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二外)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2202 课程名称:日语(二外)1 英文名称:Japanese(Second foreign language))I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时:32 学 分分: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第二外国语(日语)课程的第一阶段。为日语 入门阶段的必修课。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初级日语的词汇、句型、语法项 目和日常生活会话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水平。本课程在词汇上, 对应于日语能力考试的4级词汇:在语法说明上,采用标准的日语教育法用语,各项 语法内容说明充分,便于理解。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会话 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与指导,会话题材多样并贴近生活,课程内容具有知识性、实用 性和陬味性。 English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as an obligatory one,serves a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Japanese learning for English major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th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elementary Japanese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learn expressions and everyday dialogs.This will improve their competence of Japanese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The vocabulary of this course closely matches that of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Level 4).The grammar explanation is standard,adequate and understandable.When teaching this course,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and to tra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everyday dialogs which are very close to the real life.In a word,this course boasts comprehensive knowledge,and it is applicable and interesting
1 《 日语(二外)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2202 课程名称:日语(二外)I 英文名称:Japanes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英语专业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第二外国语(日语)课程的第一阶段。为日语 入门阶段的必修课。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初级日语的词汇、句型、语法项 目和日常生活会话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水平。本课程在词汇上, 对应于日语能力考试的 4 级词汇;在语法说明上,采用标准的日语教育法用语,各项 语法内容说明充分,便于理解。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会话 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与指导,会话题材多样并贴近生活,课程内容具有知识性、实用 性和趣味性。 English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as an obligatory one, serves a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Japanese learning for English major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elementary Japanese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learn expressions and everyday dialogs. This will improve their competence of Japanes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vocabulary of this course closely matches that of “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Level 4). The grammar explanation is standard, adequate and understandable. When teaching this course,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o tra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everyday dialogs which are very close to the real life. In a word, this course boasts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it is applicable and interest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是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开设 的第二外国语课程,属必修课。目的为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日语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约564个新单词,约50个新句型,约50句日常用语。能进行简单 的日常会话,写出句子结构比较简单的短文,翻译内容不太复杂的句子,具备日语的 综合实用能力。 思政方面:在听、说、读、写、译基础上,作为桥梁或译者用日语简单的介绍中 国和中国的文化,为弘扬中国文化和中日友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中国已进入 新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除了日语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培养学生的严谨的 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介绍日本的教育制度、祭祀活动等日本文化以及中日文化的比较,让学生 在了解日本文化知己知彼的同时,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 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入门单元假名与发音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日语假名正确的发音和书写,能按行按段默写五十音图 .