而 出 现 。 ” 就 是 这 样 一 个 少 年 , 在 他 的 中 学 时 代 留 下 了 两 篇 作 品 : 以 启 蒙 的 唯 理 主 义 精 神 写 成 的 《 论 希 腊 人 和 罗 马 人 的 宗 教 》 ( 1 7 8 7 ) 和 《 论 古 代 诗 人 的 某 些 特 点 》 ( 1 7 8 8 ) 。 后 一 篇 在 主 题 上 同 席 勒 的 《 论 素 朴 诗 和 感 伤 诗 》 一 文 很 相 近 , 得 到 的 评 语 是 “ 大 有 后 望 ” 。 黑 格 尔 对 近 代 文 学 缺 乏 鉴 赏 力 , 但 他 却 以 通 晓 古 典 文 学 而 见 长 。 他 醉 心 于 索 福 克 勒 斯 和 欧 里 庇 得 斯 的 悲 剧 。 据 他 看 来 , 近 代 诗 人 再 也 起 不 到 古 代 诗 人 那 样 大 的 作 用 了 。 古 代 作 品 的 优 秀 品 质 和 无 可 争 辩 的 长 处 就 在 于 纯 朴 。 他 们 的 思 想 不 是 取 自 书 本 , 而 是 直 接 源 于 生 活 和 自 然 。 他 的 中 学 毕 业 讲 演 是 《 土 耳 其 人 治 下 艺 术 与 科 学 之 衰 落 》 , 借 题 发 挥 , 触 目 惊 心 地 对 比 了 家 乡 符 腾 堡 的 优 秀 , 取 悦 了 老 师 、 学 监 , 特 别 是 公 爵 。 这 年 1 0 月 , 他 顺 利 拿 到 了 奖 学 金 , 他 将 赴 图 宾 根 修 道 院 的 神 学 院 学 习 。 和 他 进 同 一 所 神 学 院 的 , 有 两 位 中 学 时 代 的 挚 友 : 弗 里 德 里 希 · 荷 尔 德 林 和 弗 里 德 里 希 · 威 廉 · 约 瑟 夫 · 谢 林 。 尤 其 是 谢 林 这 位 哲 学 家 , 今 后 将 成 为 哲 学 史 上 的 重 要 人 物 , 并 同 黑 格 尔 有 着 深 远 的 联 系 。 三 、 “ 自 由 之 树 ” “ 黑 格 尔 早 期 思 想 是 以 法 国 革 命 及 拿 破 仑 为 中 心 的 。 ” — — 卢 卡 奇 方 兴 未 艾 的 年 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