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 实验(实训)指导书 王英编写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 2013年4月
《 设计色彩》 实 验(实 训)指 导 书 王英 编 写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_ 呼 和 浩 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 2013 年 4 月
前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写实性色彩归纳写生与装饰色彩写生及色彩 设计应用,要求学生写生时对物象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加以概括和提炼,在形 式上遵循客观原形的基本状态,对复杂、细微的色彩关系、明暗关系做减法,使 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客观光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色彩概括能力构图能力、 把握形态的能力和主观色调的表现能力,特别是对色彩观察力、判断力、概括能 力及其表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装饰色彩写生中的色彩 置换和色彩联想创意表现及色彩设计应用中,强化了学生主观表现和理性的设计 意识,它不以描绘对像的客观存在状态为目的,而是以设计专业的造型需要和思 维发展为取向,其训练的目的在于为艺术设计服务。 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 实训一:色彩静物归纳写生练习。 实训二:装饰色彩写生一色彩置换,联想表现。 实训三:色彩设计应用 本指导书的特点:色彩归纳写生,色彩装饰表现在色彩概括归纳 技巧、画面色调的控制与转换及色彩的情感传达几个课题指导训练, 以达到强化学生对色彩设计的认识,并且从色彩的基本原理入手,对 每一部分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色彩概括归纳合理,色彩创意表达 合理,能获得主观处理色彩的能力
前 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写实性色彩归纳写生与装饰色彩写生及色彩 设计应用,要求学生写生时对物象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加以概括和提炼,在形 式上遵循客观原形的基本状态,对复杂、细微的色彩关系、明暗关系做减法,使 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客观光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色彩概括能力,构图能力、 把握形态的能力和主观色调的表现能力,特别是对色彩观察力、判断力、概括能 力及其表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装饰色彩写生中的色彩 置换和色彩联想创意表现及色彩设计应用中,强化了学生主观表现和理性的设计 意识,它不以描绘对象的客观存在状态为目的,而是以设计专业的造型需要和思 维发展为取向,其训练的目的在于为艺术设计服务。 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 实训一:色彩静物归纳写生练习。 实训二:装饰色彩写生-色彩置换,联想表现。 实训三:色彩设计应用 本指导书的特点:色彩归纳写生,色彩装饰表现在色彩概括归纳 技巧、画面色调的控制与转换及色彩的情感传达几个课题指导训练, 以达到强化学生对色彩设计的认识,并且从色彩的基本原理入手,对 每一部分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色彩概括归纳合理,色彩创意表达 合理,能获得主观处理色彩的能力
实验一:色彩静物归纳写生训练 实验(实训)学时:16 实验(实训)类型:设计 实验(实训)要求:必修 一、实验(实训)目的 锻炼学生色彩的概括归纳能力。归纳静物是把原先比较杂乱的颜色进行统 整合,把具有特质的色彩以色谱的形式归纳出来,取其有代表性的,并把原先比 较灰暗的颜色进行提纯和强化。 二、实验(实训)内容 1色彩静物归纳写生1张 第1周:摆设明显的冷调、暖调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 内容:陶罐、磁盘、水果等简单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用色彩 归纳的方法处理画面。 8课时完成一张4开作业 第2周:摆设明显的一纯、一灰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 内容:花瓶、玻璃器皿、水果等简单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用色彩 归纳的方法处理画面。 