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6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11 第19卷 (总82期) Vol.19 JOURNAL O)F SJTU(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ec.·No.82 2012年台湾选举对政党体系的影响 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台湾立法机构选举所采取的以单名选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并立式 两票制和各级行政首长选举所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有利于强化既有两党体系,使其 朝均等制衡的方向发展。基于国、民两党目前在“立法院”的席次分布和22个县市长选 举的得票近况,民进党恐难赢得2012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在立法机构也仍将处 于少数地位,但两党在这次“二合一”选举中的得票数和得票率将趋于接近。 关键词:选举制度;政党体系;国民党;民进党;“泛蓝”;“泛绿” 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095(2011)06-0013-10 2012年1月台湾地区将首次合并举行最 选举后更为明显。该次选举首次实行单名选 高领导人和立法机构改选。这一即将来临的 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并立式两票制, “二合一”选举,可望进一步强化岛内的两党体 在理论上属于“半比例代表制”,但比例性不 系。其社会原因是两大政党各有源于不同阶 如原先多名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而有 层、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大部分民众 利于大党。258-261由于“不分区立委”名额不 在身份认同、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 到“区域立委”的一半,无法有效冲淡单名选 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蓝、绿”分野;其制度性根 区首名过关制的非比例性,加上5%政党门槛 源是台湾“立法院”选举所采取的以单席选区 限制,中小政党受到选举制度的心理和机械 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并立式两票制和多 效应的双重制约。【]0-?选举中国民党的得票 年来县市长、“直辖市长”和最高领导人选举所 率高出民进党15%,在席次上呈现3比1的 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鉴于岛内“蓝略大于 明显优势,享受到单名选区制的得票红利。 绿”的基本盘并未因为2009年以来的多次选举 但民进党挫败的更深层原因是陈水扁当局的 发生根本逆转,民进党要赢得2012年的“二合 贪腐无能,在两岸关系发展上倒行逆施,“闭 一”选举,仍有相当难度。虽然均衡两党体系 关锁国”,[179-180在2009年开始的11个“立 将成为岛内政治常态,民进党在“总统”和“立 委”席位的补选中,民进党所获得总票数比国 法院”选举的得票率可望较2008年大幅增长, 民党多了5万多张,占所有票数的比率也比 但其作为“在野党”以及在“立法院”的少数地 国民党高了5个多百分点,同时还赢得了其 位,短期难以改变。 中的7个席位,使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位 增加到33席。]8但“立委”补选的投票率普 一、“立法院”内部政党生态的变化 遍偏低,大量的“泛蓝”选民未投票,国民党地 台湾两党体系的特征在2008年“立法院” 方派系的内斗也对选情产生了不利影响。[5]1 收稿日期:2011-09-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研究”(10BZZ040) 作者简介:林冈(1953-),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9卷 故民进党在上述“立委”补选中的有利势头未 雄市9个选区中,只有12人登记,其中有7个 必就能延续到2012年的“立委”选举。 