掌握日语标准声调,能正确读单词。 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日语发展的渊源 通过日语言发展渊源讲解,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 分析中文对于日文发展的影 育, 坚定文化自信。 响力。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1日语发音中的音读,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对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历史 本语言文化的全方面的影的理解力,增强民族自白信 2日语的音调 对比中日音调的差别。通过 增深学生对中文的理解度 中日差异,学习日语的同时, 让学生自然涌现对本国源 反向理解中文仰抑顿垫发音 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豪感。 特点。 第一节假名与发音1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是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开设 的第二外国语课程,属必修课。目的为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日语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约 564 个新单词,约 50 个新句型,约 50 句日常用语。能进行简单 的日常会话,写出句子结构比较简单的短文,翻译内容不太复杂的句子,具备日语的 综合实用能力。 思政方面:在听、说、读、写、译基础上,作为桥梁或译者用日语简单的介绍中 国和中国的文化,为弘扬中国文化和中日友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中国已进入 新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除了日语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培养学生的严谨的 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介绍日本的教育制度、祭祀活动等日本文化以及中日文化的比较,让学生 在了解日本文化知己知彼的同时,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 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入门单元 假名与发音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日语假名正确的发音和书写,能按行按段默写五十音图。 2.掌握日语标准声调,能正确读单词。 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日语发展的渊源 通过日语言发展渊源讲解, 分析中文对于日文发展的影 响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坚定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1 日语发音中的音读。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对日 本语言文化的全方面的影 响。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历史 的理解力,增强民族自信 心。 2 日语的音调 对比中日音调的差别。通过 中日差异,学习日语的同时, 反向理解中文仰抑顿挫发音 特点。 增深学生对中文的理解度, 让学生自然涌现对本国源 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豪感。 第一节 假名与发音 1
1.主要内容:清音、浊音和半浊音、拨音的发音和书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清音(五十音图) 一高行假名代表五个元音,其他各行基本上是辅音与这五个元音相 拼而成的,因此学好这五个元音是打好语音基础的关键。其次,日语动 词等词尾变化也跟行段关系密切,因此必须背诵五十音图,熟记各行各 段假名。 (2)浊音和半浊音 一一力、意、大、仗各行假名都有相对的浊音。仗行还有半浊音。要 注意发音上与清音的区别,同时注意浊音的正确书写。 (3)拨音 一拨音一般不单独使用,也不用于词首,只能接在其他假名之后, 和前面的音节拼合构成音节。 第二节假名与发音2 1.主要内容:促音、长音、拗音的发音和书写: 2.日语声调的特点和类型。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促音 一促音除外来语和某些方言外,一般发生在办行,ě行、大行、出 行假名之前。根据各类促音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三种:舌尖 促音,喉头促音,双唇促音 (2)长音 一日语的音节有短音和长音的区别。必须严格区分长短音。在练习 长音时,各段假名后面所加的假名仅仅用作长音符号,表示前面的假名 发音拖长近一倍,而不能与前面的假名断开念 (3)拗音 一拗音是由段假名和复元音杓、幼、上拼合起来的音节,共有三 十三个。此外,标记上,节、幼、女要在段假名右下方,字型小。拗 音发音要占一拍 (4)日语的声调 一日语的声调属于高低型,通常以东京话的声调为标准,称为日语 标准声调。日语标准声调有两个特点:每个单词只有一个高音部分:单词 的第一音拍和第二音拍高低不同。单词的声调类型用圆圈内的阿拉伯数 3
3 1.主要内容:清音、浊音和半浊音、拨音的发音和书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清音(五十音图) ――あ行假名代表五个元音,其他各行基本上是辅音与这五个元音相 拼而成的,因此学好这五个元音是打好语音基础的关键。其次,日语动 词等词尾变化也跟行段关系密切,因此必须背诵五十音图,熟记各行各 段假名。 (2)浊音和半浊音 ――か、さ、た、は各行假名都有相对的浊音。は行还有半浊音。要 注意发音上与清音的区别,同时注意浊音的正确书写。 (3)拨音 ――拨音一般不单独使用,也不用于词首,只能接在其他假名之后, 和前面的音节拼合构成音节。 第二节 假名与发音 2 1.主要内容:促音、长音、拗音的发音和书写; 2.日语声调的特点和类型。 3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促音 ――促音除外来语和某些方言外,一般发生在か行,さ行、た行、ぱ 行假名之前。根据各类促音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三种:舌尖 促音,喉头促音,双唇促音。 (2)长音 ――日语的音节有短音和长音的区别。必须严格区分长短音。在练习 长音时,各段假名后面所加的假名仅仅用作长音符号,表示前面的假名 发音拖长近一倍,而不能与前面的假名断开念。 (3)拗音 ――拗音是由い段假名和复元音や、ゆ、よ拼合起来的音节,共有三 十三个。此外,标记上,や、ゆ、よ要在い段假名右下方,字型小。拗 音发音要占一拍。 (4)日语的声调 ――日语的声调属于高低型,通常以东京话的声调为标准,称为日语 标准声调。日语标准声调有两个特点:每个单词只有一个高音部分;单词 的第一音拍和第二音拍高低不同。单词的声调类型用圆圈内的阿拉伯数
