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宋元时期美术 欧洲17一19世纪美术 第一节中国宋元时期美术 (公元960年 一1368年)
第五章 中国宋元时期美术 欧洲17—19世纪美术 第一节中国宋元时期美术 (公元960年——1368年)
宋统一全国后,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绘 画显得十分活跃,文人画从理论上、技巧上 都标志了它的成熟,米芾、苏轼等在文人画 讨论及技法表现方面为后世水墨写意画发展 奠定了基础。在宫廷里,皇家设立了规模庞 大的画院,统治阶层的提倡及爱好,对绘画 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代画家对艺术 进一步在理论上的阐解,尤其文人士大夫画 的讨论,对后世绘画的发展影响尤深。另外 风俗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都呈现了中国 绘画史上的兴盛现象
▪ 宋统一全国后,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绘 画显得十分活跃,文人画从理论上、技巧上 都标志了它的成熟,米芾、苏轼等在文人画 讨论及技法表现方面为后世水墨写意画发展 奠定了基础。在宫廷里,皇家设立了规模庞 大的画院,统治阶层的提倡及爱好,对绘画 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代画家对艺术 进一步在理论上的阐解,尤其文人士大夫画 的讨论,对后世绘画的发展影响尤深。另外 风俗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都呈现了中国 绘画史上的兴盛现象
元代文人画十分突出。文人画审美思潮影响很 大,这个时期,水墨写意风格超逸,文人画家进一 步把书法归到绘画技法上,同时对文人画家的文学 修养有了较高的要求,这时普遍出现了诗、书、画、 印巧妙结合的作品,使中国绘画更富文学气,更具 知识分子的审美观。 元代山水画有较高的成就。水墨花鸟画法日完 备,人物画衰落。佛、道绘画又一度发达起来。山 西永乐宫壁画可谓元代道教壁画的精品,继承唐宋 壁画传统又有很大发展,很多道教人物浓墨重彩, 金碧辉煌,极富装饰性
▪ 元代文人画十分突出。文人画审美思潮影响很 大,这个时期,水墨写意风格超逸,文人画家进一 步把书法归到绘画技法上,同时对文人画家的文学 修养有了较高的要求,这时普遍出现了诗、书、画、 印巧妙结合的作品,使中国绘画更富文学气,更具 知识分子的审美观。 ▪ 元代山水画有较高的成就。水墨花鸟画法日完 备,人物画衰落。佛、道绘画又一度发达起来。山 西永乐宫壁画可谓元代道教壁画的精品,继承唐宋 壁画传统又有很大发展,很多道教人物浓墨重彩, 金碧辉煌,极富装饰性
两宋绘画(公元960~1276年)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首都汴京,画家云集, 名手如林,是继唐宋长安与洛阳之后的又一 绘画中心。中原一带绘画成就突出,并与辽 金地区形成艺术交流,但江南一些地方绘画 有一定实力。1127年宋室南迁,绘画的中心 便转移到了杭州
一、两宋绘画(公元960~1276年) ▪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首都汴京,画家云集, 名手如林,是继唐宋长安与洛阳之后的又一 绘画中心。中原一带绘画成就突出,并与辽 金地区形成艺术交流,但江南一些地方绘画 有一定实力。1127年宋室南迁,绘画的中心 便转移到了杭州
宋城市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发达,书画也作 为商品在社会流通,东京汴粱设有书画交易市场。 绘画全面繁荣,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都达到了 新的高度、民间画工、皇家画院、文人画三足鼎立, 互相竞争,又互相吸收。共同促成宋代美术百花争 艳的局面。 宫廷绘画兴盛。宋初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翰林 图画院归内侍省管理,专门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 。 画家进入画院需经人荐举或经过考试,根据其水品 授以“待诏”、“艺学”、“祗候”、画 “学生”等职位。宋徽宗时又设立画学,内 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 科
▪ 宋城市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发达,书画也作 为商品在社会流通,东京汴粱设有书画交易市场。 绘画全面繁荣,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都达到了 新的高度、民间画工、皇家画院、文人画三足鼎立, 互相竞争,又互相吸收。共同促成宋代美术百花争 艳的局面。 ▪ 宫廷绘画兴盛。宋初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翰林 图画院归内侍省管理,专门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 画家进入画院需经人荐举或经过考试,根据其水品 授以 “待诏”、“艺学”、“祗候”、画 “学生”等职位。宋徽宗时又设立画学,内 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