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1-001《大学化学》 学时:80 学分:5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 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的核心知识和理论,将化学基础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应用分析化学的手段 去研究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与生命的关系。 本课程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阐述化学变化和分析测 试原理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历程等知识的基础学科。 1-1-002《大学化学实验》 学时:64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 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以及正确归纳综 合处理实验激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亚正革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学化学实验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大学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化 学实验常识、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制备、有机物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2-1-001《专业英语》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专业英语》属于专业选修课,是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向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举握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笔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应用与交流,提高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生物科学各领域当前的状况和最新发展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1-001《大学化学》 学时:80 学分:5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 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的核心知识和理论,将化学基础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应用分析化学的手段 去研究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与生命的关系。 本课程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阐述化学变化和分析测 试原理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历程等知识的基础学科。 1-1-002《大学化学实验》 学时:64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大学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 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以及正确归纳综 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学化学实验综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大学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化 学实验常识、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制备、有机物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2-1-001《专业英语》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专业英语》属于专业选修课,是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向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掌握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笔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应用与交流,提高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生物科学各领域当前的状况和最新发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能够根据教学的要求查阅简单的英文专业文献,基本能 够读懂文献中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介绍学术论文中英文摘要的写法,基本能够完成对专业长句中译英或英译中的翻 译,基本能够读懂专业文献 2-1-002《生物统计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该门的任务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收集、整理、分 析、展示数据,解释生物学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 。课程设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在各专业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内容 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分布、抽样分布、统计推断、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及简单 相关分析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会统计思维,提高对自然与社会中具有不 确定之事物的认识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简要介绍生物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生物学常用到的概 率分布、平均数的统计推断、2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标准曲线制 作及Logistic生长曲线的制作、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生物学中常用的随机区组设计、正交设计、Plackett- Burman优化法。 2-1-003《生物信息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 学。它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 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 心领域之一。它采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数学、比较生物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生命的现象及其组成分 子(核酸、蛋白质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生命中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物质组成、结构功能、生命体的能量和信息 交换传递等。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 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本门课程系统讨论生物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库 中的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和解释的等。详细介绍生物序列比对、分子进化树的枸建、基因功能分析及注 释、蛋自质功能分析等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这些生物信总学方法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现状和发展。 生物信息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课。"生物信息学"是分子生 物学、基因组学、计算数学、电子运算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起米的一门新的学科,该学科涉及领域广、内容纵横交 错、高度综合。根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相关学科各年级学生对生物信息科学领域相关的一些主要技术的理论与 实践操作进行开设。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解生物信息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该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于生命科学、农学、环 境、医学、药学、化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生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能够根据教学的要求查阅简单的英文专业文献,基本能 够读懂文献中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介绍学术论文中英文摘要的写法,基本能够完成对专业长句中译英或英译中的翻 译,基本能够读懂专业文献。 2-1-002《生物统计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该门的任务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收集、整理、分 析、展示数据,解释生物学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课程设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在各专业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内容 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分布、抽样分布、统计推断、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及简单 相关分析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会统计思维,提高对自然与社会中具有不 确定之事物的认识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简要介绍生物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生物学常用到的概 率分布、平均数的统计推断、χ2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标准曲线制 作及Logistic生长曲线的制作、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生物学中常用的随机区组设计、正交设计、PlackettBurman优化法。 2-1-003《生物信息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 学。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 心领域之一。它采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数学、比较生物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生命的现象及其组成分 子(核酸、蛋白质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生命中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物质组成、结构功能、生命体的能量和信息 交换传递等。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 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本门课程系统讨论生物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库 中的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和解释的等。详细介绍生物序列比对、分子进化树的构建、基因功能分析及注 释、蛋白质功能分析等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这些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现状和发展。 生物信息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课。"生物信息学"是分子生 物学、基因组学、计算数学、电子运算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该学科涉及领域广、内容纵横交 错、高度综合。根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相关学科各年级学生对生物信息科学领域相关的一些主要技术的理论与 实践操作进行开设。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解生物信息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 问题分析与解决。 该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于生命科学、农学、环 境、医学、药学、化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生
