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 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 分家以后,院内外 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 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 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两次。家里 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伺候我 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 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婆婆还说: “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 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 吗?我从门外 向你母亲回答。”(老婆婆)话未说 完,我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 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 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 呀?”等到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 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的成 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 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 的 你应当用得上它!”回忆这些旧日遗物,好象昨 人林不住要大
译文 •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 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 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 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 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两次。家里 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伺候我 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 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婆婆还说: “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 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 吗?’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老婆婆)话未说 完,我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 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 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 呀?”等到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 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的成 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 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 的,日后你应当用得上它!”回忆这些旧日遗物,好象昨 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摘颯文意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 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 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 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 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牗而 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 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 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 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