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活化为S-腺苷蛋氨酸后即可提供 甲基,当供出甲基后,变成S-腺苷同型半胱 氨酸,它脱去腺苷,就变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它再接受甲基,又能变成蛋氨酸。蛋氨酸 再活化后,又产生S-腺苷蛋氨酸。这样循环 往复,在生物体内形成蛋氨酸的甲基转移循 环
蛋氨酸活化为S-腺苷蛋氨酸后即可提供 甲基,当供出甲基后,变成S-腺苷同型半胱 氨酸,它脱去腺苷,就变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它再接受甲基,又能变成蛋氨酸。蛋氨酸 再活化后,又产生S-腺苷蛋氨酸。这样循环 往复,在生物体内形成蛋氨酸的甲基转移循 环
FHa 蛋氨酸 ATP N-CH2-FH PPi +Pi 同型半胱氨酸 S腺苷蛋氨酸 腺苷 RH s腺苷同 f20 型半胱氨酸 R-CH: 图2-11蛋氨酸的甲基转移循环
(2)甲基的转移和甲基化顺序 ◼ 咖啡碱的合成中,嘌呤甲基化的过程,是 先由7-甲基黄嘌呤甲基化形成可可碱(3, 7-二甲基黄嘌呤),再由可可碱甲基化形成 咖啡碱。 ◼ 咖啡碱嘌呤环上的甲基是由S-腺苷蛋氨酸 供给,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按7、3、1 氮原子位置的先后顺序进行甲基化作用
(2)甲基的转移和甲基化顺序 ◼ 咖啡碱的合成中,嘌呤甲基化的过程,是 先由7-甲基黄嘌呤甲基化形成可可碱(3, 7-二甲基黄嘌呤),再由可可碱甲基化形成 咖啡碱。 ◼ 咖啡碱嘌呤环上的甲基是由S-腺苷蛋氨酸 供给,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按7、3、1 氮原子位置的先后顺序进行甲基化作用
(三)、茶树体内的嘌呤合成代谢与咖 啡碱生物的合成途径 1、腺苷酸琥珀合成酶与裂解酶;2、 AMP脱氨酶;3、IMP脱氢酶;4、 GMP合成酶;5、GMP脱氨酶;6、 GMP还原酶;7、核苷激酶或核苷转磷 酸酶;8、5′-核苷酸酶或磷酸酶;9、 11、12、N-甲基转移酶;10、N-甲基 核苷酶;13、鸟嘌呤核苷脱氨酶;14、 PRPP合成酶
(三)、茶树体内的嘌呤合成代谢与咖 啡碱生物的合成途径 1、腺苷酸琥珀合成酶与裂解酶;2、 AMP脱氨酶;3、IMP脱氢酶;4、 GMP合成酶;5、GMP脱氨酶;6、 GMP还原酶;7、核苷激酶或核苷转磷 酸酶;8、5′-核苷酸酶或磷酸酶;9、 11、12、N-甲基转移酶;10、N-甲基 核苷酶;13、鸟嘌呤核苷脱氨酶;14、 PRPP合成酶
(四) 咖啡碱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酶 ◼ N-甲基转移酶 茶树体内只有三种N-甲基转移酶,分别为 黄嘌呤核苷N-甲基转移酶(7-NMT)、7-甲基黄 嘌呤N-甲基转移酶(3-NMT)和可可碱N-甲基 转移酶(1-NMT)。其中以3-NMT活性最高, 它的活性是7-NMT和1-NMT活性总和的10倍 以上,因此,在生物合成旺盛的芽叶中,常 常有可可碱的大量积累。H.Ashihara等研究 发现,四个月的茶树幼苗中的咖啡碱主要分 布在叶片内,而合成咖啡碱的先质可可碱只 存在嫩叶中,咖啡碱是在嫩叶中经可可碱合 成的
(四) 咖啡碱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酶 ◼ N-甲基转移酶 茶树体内只有三种N-甲基转移酶,分别为 黄嘌呤核苷N-甲基转移酶(7-NMT)、7-甲基黄 嘌呤N-甲基转移酶(3-NMT)和可可碱N-甲基 转移酶(1-NMT)。其中以3-NMT活性最高, 它的活性是7-NMT和1-NMT活性总和的10倍 以上,因此,在生物合成旺盛的芽叶中,常 常有可可碱的大量积累。H.Ashihara等研究 发现,四个月的茶树幼苗中的咖啡碱主要分 布在叶片内,而合成咖啡碱的先质可可碱只 存在嫩叶中,咖啡碱是在嫩叶中经可可碱合 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