2-1-004《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研究写作现象、揭 示生命科学科技写作规律,指导生命科学科技写作实践,提高生命科学科技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指导生物技术和生 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该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科技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及经验,为同学们今后更好地开 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3-1-001《植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考试课程。通过《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并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专业 兴趣。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和专业课(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作为 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植物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合格 的中学生物教师,以及能够从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人才,使之掌握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 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 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 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3-1-002《植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时装片、切片、压片、水久装片的制作 和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观察、验证、植物材料的采集及培养、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定的方法,各种植物标本的 采集与制作等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学习植 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打下植物学实验的基础。养学生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 察、理解和记录显微图象和植物标本的能力,验证和加深对被子植物个体发有过程中各部分形态建成、结构与功能 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有关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 定的方法,掌握常见科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2-1-004《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研究写作现象、揭 示生命科学科技写作规律,指导生命科学科技写作实践,提高生命科学科技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指导生物技术和生 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该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科技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及经验,为同学们今后更好地开 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3-1-001《植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考试课程。通过《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并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专业 兴趣。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和专业课(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作为 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植物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合格 的中学生物教师,以及能够从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人才,使之掌握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 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 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3-1-002《植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0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时装片、切片、压片、永久装片的制作 和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观察、验证、植物材料的采集及培养、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定的方法,各种植物标本的 采集与制作等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学习植 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打下植物学实验的基础。养学生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 察、理解和记录显微图象和植物标本的能力,验证和加深对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部分形态建成、结构与功能 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有关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鉴 定的方法,掌握常见科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3-1-003《动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 期,共3学分。 课程以动物形态结构进化为主线,堂挥动物结构与功能的话应性进化,认识多样的动物生物类群及其各项生命 活动。包括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进化, 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系统结构演化与分类、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和地理 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动物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立足认识本地动物类群,使学生了解动物生物学 发展态势,掌握动物资源类群及其生命活动。 采用课堂讲授、主题研讨与辩论、答疑与课程内容实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具有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 多方面的途径和出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4《动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 学期,共1学分 课程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观察 一系列实验 加深理解和巩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熟悉动物生物 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 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尊重生命。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与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5《生物化学》 学时:68 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分子和生命化学反应的科学,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原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 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及其在 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信息大分子一核酸和功能大分子 一蛋白质 (包括酶),它们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各异。其种类、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多种多
3-1-003《动物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 期,共3学分。 课程以动物形态结构进化为主线,掌握动物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进化,认识多样的动物生物类群及其各项生命 活动。包括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进化,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系统结构演化与分类、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和地理 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吸取国内外动物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立足认识本地动物类群,使学生了解动物生物学 发展态势,掌握动物资源类群及其生命活动。 采用课堂讲授、主题研讨与辩论、答疑与课程内容实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具有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 多方面的途径和出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4《动物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 学期,共1学分。 课程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观察一系列实验,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熟悉动物生物 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 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尊重生命。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与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05《生物化学》 学时:68 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分子和生命化学反应的科学,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原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 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及其在 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信息大分子——核酸和功能大分子——蛋白质 (包括酶),它们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各异。其种类、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多种多
