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总分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 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别忘了,对自 己说一声:我能行! 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翘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①褴褛 改为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诗文原句:(共4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词:“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长河落日圆(王 维《使至塞上》)”,“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 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深情的 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一览众山小”之豪情:王 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哲理;在国家 受辱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凛 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3.用一组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的句子(至少含有三个分句),勾勒你眼中的校园生活 或者表达你对校园生活的某种情感。(2分) 示例1:校园就是乐园,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探索奧秘;在这里,我们放飞心灵 感受快乐;在这里我们建立友谊,共同成长。 示例2:校园里,长长的台阶记录着我们进步的脚印;明亮的灯光注视着我们专注的神
泗水县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 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别忘了,对自 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 分)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翘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①褴褛..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诗文原句:(共 4 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词: “乱花渐欲迷人眼, 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 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 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深情的 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之豪情;王 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在国家 受辱.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凛 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3.用一组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的句子(至少含有三个分句),勾勒你眼中的校园生活, 或者表达你对校园生活的某种情感。(2 分) 示例 1:校园就是乐园,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探索奥秘;在这里,我们放飞心灵, 感受快乐;在这里我们建立友谊,共同成长。 示例 2:校园里,长长的台阶记录着我们进步的脚印;明亮的灯光注视着我们专注的神
情;热闹的操场承载着我们快乐的身影。 你的创意 4.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协理 荣国府”“煮酒论英雄”“风雪山神庙”“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和主人公分别是 (2分) 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10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6.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1分) 7.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二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彼竭我盈 (2)望其旗靡 (3)臣之妻私臣 (4)今齐地方千里 9.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0.【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
情;热闹的操场承载着我们快乐的身影。 你的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协理 荣国府 ”“ 煮 酒 论 英 雄 ”“ 风 雪 山 神 庙 ”“ 三打白骨精 ” 等 故 事 和 主 人 公 分 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 5——10 题。 (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 分) 6.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7.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 分 (二)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彼竭我盈. (2)望其旗靡. (3)臣之妻私.臣 (4)今齐地方.千里 9.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0.【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___________的方法得出的
结论性的话是“ (4分)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 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题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5〕,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 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2.依照下面格式,按要求填空。(4分) 例: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如:法显、玄奘。 (1)埋头苦干的人。如 (2)拼命硬干的人。如 13.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 所批驳的观点是 (4分) 1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请你简要说明。(4分) (二)自主创新铸就科技奥运 两年后,第29届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将在全场91000名观众的欢呼声中,在俗称“鸟 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91000人,相当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所能容纳观众数的
结论性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 分)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 分)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 示?(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2——题。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5〕,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 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2.依照下面格式,按要求填空。(4 分) 例: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如:法显、玄奘。 (1) 埋头苦干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拼命硬干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请你简要说明。(4 分) (二)自主创新铸就科技奥运 两年后,第 29 届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将在全场 91000 名观众的欢呼声中,在俗称“鸟 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91000 人,相当于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所能容纳观众数的
近2倍。9万多观众坐在一起,怎么让他们感觉舒适?依靠着自主创新,中国人以充满科技 含量和想像力的设计,出色地解决了场馆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鸟巢”的看台,是为了让观众得到最好观赛效果而特别设计的。大多数体育场馆,并 不十分讲究看台的设计。而“鸟巢”的看台,却被设计得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碗”,是环 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这样一来,无论观众坐在“鸟巢 的哪个位置,和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一般大跨度体育场馆,屋顶看上去很杂乱,观众抬起头看到的是屋架、风管、爬梯、各 种设备管道……既不美观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坐在“鸟巢”的观众席向上看,除了蓝天白 云,只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窗棂纸”——那是“鸟巢”屋顶双层膜结构的下层。这层 半透明的PTFE膜像家庭装修中的吊顶,遮蔽了错综复杂的钢结构屋顶和屋架内的设备、管 道,观众视线内没有任何杂乱的物体,无形中就会把目光都聚焦向场内的赛事 9万多人同时观赛,现场的声音之嘈杂可想而知,如果场内没有良好的吸声材料和声学 效果,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将很难听清场内的广播。“鸟巢”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能 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枓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 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完全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 的观众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 8月的北京,天气炎热,91000人坐在—个体育场里看比赛,如何增加其舒适度? 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们经过多次论证,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 拟方法,对“鸟巢”的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它可以精确模拟 出“鸟巢”的钢结构和膜结构,模拟出91000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 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现在,“鸟 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
近 2 倍。9 万多观众坐在一起,怎么让他们感觉舒适?依靠着自主创新,中国人以充满科技 含量和想像力的设计,出色地解决了场馆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鸟巢”的看台,是为了让观众得到最好观赛效果而特别设计的。大多数体育场馆,并 不十分讲究看台的设计。而“鸟巢”的看台,却被设计得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碗”,是环 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这样一来,无论观众坐在“鸟巢” 的哪个位置,和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 140 米左右。 一般大跨度体育场馆,屋顶看上去很杂乱,观众抬起头看到的是屋架、风管、爬梯、各 种设备管道……既不美观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坐在“鸟巢”的观众席向上看,除了蓝天白 云,只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窗棂纸”——那是“鸟巢”屋顶双层膜结构的下层。这层 半透明的 PTFE 膜像家庭装修中的吊顶,遮蔽了错综复杂的钢结构屋顶和屋架内的设备、管 道,观众视线内没有任何杂乱的物体,无形中就会把目光都聚焦向场内的赛事。 9 万多人同时观赛,现场的声音之嘈杂可想而知,如果场内没有良好的吸声材料和声学 效果,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将很难听清场内的广播。“鸟巢”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能 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 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 0.6——这个数字完全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 的观众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 8 月的北京,天气炎热,91000 人坐在一个体育场里看比赛,如何增加其舒适度? “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们经过多次论证,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 CFD 模 拟方法,对“鸟巢”的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它可以精确模拟 出“鸟巢”的钢结构和膜结构,模拟出 91000 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 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现在,“鸟 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
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 达到较好的舒适度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超过200个轮椅位置。相比普通座椅,这 些轮椅座席的高度都作了提升,以保证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而对于听力和视力损伤的 观众,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在“鸟 巢″观赛的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15.整体感知:如果想迅速知道文章整体内容,应当留意文中哪些语句?(2分) 16.内容梳理:从获得好的观赛效果的角度,用简洁的文字列举“鸟巢”建设中人性 化的细节设计。(4分) (1)把看台设计成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 (2) 17.局部把握:中方设计师在设计“鸟巢”的通风设施时主要经历了哪两大工作阶段? 4分) (三)人,总要仰望点什么(18分) 李兴濂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 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 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切情傃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岀,他突然被 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囻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 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 VIP 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 达到较好的舒适度。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超过 200 个轮椅位置。相比普通座椅,这 些轮椅座席的高度都作了提升,以保证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而对于听力和视力损伤的 观众,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在“鸟 巢”观赛的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15.整体感知:如果想迅速知道文章整体内容,应当留意文中哪些语句?(2 分) 16.内容梳理:从获得好的观赛效果的角度,用简洁的文字列举“鸟巢”建设中人性 化的细节设计。(4 分) (1) 把看台设计成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 (2) (3) 17.局部把握:中方设计师在设计“鸟巢”的通风设施时主要经历了哪两大工作阶段? (4 分) (三)人,总要仰望点什么(18 分) 李兴濂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 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 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 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 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