选区都只有1人登记,如此也就没有必要进行 1,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党内初选过程及其特点 党内初选。)此外,在提名过程中,国民党内派 2012年“立委”选举,是台湾实行单名选区 系活动受到较多限制,要么限定在地方层次, 两票制新选制后第一次“立委”改选。从理论 要么体现为国民党和亲民党的权力斗争。反 上说,在单名选区制下,基层服务是影响选民 观民进党内登记参选的人数众多,竞争也较激 投票行为的重要因素,争取连任者不管是在初 烈。这跟民进党现任“立委”数目少固然有关, 选过程,还是在最后选举中,都享有一定的先 也跟该党的选举传统分不开。两党的派系结 天优势。国民党的“区域立委”人数比民进党 构不同,导致提名运作的重要区别。就现任 享有绝对优势(50席比19席),在初选中的竞 “区域立委”的被提名原地参选的比例而言,国 争程度不如民进党激烈。在现有50名“区域立 民党为86%,民进党74%,后者的党内竞争更 委”中,有43名获得提名。在未被提名的7位 强些,可能影响到选举结果。 党籍“立委”中,蒋孝严(三连任)和李复兴在初 2.“立委"选举的可能结果 选中败给了具有亲民党背景的罗淑蕾和邱毅。 2012年“立委”选举的结果主要取决于73 在19个民进党籍“立委”选区,国民党采取征召 个选区。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宣称民进党 为主的提名方式。在4个无党籍“立委”选区, 在总席位113席中,可能获得48席到57席,林 国民党提名2人,在台中2区和澎湖选区国民 浊水表示该党可能过半,也就是拿到57席以 党不提名,礼让无党籍的颜清标和林炳坤。截 上。8根据“蓝、绿”基本支持者的分布情况,一 至2011年9月初,国民党在73个选区总共提 般认为民进党可望分得34席“不分区立委”中 名71人。其中寻求连任的43人,超过60%。 的16席,原住民“立委”顶多1席。这样,民进 在平地和山地原住民“立委”部分,国民党各提 党要达到过半目标,就必须获得40席“区域立 名2人(其中三人为现任者),预留与无党籍或 委”。而从以下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可能性 亲民党候选人的合作空间。[6幻 基本不存在。 民进党的“区域立委”只有19席位,在党内 我们可以将民进党或多或少有可能获胜的 提名过程中将另外14个选区(即在2008年“立 选区分为七类(见表1)。A类选区是2008年以 委”选举中民进党虽未获胜,但得票率超过 来由民进党掌控的选区,并由现任“立委”争取连 42.5%的选区)也列为非艰困选区,开放党内 任,共有10个。B类选区也是2008年以来由民 初选竞争,其余选区采取征召办法。在开放初 进党掌控的选区,但由非现任“立委”参选,共有 选的33个选区中,有19个选区出现多人相争 3个。在这13个选区中,民进党在2009年县市 的局面,但其后有多人退出,真正进行民调的 长和2010年五市市长选举中,都取得了过半的 只有13个选区,其中6个选区通过“互比式”民 选票,属于对国民党最为艰困的选区。 调决定候选人,7个选区实行“对比式”民调。 C类选区是2008年后因国民党原任“立 就目前民进党掌控的19个“立委”选区而言,14 委”贿选案定谳而进行补选,结果由民进党掌 位现任“立委”获得提名,另有5位由非现任者 控的3个选区。其中2个选区由现任民进党 参选。在原住民“立委”候选人部分,民进党仅 “立委”争取连任。在这3个选区中,有2个选 提名1人参选。除了国民党和民进党寻求连任 区在2009年和2010年的地方首长选举中,民 的57人,加上无党籍的颜清标和林炳坤外,有 进党的得票率超过50%,1个选区超过 14名“区域立委”席位,双方均由“新人”或“转 47.5%。D类选区是原国民党“立委”参选县长 换跑道”者出面角逐(如民进党籍“立委”赖坤 进行补选后由民进党掌控的选区,共有3个。 成在初选败北后转到花莲县参选)。 在2008年“立委”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在这三 国、民两党在初选过程中的一个不同点 个选区中的得票率都超过了60%。在2009年 是,国民党登记参选的人数相对较少。