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词的创作,走出俚俗,回归雅道,出现地方性的词人群体和大的唱和活动,词的抒情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创作名家迭出使词出现“中兴”的局面。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词学理论进一步深化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 清词:词的创作,走出俚俗,回归雅道,出 现地方性的词人群体和大的唱和活动,词的 抒情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创作名家迭出, 使词出现“中兴”的局面。 ❖ 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 《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 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 ❖ 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 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 词学专著。词学理论进一步深化。 ❖ 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 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 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清文:清文的数量远超前代,近年柯愈春编《清集簿录》收清人诗文集近16000家,《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收清人文集4575种清文的质量不如唐宋。它鲜明的特征是文、散文争奇斗艳。古文在继承唐宋散文的基础上,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桐城派。自从清初文人以骐文抒发情感开始,清代骐文出现复兴的局面,乾嘉时文大兴,形成与桐城派分庭抗礼的局面,出现一些文大家其影响至于近代
❖ 清文:清文的数量远超前代,近年柯愈春编 《清集簿录》收清人诗文集近16000家, 《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收清人文集4575种。 ❖ 清文的质量不如唐宋。它鲜明的特征是骈文、 散文争奇斗艳。古文在继承唐宋散文的基础 上,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桐城派。自从 清初文人以骈文抒发情感开始,清代骈文出 现复兴的局面,乾嘉时骈文大兴,形成与桐 城派分庭抗礼的局面,出现一些骈文大家, 其影响至于近代
“戏曲:更多文人加入戏曲创作,文人化倾向非常明显,抒情性冲淡了戏剧性,案头化倾向加重,而舞台表演的性质受到削弱。清中叶以后,随着戏曲创作之社会历史意识的增强和对戏剧性的注重,出现了《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杰作,显示了戏剧创作的又一高峰。其后随着戏曲的雅化随入道德教化与进一步案头化,古典戏曲也就更加的衰微
❖ 戏曲:更多文人加入戏曲创作,文人化 倾向非常明显,抒情性冲淡了戏剧性, 案头化倾向加重,而舞台表演的性质受 到削弱。清中叶以后,随着戏曲创作之 社会历史意识的增强和对戏剧性的注重, 出现了《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杰 作,显示了戏剧创作的又一高峰。其后 随着戏曲的雅化堕入道德教化与进一步 案头化,古典戏曲也就更加的衰微
,小说:小说创作进入独创期。拟话本结束了改编旧作的老路,题材进一步趋向世俗化文人意识增强,讽世意味加重,但向道德说教的趋势发展。爱情婚姻小说雅化,演变为才子佳人小说。长篇小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题材多样,神魔、公案、世情类作品不断产生,到《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及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问世,表示了小说创作高峰的出现
❖ 小说:小说创作进入独创期。拟话本结束了 改编旧作的老路,题材进一步趋向世俗化, 文人意识增强,讽世意味加重,但向道德说 教的趋势发展。爱情婚姻小说雅化,演变为 才子佳人小说。长篇小说得到进一步发展, 题材多样,神魔、公案、世情类作品不断产 生,到《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及文言小 说《聊斋志异》的问世,表示了小说创作高 峰的出现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 与词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