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课程简介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1-001《大学化学》 色本艺华至是与中名车绝公口日秀车领惠阿李教风手费气华借性程香时休样的学.使学生程右关化学指6加 n含学的季999,学装有收 1-1-002《大学化学实验》 办杂装是生专有液处失化者相失牙学天生来片,装学生鞋立方:盘立准客理打支的险 取冷产瓷瓷修会了无机限分新化学发位及有板化学安两门超化字泽的内客大学化学安位主台配学实酸套品.常用收票.,事未作、有面时各、有板称快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2-1-001《专业英语》 2-1-002《生物统计学》 促类。学科专业基选修课园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2-1-003《生物信息学》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1-001《大学化学》 学时:80 学分:5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的核心知识和理 论,将化学基础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应用分析化学的手段去研究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与生命的关系。 本课程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阐述化学变化和分析测试原理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历程等知识的基础学科。 1-1-002《大学化学实验》 学时:64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 力,养成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以及正确归纳综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学化学实验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大学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常识、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制备、有机物提 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2-1-001《专业英语》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专业英语》属于专业选修课,是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向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笔译 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应用与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生物科学各领域当前的状况和最新发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能够根据教学的要求查阅简单的英文专业文献,基本能够读懂文献中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介绍学术论文中英文摘 要的写法,基本能够完成对专业长句中译英或英译中的翻译,基本能够读懂专业文献。 2-1-002《生物统计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该门的任务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展示数据,解释生物学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课程设 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在各专业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内容包 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分布、抽样分布、统计推断、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及简单相关分析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设计与 分析方法,学会统计思维,提高对自然与社会中具有不确定之事物的认识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简要介绍生物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生物学常用到的概率分布、平均数的统计推断、χ2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 归和相关分析、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标准曲线制作及Logistic生长曲线的制作、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生物学中常用的随机区组设计、正交设计、PlackettBurman优化法。 2-1-003《生物信息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发、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议程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视。生物信息学是分子生物学、因组学、计算数学、电子运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 作进开设。它的的是在生物皂学论的上重于实作过中的分折解决格有助于离学生的工作学习和今后的研工作中勿 析和解间题的能力。适应于生命科学学,环境,医学、药学化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生。 2-1-004《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学:2 学研 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3-1-001《植物生物学》 年、美 业基。植物学误程的学 是为后课程打下良 3-1-002《植物生物学实验》 子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 构与 及与环地的关的能招学生对有关物生家的观性立考的能状分的方注.物定 的方法。掌提常 主特认识见的代表物 3-1-003《动物生物学》 (幼物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学生开的一门专业必修误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共学分 设程以动物形志结构证化为主线, 与功的适应性进化。认买多样的动物生物类及其各项生命动。包括动物的基本站构与机能进化。动物的形老结构 与分国 物生态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 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它采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数学、比较生物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生命的现象及其组成分 子(核酸、蛋白质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生命中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物质组成、结构功能、生命体的能量和信息交换传递等。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 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本门课程系统讨论生物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库中 的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和解释的等。详细介绍生物序列比对、分子进化树的构建、基因功能分析及注释、蛋白质功能分析等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这些生物信息学方 法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现状和发展。 生物信息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课。"生物信息学"是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数学、电子运算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 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该学科涉及领域广、内容纵横交错、高度综合。根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相关学科各年级学生对生物信息科学领域相关的一些主要技术的理论与实 践操作进行开设。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解生物信息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 问题分析与解决。该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于生命科学、农学、环境、医学、药学、化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生。 2-1-004《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研究写作现象、揭示生命科学科技写作规律,指导生命科学科技写作实践, 提高生命科学科技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指导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该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科技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及经验,为同学们今后更好地开 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3-1-001《植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考试课程。通过《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并识别一些常见的植 物,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和专业课(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作 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植物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以及能够从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方面的人才,使之掌握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 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3-1-002《植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时装片、切片、压片、永久装片的制作和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观察、验证、植物材料的采集及培 养、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定的方法,各种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学习植 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打下植物学实验的基础。养学生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记录显微图象和植物标本的能力,验证和加深对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部分形态建成、结构与功能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有关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定 的方法,掌握常见科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3-1-003《动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共3学分。 课程以动物形态结构进化为主线,掌握动物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进化,认识多样的动物生物类群及其各项生命活动。包括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进化,动物的形态结构 特征及系统结构演化与分类、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和地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动物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立足认识本地动物类群,使学生了解动物生物学发展态势,掌握动物资源类群及其生命活动。 采用课堂讲授、主题研讨与辩论、答疑与课程内容实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具有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途径和出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4《动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卫 学 变ew 采用课讲授、小组合作与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5《生物化学》 学时:6 生物大分子主要是信息大分子—核酸和功能大分子一蛋白质(包搭酶),它们件类紫多,结构复杂,功能各异。其科类 代。所以生命活动的维特,佐赖于生物体内所行的众多物质代测。包括能代谢、所代、氢基代、苷酸代谢 表于体内多方 的 用的子。蛋白 学习 强调白主学习 理论和过程、学科历史现状 发展趋劳开展课教学 ,重在思想 成和 科思维的培 投影、动oPo等多种多煤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逐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生 是教 出0分钟时间,鼓学生提间、时论和文汽 3-1-006《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是生物 专业基实险课。通过木实验课程的学习 委求学生不 受到生物化学实验 生且有 论的理解和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主内容 数其纸层析 生C的含量测 和色反应
