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仰韶文化2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3、阎立本、步辇图4、韩幌5、 任仁发、6、顾闳中7、董源、巨然8、李公麟、五马图9、清明上河图10、 沈周11、半坡、庙底沟12、战国13、引魂升天14、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15、水月观音、周家祥16、李唐、刘松年、马远、夏主 17、王冕 18、董其昌19、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20科林斯式21、拜占庭22、波提切 利23、米开朗基罗24、色彩25、丢勒26、华托27、民族风景28达维特 29、籍里科30、马奈31、米勒32、著名风景33、毕加索34、梵高35、巴 西里卡、封建城堡36、乔托、逃往埃及37、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38、尼德兰、勃鲁盖尔39、华多、40、马拉之死41、但丁之舟42、卢梭、 二、单项选择题 1、A2、A3、B4、C5、C6、B7、D8、A9、A10、C11、A12、B 13、C14、A15、C16、A、17、D18、C、19、B20、D21、D22、 B23、C24、C25、A26、D27、A28、D29、B30、C31、B32、C33、 B34、C35、A36、C37、A38、D39、C4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2ACD3、ACD4、BC5、ABCD6、BCD7、ACD8、ACD9、BC 10、ABC11、ACD12、ABC13、BC14、BCD15、AC616、ABD17、AB 18、ACD19、ACD20、ABCD 四、名词解释 1、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 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 2、吴门四家:指活跃在苏州府一带的文人画家,包括:沈周、文征明、唐 寅、仇英。而苏州在古代称为“吴门”,故画史上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 3、海派:指以赵之谦为首的活跃于上海一带的进步文人画家。他们在艺术 上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作品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盎然生气。 4、日出印象 是印象派油画家莫奈于1872年创作的、描绘其家乡勒阿弗 尔海港的日出景象。并于1874年在印象派第一次联展中展出,印象派也因此画 的标题而得名。 5、鲁本斯:鲁本斯是17世纪法兰德斯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色大胆,对比 强烈,人物充满活力与运动感。代表作《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下十字 如》 6、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 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陶器。 7、院体画: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 体画
中外美术史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 仰韶文化 2 顾恺之 、 张僧繇、吴道子、3、阎立本、步辇图 4、韩幌 5、 任仁发、6、顾闳中 7、董源、巨然 8、李公麟、五马图 9、清明上河图 10、 沈周 11、半坡、庙底沟 12、战国 13、引魂升天 14、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 15、水月观音、周家祥 16、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7、王冕 18、董其昌 19、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20 科林斯式 21、拜占庭 22、波提切 利 23、米开朗基罗 24、色彩 25、丢勒 26、华托 27、民族风景 28 达维特 29、籍里科 30、马奈 31、米勒 32、著名风景 33、毕加索 34、梵高 35、巴 西里卡、封建城堡 36、乔托、逃往埃及 37、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38、尼德兰、勃鲁盖尔 39、华多、40、马拉之死 41、但丁之舟 42、卢梭、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5、C 6、B 7、D 8、A 9、A 10、C 11、A 12、B 13、C 14、A 15、C 1 6、A、 17、D 18、C、19、B 20、D 21、D 22、 B 23、C 24、C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 B 32、C 33、 B 34 、C 35、A 36、C 37、A 38、 D 39 、 C 40 、 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 ACD 3、ACD 4、BC 5、ABCD 6、BCD 7、 ACD 8、ACD 9、BC 10、ABC 11、ACD 12、ABC 13、BC 14、BCD 15、AC6 16、 ABD 17、AB 18 、 ACD 19、 ACD 20、ABCD 四、名词解释 1、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 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 2、吴门四家:指活跃在苏州府一带的文人画家,包括:沈周、文征明、唐 寅、仇英。而苏州在古代称为“吴门”,故画史上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 3、海派:指以赵之谦为首的活跃于上海一带的进步文人画家。他们在艺术 上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作品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盎然生气。 4、日出 印象:是印象派油画家莫奈于 1872 年创作的、描绘其家乡勒阿弗 尔海港的日出景象。并于 1874 年在印象派第一次联展中展出,印象派也因此画 的标题而得名。 5、鲁本斯:鲁本斯是 17 世纪法兰德斯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色大胆,对比 强烈,人物充满活力与运动感。代表作《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下十字 架》。 6、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 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陶器。 7、院体画: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 体画
