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生物学补充炼习题 一、选择题 1.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 A.10nm, B.100nm左右 C.300nm D.10- 2.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um B.nm C.mm B.蝴斟形 C.杆状 D.丝状 4.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人蛋白质 B.RNA C.DNA D.DNA和RNA. 5.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6.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脂举 B多糖 C.蛋白质 7.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M或RNA D.RNA 8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9.在一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 A.以小时计 B.以天计
1 微生物学补充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 A.10nm, B.100nm 左右 C.300nm D.10-300nm 2.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m B.nm C.mm 3.E.coliT4 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4.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蛋白质 B.RNA C.DNA D.DNA 和 RNA。 5.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6.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脂类 B.多糖 C.蛋白质 7.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 和 RNA B.DNA 或 RNA C.DNA D.RNA 8.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9.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 A.以小时计 B.以天计
C.以月计 D.以年计 10.昆虫病毒主要靠0感染 A接角 B.口器 C.伤口 1L.CpV是 C.核多角体病诗 12.NPV是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13.GV是 A无包涵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声 14.核多角体病毒是 A.dsDNA杆状病 B.SSDNA杆状病 C.dsRNA病靠 D.ssRNA病毒 15.质多伯体病毒是 A.dsDNA 球形病 B.SSDNA球形病 C.dsRNA球形病击 D.ssRNA杆状病毒 16.顺粒体病毒是 A.dsDNA杆状病毒 B.ssDNA杆状病毒 C.dsRNA杆状病毒 D.SsRNA杆状病击 17.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茵 B.酵母茵 C.霉南 18.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 A.寄主 B.形态 C.核酸 19.最先提纯的结品病毒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痘苗病毒
2 C.以月计 D.以年计 10.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触 B.口器 C.伤口 11.CPV 是 A.颗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12.NPV 是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13.GV 是: A.无包涵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14.核多角体病毒是: A.dsDNA 杆状病毒 B.ssDNA 杆状病毒 C.dsRNA 病毒 D.ssRNA 病毒 15.质多角体病毒是: A.dsDNA 球形病毒 B.ssDNA 球形病毒 C.dsRNA 球形病毒 D.ssRNA 杆状病毒 16.颗粒体病毒是: A.dsDNA 杆状病毒 B.ssDNA 杆状病毒 C.dsRNA 杆状病毒 D.ssRNA 杆状病毒 17.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18.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 A.寄主 B.形态 C.核酸 19.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痘苗病毒
C.疱疹病青 D.流感病毒 20.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游离于细跑质中 B.缺陷噬莆体 C.插入寄主染色体 21.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体 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 D.其它噬菌体 22.昆虫病靠体的多角体能溶于 C.稀氨水 23.Lactobacil1us是靠 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作用 24.Anabaena是靠 产能 A.光合作用 B.发酵 C.呼吸 _是合成核酸的主体物 A.5-D核糖 B.5-D木酮糖 C.5-D甘油醛 高能磷酸园 26.ATD含有: B.二个高能磷酸, C.三个高能磷酸键 27.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 产能。 A.发酵 R座B C.光合磷酸化 28.酶是一种 的蛋白质 A.多功能 B.有催化活性 C.结构复杂 29.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 B.HMP C.ED 30.参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3 C.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20.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游离于细胞质中 B.缺陷噬菌体 C.插入寄主染色体 21.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体 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 D.其它噬菌体 22.昆虫病毒体的多角体能溶于 A.乙醚 B.氯仿 C.稀氨水 23.Lactobacillus 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作用 24.Anabaena 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光合作用 B.发酵 C.呼吸 25.________是合成核酸的主体物。 A.5--D 核糖 B.5--D 木酮糖 C.5--D 甘油醛 26.ATP 含有: A.一个高能磷酸键 B.二个高能磷酸键 C.三个高能磷酸键 27.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_________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磷酸化 28.酶是一种__________的蛋白质 A.多功能 B.有催化活性 C.结构复杂 29.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__________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 B.HMP C.ED 30.参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
A乙酰CoA B GTP c.UTP 31.Pseudomonas是靠 产能 A.光合磷酸化 B.发酵 C.呼吸 32.在下列微生物中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链霉 B.蓝细菌 C.紫硫细菌 33.合成环式氨基酸所需的赤藓糖来自 A.BP途径 B.EP 34.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ā-酮戊二酸来自_ A.EP途径。 B.ED涂径 C.TCA循环 35.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 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B.02 C.中间产物 36.Nitrobacter进行呼吸产能时电子最终交给: B.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C.中间产物 37.在Chlorobium细胞中存在有: A.光合系统1 B.光合系统2 C.A、B都有 38.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ATP B.GTP C.UTP 39.在Anabaena细胞中因为存在有 所以能产NADPH. A.光合系统】 B.光合系统 C.A、B都有 40.细菌PB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是: A.乙tC0A B.乙酰ACP C.UTP 41.下列光合微生物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NADPH的微生物是: A.念珠藻
4 A.乙酰 CoA B.GTP C.UTP 31.Pseudomonas 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光合磷酸化 B.发酵 C.呼吸 32.在下列微生物中__________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链霉菌 B.蓝细菌 C.紫硫细菌 33.合成环式氨基酸所需的赤藓糖来自__________。 A.HMP 途径 B.EMP 途径 34.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 α-酮戊二酸来自_________。 A.EMP 途径。 B.ED 途径 C.TCA 循环 35.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________。 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B.O2 C.中间产物 36.Nitrobacter 进行呼吸产能时电子最终交给: A.O2 B.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C.中间产物 37.在 Chlorobium 细胞中存在有: A.光合系统 1 B.光合系统 2 C.A、B 都有 38.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ATP B.GTP C.UTP 39.在 Anabaena 细胞中因为存在有__________所以能产 NADPH2。 A.光合系统 1 B.光合系统 2 C.A、B 都有 40.细菌 PHB 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是: A.乙酰 CoA B.乙酰 ACP C.UTP 41.下列光合微生物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 NADPH2 的微生物是: A.念珠藻
B鱼腥藻 C.A、B两蓝 42.氢细菌产生ATP的电子传递系统存在于: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43.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A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高温使核酸变性 C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A-C。 44.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0.06-13.6nm。 B.250-280mm C.300-400n 45.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A.50%。 B.70%。 C.90%。 46.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62-63℃30min. B.71-72℃30min. C60-70℃30min. 47.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48.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A稀释平板法。 C稀释培养法 49.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稀释平板法。 B滤膜培养法 C稀释培养法 50.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常采用 A.血球板计数法。 B.涂片计数法。 C.比浊计数法 51.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0-40C B25-37℃ C35-40℃. 52.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 A0.3-0.4V
5 B.鱼腥藻 C.A、B 两菌 42.氢细菌产生 ATP 的电子传递系统存在于: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43.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A-C。 44.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0.06-13.6nm。 B.250-280nm。 C.300-400nm。 45.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A.50%。 B.70%。 C.90%。 46.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62-63℃30min。 B.71-72℃30min。 C.60-70℃30min。 47.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48.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49.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50.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常采用: A.血球板计数法。 B.涂片计数法。 C.比浊计数法。 51.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 0-40℃。 B 25-37℃。 C 35-40℃。 52.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 A 0.3-0.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