3-1-004《动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共1学分。 课程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观察一系列实验,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熟悉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 巧,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尊重生命。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与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5《生物化学》 学时:68 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分子和生命化学反应的科学,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原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组成结构与 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信息大分子——核酸和功能大分子——蛋白质(包括酶),它们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各异。其种类、 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所以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生物体内所进行的众多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 等。这些物质的代谢之所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依赖于体内多方面有序的调节。因此正常物质代谢是生命过程的必要条件,而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则可引起疾病。 3、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机制维持其过程的正常进行。基因信息 传递涉及到遗传、变异、生长、繁殖等众多生命过程,也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有关。 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1、线上线下融合 (1)资源线上线下融合。添置并持续更新专业领域教材、参考书、权威期刊等纸质图书,引入中国大学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在线练习 与测评系统(含课程试题库、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处处能学、时时能学。 (2)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突出学生学习中心地位:强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利用校内外网络资源,瞄准常规内容自主学习,重在学会学习、获 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理论;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教学时数的1/4。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教学:教学时数 的2/3至3/4,瞄准学生自主学习难点、核心基本理论和过程、学科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开展课堂教学,重在思想品格的养成和学科思维的培养。 (3)考核线上线下融合。专业课程理论课程成绩50-60%由学生在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后,申请参加考试与评测软件系统在线考试获得(每门课程可以考 3次取最高分)。40-50%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文、创新项目实践等)获得:学生参与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等课堂教学活动的情 况占本部分分值的60%(其中,课堂学习参与度占50%、课堂出勤情况占10%),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文、创新项目实践等)占本部分分值的40%。 2、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动画和Power Point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提问式教学 在生化教学中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提问式教学,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作简答;二是自问自答的方式,表面上提出了问题,但实际上并不要求学 生来回答,而是起到一种引导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维的作用;三是有些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思考。这种提问式教学方式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 课堂气氛。 4、启发式教学 适当提问,启迪学生思维; 5、归纳法教学 在每一节中,讲到新内容时,很多的名词概念,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同学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另外在代谢中各种相关途径也可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比 较的方法,同学很快就能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6、互动式讨论 每一节课至少留出10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 3-1-006《生物化学实验》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受到生物化学实验相关的技术操作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还能得到 如何正确地观察及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结果、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锻炼;在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 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生化研究中从提取、鉴定到定量分析的技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 论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一 基本操作及安全教育 实验二 氨基酸纸层析 实验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四 酶的特性 实验五 淀粉酶的活力测定 实验六 总糖还原糖测定 实验七 微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八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实验九 蛋白质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 实验十 紫外吸收法测核酸含量 实验十一 粗脂肪提取 实验十二 自选实验
3-1-007《分子生物学》 体 当代分子生 3-1-008《分子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盖了分子与跑生物学的许多内容,并与结胸因组学、功基因组学、白质组学、生物临息学,生物医 设备的操作才法,使学生更年 更重变的是培养学生的动于能力和科学能力。为学 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陆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各分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险技能,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门题的能力,为咔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定基础。 3-1-009《微生物学》 学时:4 生物的形态。结构、 类室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清动的基本 方与 了解微生物 3-1-010《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 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仪括 3-1-011《遗传学》 3-1-012《遗传学实验》 6 通传学实验是传学教学中重型的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料充。其教学日的是:验证渣传学基理论 练习遗传学宾验技术和分析责学试验结果。从而加深理 作和足好的实习 。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对
3-1-007《分子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理 论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并渗透进入生命科学的每一个领域,全面推动生物学和医学向各个方面纵深发展。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调 控、DNA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的基本方法、基因克隆与基因体外表达、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基因诊断的原理与应用、基 因治疗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现了当代分子生物学与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现状,树立从分子水平分析和 理解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理念,了解这些理论和研究手段在医学前沿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一定的科研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008《分子生物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内容,并与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 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 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分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3-1-009《微生物学》 学时:40 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布与作 用,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要 求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010《微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 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3-1-011《遗传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随着现 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它的分支几乎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本课程的任务 是全面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使学生对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 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同时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3-1-012《遗传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实验是遗传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其教学目的是:验证遗传学基础理论,练习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遗传学试验结果,从而加深理解 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实验制备和观察,使学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掌握遗传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遗传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加 深对遗传学基本理论、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操 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