8课时完成一张4开作业 第3周:摆设较为复杂的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用色彩归纳的方法处理 画面,画面统一和谐。 内容:金属器皿、玻璃制品、水果蔬菜等复杂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色彩概 括能力强。 三、实验(实训)原理、方法和手段 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和观看优秀范作结合的方式来学习。 四、实验(实训)组织运行要求
实验_一 :_色彩静物归纳写生训练 实验(实训)学时:16 实验(实训)类型:设计 实验(实训)要求:必修 一、实验(实训)目的 锻炼学生色彩的概括归纳能力。归纳静物是把原先比较杂乱的颜色进行统一 整合,把具有特质的色彩以色谱的形式归纳出来,取其有代表性的,并把原先比 较灰暗的颜色进行提纯和强化。 二、实验(实训)内容 1 色彩静物归纳写生 1 张 第 1 周:摆设明显的冷调、暖调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 内容:陶罐、磁盘、水果等简单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用色彩 归纳的方法处理画面。 8 课时完成一张 4 开作业 第 2 周:摆设明显的一纯、一灰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 内容:花瓶、玻璃器皿、水果等简单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用色彩 归纳的方法处理画面。 8 课时完成一张 4 开作业 第 3 周:摆设较为复杂的静物两组,任选一组进行写生,用色彩归纳的方法处理 画面,画面统一和谐。 内容:金属器皿、玻璃制品、水果蔬菜等复杂静物组合 要求:色调把握要明确,色彩的各种对比效果要和谐统一,构图合理,色彩概 括能力强。 三、实验(实训)原理、方法和手段 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和观看优秀范作结合的方式来学习。 四、实验(实训)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集中授课阶段主要是进行 辅导 五、实验(实训)条件 在画室进行实践练习 六、实验(实训)步骤 起稿 选一张色彩相对比较杂乱的照片或是绘画作品,首先找到其主色调,再 根据主色调依次推移。根据色彩的对比色和邻近色的原则,依据主色调把45之 的相似邻近的色彩尽可能统一为一种颜色,最后归纳到几个大的对比色相之 中 摆一组色彩鲜艳,对比性强。造型相对简洁,质感平整的静物,用单色背景 布。 表现造型简洁,质感平整的物体,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 表现色彩之间的对比、反差上。虽然造型简单,但第一步构图仍是至关重要,不 可因简单而马虎。 仔细打量一下所摆的物体,构图其实就找到视觉的平衡,注意上、下及两边 的距离,在画面上找到合适比例的位置,以构图饱满,但又不超出画面为准。如 有数件物体,则应注意 体与陪衬之间的关系,构图应适当靠上,即尽量靠近画 面的上方,而让下边留出足够的空间,否则,会有下沉的感觉。 定好大体位置后,便可起稿,用单色勾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形状及大的明暗关系。 从中提炼出色彩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成一辐带有设计意味的画面,也就是学会 了如何主动地掌握色彩,运用色彩。 铺大体色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设计色彩写生区别于传统静物写生的很重要的 环。此时不再把它们看成一件件具体的物体,而是当作为一个“平面的图形”, 当作一个形状、颜色之间互相关系的图形 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过静物写生经验者,在联系设计色彩写生的时候,最 难的是不能从具体的抽象中脱离出来,他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回到对物体的具体刻 画之上。例如 只是看到一个苹果 杯子等,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 个个形 状、颜色和色彩的关系,看成是一块红色,一块带冷的淡黄色。 在开始阶段,我们要严格摒弃一切对细节的刻画和描绘。