8、明四家:指活跃在苏州府一带的文人画家,包括:沈周、文征明、唐寅、 仇英。而苏州在古代称为“吴门”,故画史上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也叫明 四家。 9、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 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 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 “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10、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油画家莫奈于1872年创作的、描绘其家乡勒阿弗 尔海港的日出景象。并于1874年在印象派第 一次联展中展出,印象派也因此画 的标题而得名。 五、简答题 1、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哪“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答:(1)、气韵生动。指作品把对象的精神气质、格调风度生动的表现出来,并 具有艺术感染力。(2)、骨法用笔。是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与笔 法。(3)、应物象形。是指准确的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指按照对象 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是指构思、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复 制、临幕。(5分) 2、答:巴洛克是17世纪首先产生于意大利,以后风行于整个欧洲的一种 艺术风格,也是区别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的一种新风格。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以 拉斐尔为代表的艺术风格,强调理性,追求典雅优美,遵循构图匀称的原则,重 视素描结构。(2分)巴洛克风格恰好与此相对,追求运动感、戏剧性和激情的 表现,强调光线和色彩,绘画构图常突破古典原则而趋于复杂多变,整个作品给 人以宏伟感。(2分)主要艺术家有画家鲁本斯和雕塑家贝尔尼呢等人。油画“劫 夺吕西普的女儿”和雕塑“圣德列萨祭坛”均为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品。分) 3、简析阎立本的《步辇图》其内容即艺术特色 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紫装。(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1分) 重适艘·效物形整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 制的积实价停分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面。间立本是开一代 4、19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色? (1)新古典主义。崇尚理性、重素描、轻色彩。(1分) (2)浪漫主义。强调感性、重色彩、轻素描。(1分) (3)现实主义。注重写实,热爱自然,渴望即刻可及的现实。(1分)
8、明四家:指活跃在苏州府一带的文人画家,包括:沈周、文征明、唐寅、 仇英。而苏州在古代称为“吴门”,故画史上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也叫明 四家。 9、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19 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 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 “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10、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油画家莫奈于 1872 年创作的、描绘其家乡勒阿弗 尔海港的日出景象。并于 1874 年在印象派第一次联展中展出,印象派也因此画 的标题而得名。 五、简答题 1、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哪“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答:(1)、气韵生动。指作品把对象的精神气质、格调风度生动的表现出来,并 具有艺术感染力。(2)、骨法用笔。是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与笔 法。(3)、应物象形。是指准确的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指按照对象 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是指构思、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复 制、临摹。(5 分) 2、答:巴洛克是 17 世纪首先产生于意大利,以后风行于整个欧洲的一种 艺术风格,也是区别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的一种新风格。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以 拉斐尔为代表的艺术风格,强调理性,追求典雅优美,遵循构图匀称的原则,重 视素描结构。(2 分)巴洛克风格恰好与此相对,追求运动感、戏剧性和激情的 表现,强调光线和色彩,绘画构图常突破古典原则而趋于复杂多变,整个作品给 人以宏伟感。(2 分)主要艺术家有画家鲁本斯和雕塑家贝尔尼呢等人。油画“劫 夺吕西普的女儿”和雕塑“圣德列萨祭坛”均为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品。(1 分) 3、简析阎立本的《步辇图》其内容即艺术特色 (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1 分)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1 分)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 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2 分)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 画风的划时代人物。(1 分) 4、19 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色? (1)新古典主义。崇尚理性、重素描、轻色彩。(1 分) (2)浪漫主义。强调感性、重色彩、轻素描。(1 分) (3)现实主义。注重写实,热爱自然,渴望即刻可及的现实。(1 分)
(4)印象主义。强调光色效果,追求瞬间印象。(1分) (5)新印象主义。按色彩分割理论,以“色点”的形呈现于画面上。 (6)后印象主义。重视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1分) 5、青铜礼器的作用是什么? 礼器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青铜礼器作为维护奴隶制宗法礼制社 会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 特点,即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异常发达的青铜礼器折射出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6、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1形体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数量众多显示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形 象记录了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是秦国军队的其实写照。严格地模拟实物, 力求与实物相似。各类武士俑的高矮、胖搜以及面型、须发的样式等,在刻画上都十分严 格、认真。它所注重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都做了必要 的艺术夸张和重点刻画。如表现须眉,作者就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 张手法,把须眉塑造得有角有棱,特别是胡须,有的塑得飞动、竖起或翻卷起来。这种夸 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个性十分鲜明。有的陶 俑头发的雕饰犹如瓜棱形,丘壑相间:有的就像绘画上的大泼墨,高高低低,波浪起伏。 这样既使头发的蓬松质感增强,又把人物性格的豁达表现出来, 秦俑造型还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中国传统 的审美要求。秦俑不仅较成功地把握了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画,在技法上把圆、浮