如在高 县长选举中,吴志扬在全县得票率超过52%,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1年第6期 林冈2012年台湾选举对政党体系的影响 15 表12012年部分“立委”选区的选情比较 2012年候选人 2008年候选人和得票率(%) 类别 选区 2009~2010年县市长选举中 国民党 民进党 国民党 得票率 民进党 得票率 民进党得票 Al 新北2区 钱薇娟 林淑芬 柯淑敏 39.93 林淑芬 43.17 超过50% A2 台南1区 欧崇敬 叶宜津 洪玉钦 44.74 叶宜津 54.57 超过50% A3 台南2区 周赐海 黄伟哲 李和顺 40.83 黄伟哲 59.17 超过50% A4 台南3区 谢龙介 陈事妃 王显婷 49.73 陈亭妃 50.27 超过50% A5 台南4区 苏俊宾 许添财 高思博 48.36 赖清德 51.64 超过50% A6 高雄5区 罗世雄 管婆玲 罗世雄 48.85 管碧玲 50.54 超过50% A7 高雄9区 林国正 郭政成 林国正 46.02 郭致成 51.98 超过50% A8 屏东1区 罗志明 苏震清 蔡章 43.41 苏展清 46.91 超过50% A9 屏东3区 龚瑞维 潘孟安 苏清泉 43.00 潘孟安 51.31 超过50% A10 嘉义2区 陈以真 陈明文 涂文生 47.12 张花冠 57.05 超过50% 新北3区 李乾龙 高志鹏 朱晓俊 48.25 余天 49.51 超过50% B2 台南5区 李全教 陈唐山 吴健保 47,34 李俊轂 52.66 超过50% B3 高雄4区 邱于轩 林岱桦 吴光训 43.00 陈启显 45.14 超过50% 桃园2区 粤正井 郭荣宗 整正井 54.57 郭荣宗 44.91 超过47.5% C2 台中7区 郑丽文 何清纯 江连福 54.96 简肇栋 43.21 超过50% C3 云林2区 许舒博 刘建国 张硕文 49.11 刘建国 38.29 超过50% DI 桃园3区 陈学圣 黄仁桥 吴志场 63.22 彭添篇 36.32 低于47.5% D2 新竹县 徐欣莹 彭绍瑾 邱镜淳 66.52 徐欣莹” 31.32 低于47.5% D3 台东县 饶庆铃 刘棹豪 黄健庭 61.90 徐志雄, 37.01 低于47.5% 台中1区 陈添旺 蔡其昌 刘铨忠 53.60 蔡其昌 46.40 超过50% E2 台中8区 江启臣 郭俊铭 徐中雄 64.00 高基赞· 36.00 超过50% E3 高雄7区 邱毅 赵天麟 李复兴 51.33 黄阳辉 46.11 超过50% 台北2区 周守训 姚文智 周守训 52.40 王世坚 45.79 超过50% F2 新北4区 李鸿钩 林浊水 李鸿钧 51.73 吴秉睿 47.13 超过50% F3 新北5区 黄志雄 廖本烟 黄志雄 52.32 架本烟 46.83 超过50% F4 新北6区 林鸿池 周雅淑 林鸿池 56.94 王淑慧 42.66 超过50% 宜兰县 林建荣 陈欧珀 林建荣 53.13 陈金德 45.87 超过50% F6 台中3区 杨琼理 童瑞阳 杨琼政 57.69 郭俊铭 42.31 超过50% F7 云林】区 张喜那 陈宪中 张嘉郡 56.24 陈宪中 42.18 超过50% F8 嘉义1区 翁置钧 易余 翁重钧 57.47 蔡启芳 42.53 超过50% F9高雄1区 锤绍和 邱议莹 锤绍和 53.56 颜文章 45.68 超过50% F10高雄2区 林益世 邱志伟 林益世 55.27 余政宪 42.61 超过50% F11高雄6区 侯彩凤 李昆泽 候彩风 49.14 李昆泽 42.71 超过50% F12屏东2区 王进士 李世斌 王进士 56.83 李世斌 43.17 超过50% 台北1区 丁守中 杨烈 丁守中 59.82 高建智 38.79 超过47.5% G2 新北7区 江惠贞 罗致政 吴清池 55.83 庄硕汉 41.61 超过47.5% G3 新北10区 卢喜辰 庄硕汉 卢嘉辰 60.11 李文忠 39.27 超过47.5% G4桃园1区 陈根德 郑文灿 陈根德 61.77 李镇楠 36.80 超过47.5% G5 桃园4区 橘丽环 黄适卓 杨丽环 62.43 黄宗源“ 37.07 超过47.5% G6 台中2区 颜清标“ 李顺凉 颜清标 59.94 刘瑞龙 29.55 超过47.5% G7 台中6区 黄义交 林佳龙 黄义交 54.91 何敏豪 43.21 超过47.5% G8 澎湖县 林炳坤“ 杨曜 林炳坤 50.72 陈光复 39.77 超过47.5% 资料来源:报摇政治大学选研究中心、国民党和民进党党部网站的资料理,表中泰选人士用黑体宇者,属于寻求连任的现任 “立委”。表中带#号的人士中,颜清标,林炳坤属于无党籍:徐欣营在2008年属于无党#参选人,2012年代表国民党参这:徐志雄、高基 赞和摩本烟在2008年代表台联参速。 C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9卷 在自己经营过的桃园3区的得票率更高。该 二、行政系统内部政党生态的变化 区选情对民进党现任“立委”黄仁杼并不见得 有利。民进党在新竹县长选举中的得票率只 1.“蓝、绿”两大阵营在22个县市长选举中 有30.55%,彭绍瑾落选后参加“立委”补选侥 的得票变化 幸胜出,主因是很多“泛蓝”选民没有投票。 