如果我们没有这个 方面的意识和理念,肯定会掉进“细节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因此,要在这方面 作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不能追求表现物体是“像”还是“不像“的问题,而是要 把抽象的色彩从这具体的开 态中抽取或是提炼出来,能做到 一步, 可以为以 后的许多练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刻画和调整 按一般的静物写生,第三步应是“深入刻画局部的细节”,但从水粉颜料的 特性来看,画面一经反复修改,色彩难免灰暗、浑浊,过多的中间调子反而减弱 了色彩的张力。从设计色彩的角度来说,更是应该弱化对物体局部细节的许多指 绘。因此,这一步的重点就是在“调整 ”上做文章 所谓“调整”,就是回想一下前面所学过的色彩知识,然后对照画面,更多 地从色彩的结构上来推敲。可根据作业的要求和侧重点,从色彩的明度、纯度、 冷暖等方面来考虑并进行调整,概括同类色,色彩明确,用笔肯定,尽量避免过
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集中授课阶段主要是进行 辅导 五、实验(实训)条件 在画室进行实践练习 六、实验(实训)步骤 起稿 选一张色彩相对比较杂乱的照片或是绘画作品,首先找到其主色调,再 根据主色调依次推移。根据色彩的对比色和邻近色的原则,依据主色调把 45º之 内的相似邻近的色彩尽可能统一为一种颜色,最后归纳到几个大的对比色相之 中。 摆一组色彩鲜艳,对比性强。造型相对简洁,质感平整的静物,用单色背景 布。 表现造型简洁,质感平整的物体,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 表现色彩之间的对比、反差上。虽然造型简单,但第一步构图仍是至关重要,不 可因简单而马虎。 仔细打量一下所摆的物体,构图其实就找到视觉的平衡,注意上、下及两边 的距离,在画面上找到合适比例的位置,以构图饱满,但又不超出画面为准。如 有数件物体,则应注意主体与陪衬之间的关系,构图应适当靠上,即尽量靠近画 面的上方,而让下边留出足够的空间,否则,会有下沉的感觉。 定好大体位置后,便可起稿,用单色勾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形状及大的明暗关系。 从中提炼出色彩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成一幅带有设计意味的画面,也就是学会 了如何主动地掌握色彩,运用色彩。 铺大体色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设计色彩写生区别于传统静物写生的很重要的一 环。此时不再把它们看成一件件具体的物体,而是当作为一个“平面的图形”, 当作一个形状、颜色之间互相关系的图形 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过静物写生经验者,在联系设计色彩写生的时候,最 难的是不能从具体的抽象中脱离出来,他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回到对物体的具体刻 画之上。例如,只是看到一个苹果、一个杯子等,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个形 状、颜色和色彩的关系,看成是一块红色,一块带冷的淡黄色。 在开始阶段,我们要严格摒弃一切对细节的刻画和描绘。如果我们没有这个 方面的意识和理念,肯定会掉进“细节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因此,要在这方面 作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不能追求表现物体是“像”还是“不像“的问题,而是要 把抽象的色彩从这具体的形态中抽取或是提炼出来,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为以 后的许多练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刻画和调整 按一般的静物写生,第三步应是“深入刻画局部的细节”,但从水粉颜料的 特性来看,画面一经反复修改,色彩难免灰暗、浑浊,过多的中间调子反而减弱 了色彩的张力。从设计色彩的角度来说,更是应该弱化对物体局部细节的许多描 绘。因此,这一步的重点就是在“调整”上做文章。 所谓“调整”,就是回想一下前面所学过的色彩知识,然后对照画面,更多 地从色彩的结构上来推敲。可根据作业的要求和侧重点,从色彩的明度、纯度、 冷暖等方面来考虑并进行调整,概括同类色,色彩明确,用笔肯定,尽量避免过
