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潜在竞争对手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特定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 现有企业可能作出的反应 新厂家进入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行业特点决定的 难易程度。影响因素包括: 1)规模经济: 2)产品差别: 客观、主观因素造成的品牌效应 3)在位优势 专利优势、劳动成本优势、进货优势、销售优势 16
16 – B、 潜在竞争对手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特定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 – 现有企业可能作出的反应 – 新厂家进入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行业特点决定的 难易程度。影响因素包括: 1) 规模经济: 2) 产品差别: 客观、主观因素造成的品牌效应 3) 在位优势: 专利优势、劳动成本优势、进货优势、销售优势
C.替代品生产厂家 具有相同功能或使用价值得不同种类的产品, 因为它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同种需要, 所以被称为“替代品”,其分析包括: 1)确定可替代本企业产品的产品; 2)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行业产品 造成威胁
17 – C. 替代品生产厂家 具有相同功能或使用价值得不同种类的产品, 因为它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同种需要, 所以被称为“替代品”,其分析包括: 1) 确定可替代本企业产品的产品; 2) 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行业产品 造成威胁
D、顾客 1)两方面的影响: A、用户总需求决定着行业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 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B、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 竞争,从而影响企业获利能力 2)需求潜力研究:(购买者、购买能力、购 买欲望) ①总需求研究;(市场容量、有效需求及潜在 需求); ②需求结构研究;(需求类别和构成); ③用户购买力研究; 18
18 – D、 顾客: – 1)两方面的影响: • A、用户总需求决定着行业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 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 B、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 竞争,从而影响企业获利能力。 – 2)需求潜力研究:(购买者、购买能力、购 买欲望) ①总需求研究;(市场容量、有效需求及潜在 需求); ②需求结构研究;(需求类别和构成); ③用户购买力研究;
3)用户讨价能力研究: 用户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①购买量大小: 购买量大,则价格谈判能力强; ②企业产品的性质: 企业产品无差异,则用户价格谈判能力强; ③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指沿产业链上游的纵向一体化,亦即制造业企业将 经营范围扩大到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生 或商业企业进入到产品制造的领域 ④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的重要性 大,则弱
19 – 3) 用户讨价能力研究: 用户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①购买量大小: 购买量大,则价格谈判能力强; ②企业产品的性质: 企业产品无差异,则用户价格谈判能力强; ③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指沿产业链上游的纵向一体化,亦即制造业企业将 经营范围扩大到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生产, 或商业企业进入到产品制造的领域; ④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的重要性: 大,则弱
E.供应商研究: 1)影响: A、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生产要素, 影响着企业生产规模的维持和扩大 B、供货时要求的价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成本 的高低。 2)研究两方面内容: A、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或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 B、供应商的讨价能力。 3)需要分析因素 ①是否存在其他供货渠道 ②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 ③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 ④企业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前向一体化”是沿产业链下游的纵向一体化。 20
20 E. 供应商研究: 1)影响: A、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生产要素, 影响着企业生产规模的维持和扩大; B、供货时要求的价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成本 的高低。 2)研究两方面内容: A、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或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 B、供应商的讨价能力。 3)需要分析因素: ①是否存在其他供货渠道; ②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 ③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 ④企业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前向一体化”是沿产业链下游的纵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