台湾长期实行以相对多数决选举产生各 在2012年“立委”选举中,国民党提名2008 级行政领导人的制度亦有利于形成两党体 年以无党身份参选落败(得票率31.32%)的 系。]55-59从1986年以来,台湾前后进行了6 徐欣莹代表国民党参选新竹县选区,势将构 次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和民进党囊括了85%以 成对彭绍瑾的严峻挑战。此外,民进党在 上的得票率。特别是2009年县市长选举,除了 2009年台东县长中仅获得47.41的得票率, 脱党参选的傅崛萁获得花莲县长职位外,其余 虽然赖坤成其后补选为台东“立委”,但在初 16个县市长全归两大政党。“蓝、绿”阵营得票 选中败给党内对手刘棹豪,而由后者挑战国 率相当,绿营得票率从2005年的39.5%(包括 民党籍的台东县议会议长,还是有难度。总 台联的5万多选票),增加到45.3%。国民党 之,在上述六个选区中,国民党和民进党的胜 的得票率由4年前的52.2%下降为47.9%。 算几率基本持平,C类选区对国民党较为不 不过,如果将脱党参选花莲县长的傅焜萁和张 利,D类选区对民进党比较不利。 志明所获得的选票计人“泛蓝”阵营的票源,后 E类选区是国民党“立委”所掌控的选区, 者得票率应为50.46%。根据这种算法,两大 但不是由国民党的现任“立委”出来竞选,共3 阵营的得票率合计将近96%,差距在5%左右, 个;F类选区系由国民党现任“立委”出面竞 “泛蓝”得票数比“泛绿”多22.4万。这一得票 选,共12个。在这两类选区中,民进党在 率差距虽然比2008年“总统”选举时国民党在 2009年和2010年地方首长选举中,得票率超 17县市得票率的领先幅度少了16%,但仍比 过了50%。而国民党在2008年“立委”选举 2004年“总统”选举时国民党在17县市的领先 中得票率超过55%的有7个,包括新北6区、 幅度多2个多百分点(见表2)。 台中3区、台中8区、云林1区、嘉义1区、高 表22005年和2009年县市长选举政党得票数(率)比较 雄2区和屏东2区。另外8个选区当年得票 “泛蓝” “泛绿” 率的差距就比较接近。总体说来,国民党的 年份 有效票数 得票水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数 胜算几率未必大于民进党,民进党可望获得8 (%) (%) 席左右。 2005 4,467,939 2,331,337* 52.18 1,764,734 39.50 G类选区是由国民党“立委”掌控,同时民 20094,374,932 2,207,645* 50.46 1,982,914 45.32 进党在2009年和2010年地方首长选举中得 增域 -93,007 =123.692 一1.72 +218,180 +5.82 票率超过47.5%的选区,共有8个。但民进 20045,066,870 2,592,011 51.16 2,474,859 48.84 党的胜算不大,大概可以获得2席左右。 20085,112,832 3.094,002 60.51 2,018,830 39.49 在上述7种类型的42个选区中,民进党 责料来源:报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网站贵粹整理计算。 可望获得26席左右,在其余选区中,民进党 “泛蓝”在2005年得票数包括亲民党和新党所得选票,“泛绿”在2005 年的得票数包括台联所得选票,“泛蓝”在2009年的得兼数包括税党 基本没有胜算。当然,这里只是根据蓝、绿在 参选的傅慌其和张志明的选票,均以”在表中标示。2004年和2008 各个选区的基本盘或候选人的个人优势来进 年的数字系两光“总统”候选人在被地区的得柔情况, 行推论,选举结果还取决于其它因素。但鉴 2010年的五市选举强化了岛内“北蓝南 于两党现任“区域立委”数目的悬殊,民进党 绿”的政治格局。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维持 要想在2012年选举中过半或接近过半,大概 了在台北、新北和大台中的统治优势。五市人 无法实现。总席位42席(假设民进党获得16 口总计13,764,928,约占全台人口的60%,其 席“不分区立委”)或略高些,当属比较贴切的 中大台南和大高雄合计4,646,233人,拥有1, 估计。 728亿元年度预算额,台北、新北和大台中合计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1年第6期 林冈2012年台湾选举对政党体系的影响 17 9,118,695人,拥有3,529亿元年度预算额。 40万票,得票率高出5个多百分点。