字(①、②、③、④…)表示。 (三)思考与实践 默写所有的假名并能按声调正确地读单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与模仿练习、课堂提问。 第一单元初次见面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判断句的肯定,否定,疑问及回答的表达。 2.掌握选择问句及特殊疑问句的表达。 3.掌握初次见面时简单的自我介绍。 4.掌握指示代词及连体词在近称、中称、远称时的表达。 5.掌握在实际会话中指示代词的正确表达。 .了解日本的漫画文化。 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日语中日常各种礼节。日本的礼仪文化与中国千年让学生懂得千年来持续辐 儒家礼教文化的传承关系。 射整个亚洲圈的中国文化 具有强大文化能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裸力L留学生寸 本课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1日语中自我介绍时所日本的礼仪文化与中国干年让学生懂得千年来持续辐 使用的日常礼节。 儒家礼教之间的传承关系。 射整个亚洲福的中国文化 且有器大文化能量 1.主要内容 判断句及选择问句的表达:初次见面时的自我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力尤住王c寸 一一日语的句子一般可分为主题和叙述两部分。主题部表示谈话的中 心内容,是一句话的话题。叙述是对主题部的叙述和说明。该句型是说 明事物是什么。“体”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面提示主题。“飞寸”是 助动词,表示对某个事物和状态的断定。「…仗…℃寸」相当于汉 4
4 字(①、②、③、④……)表示。 (三)思考与实践 默写所有的假名并能按声调正确地读单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与模仿练习、课堂提问。 第一单元 初次见面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判断句的肯定,否定,疑问及回答的表达。 2. 掌握选择问句及特殊疑问句的表达。 3. 掌握初次见面时简单的自我介绍。 4. 掌握指示代词及连体词在近称、中称、远称时的表达。 5. 掌握在实际会话中指示代词的正确表达。 6. 了解日本的漫画文化。 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日语中日常各种礼节。 日本的礼仪文化与中国千年 儒家礼教文化的传承关系。 让学生懂得千年来持续辐 射整个亚洲圈的中国文化 具有强大文化能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課 わたしは留学生です 本课思政元素 拓展内容 思政目标 1 日语中自我介绍时所 使用的日常礼节。 日本的礼仪文化与中国千年 儒家礼教之间的传承关系。 让学生懂得千年来持续辐 射整个亚洲圈的中国文化 具有强大文化能量。 1. 主要内容: 判断句及选择问句的表达;初次见面时的自我介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わたしは王です。 ――日语的句子一般可分为主题和叙述两部分。主题部表示谈话的中 心内容,是一句话的话题。叙述是对主题部的叙述和说明。该句型是说 明事物是什么。“は”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面提示主题。“です”是 助动词,表示对某个事物和状态的断定。「……は……です」相当于汉
语的「…是…小。该句型根据场合还可以有自我介绍,情况介绍等 多种功能 (2)先生仗中国人℃体扬)ま世九。 一该句型是句型1的否定形式。“℃寸”的否定形式是“体南 圭世九”,表示「…不是…小 (3)鈴木ě九住学生飞亨办。 一该句型是句型1的疑问形式,表示「…是…吗?小。疑问句 在句末加表示疑问的终助词「」构成,读为升调。一般疑问句的答 句,如是肯定的,用「:」起句:如是否定的,用「)元」起句。 (4)王ě人毛学生℃寸。 一该句型是句型1的变化形式。在某个前提的情况下作追加判断 即可用该句。“老”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助词等后面,相当于汉 语的“也”。 (5)了>ě九住亻半)入人飞寸、了大力人飞寸办. 一一该句型是句型3的重叠形式。询问究竞是两者之中哪一个问句: 是选择问句,相当于汉语的“是…?还是…?”。要注意选择问 句的答句,只需要回答选哪个,而不用“”“(元”。 (6)王ě人了yě人大饭大学①学生寸。 一一当要说明要判断的两个事物具有同样的性质时,可用该句型。表 示两者(或两者以上)都如何如何。 (7)0人体烂九寸加 一一把句型3中的名词换成疑问词,就构成了特殊疑问句。表示人的 疑问词有“上大”(含敬意)和“龙九”:表示事物的疑问词有“何”: 表示方位的疑问词有“ビ专今”等等。 (8)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一一日语中,当双方明确知道实际情况时,主语往往省略。例如用判 断句来介绍自己是谁时,显而易见主语是“力大L仗”,便常常省略 去不讲。回答问题时也由于话题已提出,就可以不再重复。会话中, 当提出与对方同样的问题时,可以承前省略谓语,这时留下的主语部 分要读升调。 (9)まLT 一这是第一次见面时的寒暄语,表明同对方是初次相识。通常,寒 喧过后,要做自我介绍,必要时可作更详细的介绍。之后,按习惯还 要及时表明「少方上方L《书頭(3L圭寸,请对方在今后予以照 顾。「匕)老上乃L〈节願儿ま寸」可以简短地说成「匕)专上乃 5
5 语的「……是……」。该句型根据场合还可以有自我介绍,情况介绍等 多种功能。 (2)先生は中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该句型是句型 1 的否定形式。“です”的否定形式是“ではあり ません”,表示「……不是……」 (3)鈴木さんは学生ですか。 ——该句型是句型 1 的疑问形式,表示「……是……吗?」。疑问句 在句末加表示疑问的终助词「か」构成,读为升调。一般疑问句的答 句,如是肯定的,用「はい」起句;如是否定的,用「いいえ」起句。 (4)王さんも学生です。 ——该句型是句型 1 的变化形式。在某个前提的情况下作追加判断 即可用该句。“も”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助词等后面,相当于汉 语的“也”。 (5)アンさんはイギリス人ですか、アメリカ人ですか。 ――该句型是句型 3 的重叠形式。询问究竟是两者之中哪一个问句。 是选择问句,相当于汉语的“是……?还是……?”。要注意选择问 句的答句,只需要回答选哪个,而不用“はい”“いいえ”。 (6)王さんもアンさんも大阪大学の学生です。 ――当要说明要判断的两个事物具有同样的性质时,可用该句型。表 示两者(或两者以上)都如何如何。 (7)あの人はだれですか。 ――把句型 3 中的名词换成疑问词,就构成了特殊疑问句。表示人的 疑问词有“どなた”(含敬意)和“だれ”;表示事物的疑问词有“何”; 表示方位的疑问词有“どちら”等等。 (8)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日语中,当双方明确知道实际情况时,主语往往省略。例如用判 断句来介绍自己是谁时,显而易见主语是“わたしは”,便常常省略 去不讲。回答问题时也由于话题已提出,就可以不再重复。会话中, 当提出与对方同样的问题时,可以承前省略谓语,这时留下的主语部 分要读升调。 (9)はじめまして ——这是第一次见面时的寒暄语,表明同对方是初次相识。通常,寒 喧过后,要做自我介绍,必要时可作更详细的介绍。之后,按习惯还 要及时表明「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请对方在今后予以照 顾。「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可以简短地说成「どうぞよろ