(4)印象主义。强调光色效果,追求瞬间印象。(1 分) (5)新印象主义。按色彩分割理论,以“色点”的形呈现于画面上。 (6)后印象主义。重视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1 分) 5、青铜礼器的作用是什么? 礼器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青铜礼器作为维护奴隶制宗法礼制社 会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 特点,即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异常发达的青铜礼器折射出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6、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1.形体 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数量众多显示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形 象记录了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 ,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严格地模拟实物, 力求与实物相似。各类武士俑的高矮、胖瘦以及面型、须发的 样式等,在刻画上都十分严 格、认真。它所注重 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都做了必要 的艺术夸张和重点刻画。如表现须眉,作者就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 张手法,把须眉塑造得 有角有棱,特别是胡须,有的塑得飞动、竖起或翻卷起来。这种夸 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个性十分鲜明。有的陶 俑头发的雕饰犹如瓜棱形 ,丘壑相间;有的就像绘画上的大泼墨,高高低低,波浪起伏。 这样既使头发的蓬松质感增强,又把人物性格的豁达表现出来。 秦俑造型还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 中国传统 的审美要求。秦俑不仅较成功地把握了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画,在技法上把圆雕、浮
雕、线刻有机地结合,既表现出大的立体形象的体、量、形,也不排斥对某些细部做精细的 刻画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若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些都标志若雕 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 2.秦俑的神态刻画,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若意刻画,塑 造了包括不同宫阶的将吏:不同兵种,不同年龄,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以及来源于 关中、西南、西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物形象。 3.秦俑的彩绘艺术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秦俑 衣着以大红、大绿、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在绘与塑的关系上,注意到二者互相补充、 配合,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衫的艺术效果 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手 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7、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 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 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六、论述题 1、唐代张萱和周肪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有何代 表作? 1、答:张萱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由于他生长在繁华的长安,目睹贵族豪 门的生活,所以他的人物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同时也画了 一些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各种活动的作品。(1分)张萱画的妇女形象衣 饰华丽,曲眉丰颊,体型丰满,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他所塑
雕、线刻有机地结合,既表现出大的立体形象的体、量、形,也不排斥对某些细部做精细的 刻画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些都标志着雕 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 2.秦俑的神态刻画,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着意刻画, 塑 造了包括不同官阶的将吏;不同兵种,不同年龄,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以及来源于 关中、西南、西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物形象。 3.秦俑的彩绘艺术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秦俑 衣着以大红、大绿、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在绘与塑的关系上,注意到二者互相补 充、 配合,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 手 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7、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 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 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六、论述题 1、唐代张萱和周眆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有何代 表作? 1、答:张萱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由于他生长在繁华的长安,目睹贵族豪 门的生活,所以他的人物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同时也画了 一些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各种活动的作品。( 1 分 )张萱画的妇女形象衣 饰华丽,曲眉丰颊,体型丰满,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他所塑