样的生理功能。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所以牛命活动的维持,依葫干生物体内所讲行的众多 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等。这些物质的代谢之所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依赖于体 内多方面有序的调节。因此正常物质代谢是生命过程的必要条件,而物质代谢发生素乱则可引起疾病 3、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通过基 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机制维持其过程的正常进行。基因信息传递涉及到遗传、变异、生长、繁殖等众多生命过程, 也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有关。 本门课程的数学方法 1、线上线下融合 (1)资源线上线下融合。添置并持续更新专业领域教材、参考书、权威期刊等纸质图书,引入中国大学幕课 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在线练习与测评系统(含课程试题库、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 处处能学、时时能学。 (2)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突出学生学习中心地位:强调白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讨闯读教材、参考书和利用校 内外网络资源,瞄准常规内容自主学习 重在学会学习、获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理论重视学法指导, 要求教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教学时数的14。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教学:教学 时数的2/3至34,瞄准学生自主学习难点、核心基本理论和过程、学科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开展课堂教学,重在思 想品格的养成和学科思维的培养 (3)老核线上线下融合」 ,专业课程理论课程成绩50-60%由学生在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后,申 请参加考试与评测软件系统在线考试获得(每门课程可以考3次取最高分)。40-50%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利 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文、创新项目实践等)获得:学生参与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等课堂教学活动 的情况占本部分分值的60%(其中,课堂学习参与度占50%、课堂出勤情况占10%),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 文、创新项目实践等)占本部分分值的40% 2、多体教 充分利用幻灯 、投影、动画和Power Point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提问式教学 在生化教学中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提问式教学,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作简答:二是自 问自答的方式,表面上提出了问题,但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来回答,而是起到一种引导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维的 作用. 三是有些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思考。这种提问式教学方式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 课堂气氛 4、启发式教学 话当提问,启油学生思维 5、归纳法数学 在每一节中,讲到新内容时,很多的名词概念,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同学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他们自己总 结。另外在代谢中各种相关途径也可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比较的方法,同学很快就能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6、互动式讨论 每一节课至少留出10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 3-1-006《生物化学实验》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受到生 物化学实验相关的技术操作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还能得到如何正确地观察及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结果、数据并进行 比较、分折、综合等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锻练:在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木原理、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 在锻炼学生动手 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生化研究中从提取、 鉴定到定量分析 的技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样的生理功能。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所以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生物体内所进行的众多 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等。这些物质的代谢之所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依赖于体 内多方面有序的调节。因此正常物质代谢是生命过程的必要条件,而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则可引起疾病。 3、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通过基 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机制维持其过程的正常进行。基因信息传递涉及到遗传、变异、生长、繁殖等众多生命过程, 也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有关。 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1、线上线下融合 (1)资源线上线下融合。添置并持续更新专业领域教材、参考书、权威期刊等纸质图书,引入中国大学慕课 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在线练习与测评系统(含课程试题库、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 处处能学、时时能学。 (2)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突出学生学习中心地位:强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利用校 内外网络资源,瞄准常规内容自主学习,重在学会学习、获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理论;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教学时数的1/4。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教学:教学 时数的2/3至3/4,瞄准学生自主学习难点、核心基本理论和过程、学科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开展课堂教学,重在思 想品格的养成和学科思维的培养。 (3)考核线上线下融合。专业课程理论课程成绩50-60%由学生在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后,申 请参加考试与评测软件系统在线考试获得(每门课程可以考3次取最高分)。40-50%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 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文、创新项目实践等)获得:学生参与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等课堂教学活动 的情况占本部分分值的60%(其中,课堂学习参与度占50%、课堂出勤情况占10%),期末开卷考试(课程小论 文、创新项目实践等)占本部分分值的40%。 2、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动画和Power Point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提问式教学 在生化教学中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提问式教学,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作简答;二是自 问自答的方式,表面上提出了问题,但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来回答,而是起到一种引导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维的 作用;三是有些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思考。这种提问式教学方式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 课堂气氛。 4、启发式教学 适当提问,启迪学生思维; 5、归纳法教学 在每一节中,讲到新内容时,很多的名词概念,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同学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他们自己总 结。另外在代谢中各种相关途径也可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比较的方法,同学很快就能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6、互动式讨论 每一节课至少留出10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 3-1-006《生物化学实验》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受到生 物化学实验相关的技术操作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还能得到如何正确地观察及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结果、数据并进行 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锻炼;在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 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生化研究中从提取、鉴定到定量分析 的技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