多过细的小修小改。 整理完成 作品己基本完成后,应该从整个画面色彩的均衡、协调、空间、层次等方面 来进行调整,特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①是否过于偏重固有色。传统静物在写生色彩中,固有色所占的比例很少 仅存在于中间调子中,光源色和条件色占主要地位,并注重色彩的一些很细致微 妙的变化。设计色彩强调大色块,并不是只画出固有色,更不是只画公式化、概 念化的固有色,归纳是把原先比较杂乱的颜色进行统一整合,把具有特质的色彩 以色谱的形式归纳出来,取其有代表性的,并把原先比较灰暗的颜色进行提纯和 强化 ②设计色彩不局限于固有色,同样也不是只画高纯度的颜色。观察一下画面 是否因纯度太高而显得“火气”,或者纯度太低而显得灰暗。颜色和浊色是相对 立而显现,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相对浑浊的颜色对照,纯颜色便无法立脚。 ③如何在固有色和条件色, 高纯度色和浊色之间找出平衡点。主要还是通过 比较和对照,看色彩的黑和白,鲜和浊之间是否协调、平均,相互间是否有联系 等。 ④调整画面,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主要找出症结所在,有时稍作局部的提亮 或加重,就会使整个面貌为之一变。从中提炼出色彩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成 幅带有设计意味的画面,也就是学会了如何主动地学握色彩,运用色彩。 经过提炼后,造型相对概括,更重要的是色彩力度大大地加强了 ,归纳的过 程,还涉及色彩的纯度。尤其是一些原作,本来比较灰暗,色彩倾向不是很明确, 我们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归纳为色彩明确、纯度相对较高的色彩。但这并不是一味 地靠提纯来解决的,而应该把握好“度”,尤其是在几个纯度较高的大色块的对 比中,一定要注意色块之间强硬的互相衬托对比,保留原作的韵味和感觉。否则, 变成了几个割裂的色块, 而使原作面目全非, 就失 了归纳的意义了 比如在作画前把原始作品仔细观摩一遍,然后在作画时则不再看原作,主要 根据对原作的记忆和理解来完成。这并不是锻炼我们的记忆力,而是带有创作的 性质。不必亦步亦趋地受原作束缚,发挥我们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 考验我们对画面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等方面的把握,兼顾原作,以兔画得面目全非, 完全成了另外的画了 除了把照片或绘画作品进行归纳之外,还可以将自然色彩来进行分析和提 取。 七、思考题: 色彩归纳重点是什么?表现手段及方法是什么?
多过细的小修小改。 整理完成 作品已基本完成后,应该从整个画面色彩的均衡、协调、空间、层次等方面 来进行调整,特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①是否过于偏重固有色。传统静物在写生色彩中,固有色所占的比例很少, 仅存在于中间调子中,光源色和条件色占主要地位,并注重色彩的一些很细致微 妙的变化。设计色彩强调大色块,并不是只画出固有色,更不是只画公式化、概 念化的固有色,归纳是把原先比较杂乱的颜色进行统一整合,把具有特质的色彩 以色谱的形式归纳出来,取其有代表性的,并把原先比较灰暗的颜色进行提纯和 强化。 ②设计色彩不局限于固有色,同样也不是只画高纯度的颜色。观察一下画面 是否因纯度太高而显得“火气”,或者纯度太低而显得灰暗。颜色和浊色是相对 立而显现,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相对浑浊的颜色对照,纯颜色便无法立脚。 ③如何在固有色和条件色,高纯度色和浊色之间找出平衡点。主要还是通过 比较和对照,看色彩的黑和白,鲜和浊之间是否协调、平均,相互间是否有联系 等。 ④调整画面,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主要找出症结所在,有时稍作局部的提亮 或加重,就会使整个面貌为之一变。从中提炼出色彩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成一 幅带有设计意味的画面,也就是学会了如何主动地掌握色彩,运用色彩。 经过提炼后,造型相对概括,更重要的是色彩力度大大地加强了。归纳的过 程,还涉及色彩的纯度。尤其是一些原作,本来比较灰暗,色彩倾向不是很明确, 我们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归纳为色彩明确、纯度相对较高的色彩。但这并不是一味 地靠提纯来解决的,而应该把握好“度”,尤其是在几个纯度较高的大色块的对 比中,一定要注意色块之间强硬的互相衬托对比,保留原作的韵味和感觉。否则, 变成了几个割裂的色块,而使原作面目全非,就失去了归纳的意义了。 比如在作画前把原始作品仔细观摩一遍,然后在作画时则不再看原作,主要 根据对原作的记忆和理解来完成。这并不是锻炼我们的记忆力,而是带有创作的 性质。不必亦步亦趋地受原作束缚,发挥我们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 考验我们对画面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等方面的把握,兼顾原作,以免画得面目全非, 完全成了另外的画了。 除了把照片或绘画作品进行归纳之外,还可以将自然色彩来进行分析和提 取。 七、思考题: 色彩归纳重点是什么?表现手段及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