造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2分) 关于张萱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宋代摹本《號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1 分)。 周昉也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 ,他在仕女人物 画上继承和发展了张萱的艺术风格,笔下的仕女,具有以 丰厚为体”、“衣裳简 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2分)张萱 作品中更多表现了妇女的温柔与妩媚,歌颂了当时生活中升平向上的一面:(1 分)而周生活的时代已失去了开元时的盛况,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加大,贫富 悬殊,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他笔下的贵族 女形象也由张萱作品中的 愉轻快转 向挖据她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反映了贵族奢侈生活后面的 社会危机,塑造了更能深刻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出当时 审美意趣由宏丽之美向婉约之美的转变。(2分)流传于世的作品有《簪花 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1分)。 2、试分析论述五代时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酸翻智感察的据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逸患观失里,故面疏狂自放以家 韩聚是收;委活笑场面。指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焕 浓量为生道·刻璧程弱然以 摩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3、试分析论述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画描绘了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 姻事件。画幅右面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被九名肩抬步辇和掌扇的宫女簇拥着, 唐太宗的宫女九人前后分列,娇小玲珑,有的抬辇执扇,有的躬背昂头,有的侧 趋正行,姿态各异,表情不一。她们的身体比例都被微妙地缩小了一些,恰到好 处地将坐在中间的唐太宗衬托得十分伟岸。左侧三个人物中,为首执笏者是朝中 引班的礼官,他红袍虬须,神态沉着干练,引导吐蕃使者禄东赞前来晋见。身着 小团花衣、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禄东赞及其随从的 举止、相貌特征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色,容貌神情恰当地刻画出禄东赞睿智聪 颖而又谦和的性格特征。画中的禄东赞身形瘦小,头戴平顶小帽,身穿团花窄袖 长抱,他眉头微篷,举止黄恭,细部的刻画表现出一险的敬畏,又不失使节的特 重仪表。最后一位着白衣者可能是翻译官,着白衣,执笏板,谨慎惶恐。大唐的 气魄被有力的抒发。 唐太宗的形象表现则更为成功,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 气度。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然有 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禄东赞虽然身为一国之相,但在大唐天子面前,总还是无法
造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 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2 分 ) 关于张萱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宋代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1 分)。周昉也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他在仕女人物 画上继承和发展了张萱的艺术风格,笔下的仕女,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 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2 分 )张萱 作品中更多表现了妇女的温柔与妩媚,歌颂了当时生活中升平向上的一面;( 1 分 )而周昉生活的时代已失去了开元时的盛况,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加大,贫富 悬殊,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他笔下的贵族妇女形象也由张萱作品中的欢愉轻快转 向挖掘她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反映了贵族奢侈生活后面的 社会危机,塑造了更能深刻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出当时 审美意趣由宏丽之美向婉约之美的转变。( 2 分 )流传于世的作品有《簪花 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1 分 )。 2、试分析论述五代时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 蔽朝廷耳目。(2 分)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 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 分)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 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3 分)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2 分) 3、试分析论述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画描绘了贞观十五年(641 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 姻事件。画幅右面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被九名肩抬步辇和掌扇的宫女簇拥着, 唐太宗的宫女九人前后分列,娇小玲珑,有的抬辇执扇,有的躬背昂头,有的侧 趋正行,姿态各异,表情不一。她们的身体比例都被微妙地缩小了一些,恰到好 处地将坐在中间的唐太宗衬托得十分伟岸。左侧三个人物中,为首执笏者是朝中 引班的礼官,他红袍虬须,神态沉着干练,引导吐蕃使者禄东赞前来晋见。身着 小团花衣、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禄东赞及其随从的 举止、相貌特征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色,容貌神情恰当地刻画出禄东赞睿智聪 颖而又谦和的性格特征。画中的禄东赞身形瘦小,头戴平顶小帽,身穿团花窄袖 长袍,他眉头微颦,举止谦恭,细部的刻画表现出一脸的敬畏,又不失使节的持 重仪表。最后一位着白衣者可能是翻译官,着白衣,执笏板,谨慎惶恐。大唐的 气魄被有力的抒发。 唐太宗的形象表现则更为成功,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 气度。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然有 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禄东赞虽然身为一国之相,但在大唐天子面前,总还是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