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 (6)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树铭的等效内阻Ro及其开路电压Ux。线路及数据 表格自拟。 图2-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时应注意电流表量程的史换 2.步骤“5)”中,电压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 3.用力表直接测R。时,树路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兔损坏力用表。其次,欧 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4.用零示法测量Uc时,应先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全接近于Uc,再按图2-2测量。 5.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 加性与齐次性。 2.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杏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 作结论 3.通过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实验步骤6及分析表格6-2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 结论? 4.根据步骤2、3、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藏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 5.根据步骤1、5、6的儿种方法测得的Uoc与R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6.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 的电源(U,或U)短接置零? (2)实验电路中,若 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选加性与齐次性还 成立吗?为什么? (3)在求戴维南或苦顿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s。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 杏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2-2)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 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 (4)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实验三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L.验证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R一fX~f及Xe一f待性曲线。 2.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 二、预习要点 1.如何判断一个负找阻抗是感性还是容性: 2.双踪示波器1何使用。 三、 实验所用仪表和仪器 字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备注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2 交流毫伏表 0-600V 3 双踪示波器 自备 频率计 5实验线路元件 R=IKQ,r=519,C=luF,L 10mH 1 DG1-05 四、实验内容 1.R、L、C元件的阳抗频率特性测量电路图3-1所示 通过电缆线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接全如图31的电路,作为微励源山,并 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使微励电压的有效值为U=3V,并保持不变。 使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从20OH遂渐增至5KHz(用频率计测量),并使开关S分别接通 R,L、C三个元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并计算各频率点时的R和c(即Ur/T)以 收R=U/IR、X=U/Iu及X=U/Ic之值。 图中的r是提供量回路中流用的标准小由阻,山于下的阻值远小于被元件的阻抗值 因此可以认为AB之间的电压就是被测元件R、L或C两端的电压,流过被测元件的电流 则可山r两端的电压除以r所得。 2.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在不同频率下各元件阻抗角的变化情况,按图3-2记求n和m,算 出p L<C- 图3-1 图3-2 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与被测元件两端的电压,亦就展现出被测元件两端的电压和 流过该元件电流的波形,从而可在荧光屏上测出电压与电流的幅值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接通C测试时,信号源的频率应控制在200一2500Hz之间, 2.交流毫伏表属于高阴抗巾表测量前必须先调零。 3.测p时,示波器的"Vdiv和"vdiv的微调旋钮应旋置“校准位置” 测量R、L、C各个元件的阻抗角时,为什么要与它们串联一个小电阻?可杏用一个小 电感或大电容代替?为什么? 4.元件的阻抗角(即相位差φ)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而改变,将各个不同频率下的 相位差世在以频率£为横坐标、阻抗角φ为纵座标的座标纸上,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 即得到阻抗角的频率特性曲线 5.用双踪示波器测量阻抗角的方法如图3-2所示。从荧光屏上数得一个周期占格, 相位差占m格,则实际的相位差p(阻抗角)为 p=m×3600 (度)。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绘制R、L、C三个元件的阻抗颜率特性曲线,从中可得 出什么结论? 2.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绘制R、L、C三个元件串联的阻抗角率特性曲线,并 总结、归纳出结论。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念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要点 1.参阅课外资料,了解山光灯的启辉原理: 2.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三、实验所用仪表和仪器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交流电压表 0-500V 1 2 交流电流表 0-5A 3 功率表 1 (DGJ-07) 4 自楊调压器 1 5 镇流举、启辉器 与40W灯管配用各1 DGJ-04 6 山光灯灯管 40W 1 屏内 7 电容器 1uF,2.2F4.7μF/500V各1 DGJ-05 8 白炽灯及灯座 220V,15W 1-3 DG1-04 9 电流插座 3DGJ-04 四、实验内容 1.山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uA:A 图4-1 口光灯线路图41所示,图中A是口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启辉器。按图41 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榆出电压缓慢增大, 直到山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然后将电压调全220V,测量功率卫,电 流I,电压U,U,U等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
测量数值 计算值 P(W)Cosp I(A)U(V)UL(V)UA(V)r(2)Cosip 启辉值 正常工作值 2.并联电容器电路 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4-2组成实验线路。 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记录功率表、 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 二次重复测量。数据记入下页表中。 A L 20 图4-2 电容值 测量数值 计算值 (pF) P(W)COSp U(V)I (A)IL(A)Ic(A) I'(A)Coscp 0 、1 2.2 4.7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 2.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 3.线路接线下确,川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杏良好。 六、实验报告 1.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2.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4.间题回答与过论: (1)在山常生活中,当山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 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山光灯点亮(DG-04实验挂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