根据2010 国民党所控制的三个大城市人口总数接近民 年之前三次市(县)长选举得票平均值,可以看出 进党所控制的两个大城市人口的两倍,年度预 国民党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大台中本处于领先地 算额较后者多出一倍。如果将2009年17个县 位,在大台南和大高雄则处于落后地位,2010年 市的选举结果综合考量,“泛蓝”掌控的16个县 的选举没有改变这一基本格局,只是民进党在台 市(包括花莲县)的人口数合计15,863,669,预 北市和大台中与国民党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南部 算总额6,093亿元:民进党所掌控的6个县市 的领先优势更为显著。「1o)不过,如果跟2004年 的人口数7,260,845,预算总额2,892亿,均不 两党“总统”候选人在这些地区的得票情况比较, 及国民党主政县市人口数和预算数的一半(以 民进党在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得票率则有些微增 相关县市2010年度预算数为计算依据)。[)国 加,在大台中、大台南和大高雄的得票率反而有 民党在县市层次的统治优势是清晰可见的。 不同程度的减少(见表3)。 从国、民两党在五市市长选举中所获得的 2010年大高雄市长选举因为有原民进党人 选票来看,民进党似乎明显领先国民党,共获得 士杨秋兴脱党竞选的因素,令人难以准确估计 377万张选票,比国民党的337万张选票,多了 “蓝、绿”两党阵营在该地区基本票源的变化。 表32010年五市市长选举政党得票数和得票率(%)及其变化趋势比较 “泛蓝” “泛绿” 地区 年份 有效票数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2010 7,564,117 3,369,052 44.54 3,772,373 49.87 五市 2008 7,991,131 4,565,012 57.13 3.426,119 42.87 2004 7,847,552 3,850,441 49.07 3.997,111 50.93 前三次选举均值 1,382.301 809.766 58.85 568,708 41.14 2010 1,433,736 797,865 55.65 628,129 43.81 台北市 2008 1,604,802 1,011,546 63.03 593,256 36.97 2004 1,588,249 897,870 56.53 690,379 43.47 前三次选举均值 1,637,306 795,322 48.58 748,129 45.69 2010 2,120,436 1,115,536 52.61 1,004,900 47.39 新北市 2008 2,226,334 1,359,419 61.06 866.915 38.94 2004 2,130,880 1,130,615 53.06 1.000,265 46.94 前三次选举均值 1,067,338 574,634 53.84 437,681 41.01 2010 1,428,642 730,284 51.12 698,358 48.88 大台中 2008 1.452,134 871,677 60.03 580,457 39.97 2004 1,414,754 707,180 49.99 707,574 50.01 前三次选举均值 847,168 348,868 41.18 446,843 52.75 2010 1,026,093 406,196 39.59 619,897 60.41 大台南 2008 1,071,009 499,785 46.66 571,224 53.34 2004 1,086,394 413,070 38.02 673,324 61.98 前三次选举均值 1,346,352 593,100 44.05 701.060 52.07 2010 1,555,210 319,171 20.52 821,089 52.80 大高堆 2008 1,636,852 822,585 50.25 814,267 49.75 2004 1,627,275 701,706 43.12 925,569 56.88 黄料来源: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网站的黄料理。表中大台中、大台南和大高雄的数字,系将县、市长选举得票数的均 佳相加并予以计算而得出。“泛蓝”的选兼除国民党外,尚包括新党和亲民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泛绿”的选票除民进党外,尚包括“台 联”和“建国党”候选人所得选票。2004年和2008年的敦字系两党“总统”候选人在镇地区的得票情况,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